预售破亿,《侏罗纪世界2》是如何靠“产品属性”追赶前作的?

 

全民静候“恐龙2“。...





文 | 石昕羽
编辑 | 庞宏波
▼ 
全民静候“恐龙2“。

在《超时空同居》上映第25天重夺单日冠军后,影市就继续一部大片拯救。

和去年6月多部好莱坞大片混战不同,今年基本是只能靠《侏罗纪世界2》独撑天下。从一开始,市场就给予了这部“票房轰炸机”极强的厚望,而《侏罗纪世界2.显然也希望尽可能榨干内地票仓的每一块领地。

领先北美一周上映的《侏罗纪2》如同前作一样,在中国内地受到了粉丝和观众狂热地追捧,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首周末三天预售票房已经破亿,且三四五线城市为代表的次级市场在本片预售的表现非常理想,按照过去半年高票房影片的受众分析呈现出次级市场的重要性,《侏罗纪世界2》的最终票房也将和第一部14.2亿不相上下。
利用老版IP,
节省“粉丝唤醒”服务 


《侏罗纪世界》在中国内地得到的高票房和如此高热度的舆论支持,主要原因还是老版《侏罗纪公园》对中国观众的深远影响,毕竟现在市场观影主力军和主流消费群体的90后,在伴随碟片和盗版成长的阶段,基本都受到过《侏罗纪公园》的熏陶。

而且像《侏罗纪公园》这样强视效和以氛围营造取胜的科幻动作冒险片,剧情的衔接和对观众记忆深处的共鸣点建立也都不那么重要,像大部分观众对于老版三部曲中部分关键情节的记忆和主要恐龙角色的记忆就仅仅是所谓对老版的“情怀”所在。

那对于新版《侏罗纪世界》,就不会存在观众引导和粉丝唤醒的麻烦,将观众记忆点最深的几个元素放在影片中,就能够制造出强烈的粉丝效应。比如“侏罗纪世界”的大门、约翰·哈蒙德的雕像、老版本里的公园遗址等,这些不需要对老版本非常熟悉,这些“侏罗纪”至关重要的场景和元素,也就成了观众对《侏罗纪世界》印象极深的地方。
今年三月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在内地市场大卖,观众在被片中无数IP吸引和惊讶到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IP资源的无限价值和商业潜力。同样,《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也是玩转IP的好莱坞经典案例。

与《星战》系列在中国内地的水土不服不同,《侏罗纪公园》的确是陪伴目前市场最主流观众的90后成长的影片,即便无法像《星战》在北美形成一种文化信仰,但对中国观众而言无疑是亲切的。

在对IP的传播上,《侏罗纪世界》就凭借简单且较为单一的产品特性让影片于观众处更加有辨识度和记忆点,且“恐龙”的元素对科幻冒险片来说,更利于打造适合传播的卖点,而不像《星战》有太多复杂的文化符号和角色,以及庞大且完整的世界观。因此《侏罗纪世界》和《侏罗纪公园》对粉丝、影迷或是普通观众,都更易于引导和观点输送,接受起来就更加快速且有效,对IP的传播也就更广泛。

老版《侏罗纪公园》三部曲总票房20.18亿美元,是20世纪全球最赚钱的电影系列。从环球时隔14年重启该系列时,就意识到利用原先已经成型且知名度极高的IP进行重新包装,因此从监制层面就打了“斯皮尔伯格”的名号,片名也保留“侏罗纪”等,希望能用老版为新作带来高关注度和热度,毕竟影片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超级明星(在当时来看)。所以《侏罗纪世界》目前的成功就和环球对“侏罗纪”IP的利用密不可分。
虚拟IP变现,
衍生品和主题乐园让IP价值放大
对一部电影而言,票房收入只占全部营收的30%到40%,而绝大部分的收益是来自于周边衍生品和品牌授权带来的额外收入,这是目前好莱坞各大片厂非常重视且大力开发的市场。

像《星战》系列作为好莱坞衍生品销售最好的案例,它的衍生品收入就占到了影片总收成的超过70%的部分,是票房收入的2倍还多。它的价值就在于把电影的产品属性移植到现实环境里,让观众与电影实现零距离交互的同时,还增加了影片元素对用户的黏性和价值放大,即就是用商业手段让虚拟的东西变现。

迪士尼作为全球娱乐公司的老大,它每年的业绩收入也仅有很小一部分来自电影票房,更多的是来源于主题乐园的收入。迪士尼乐园是全球最大且最成功的的主题乐园,它涵盖的范围包括影视娱乐、主题乐园、消费品、互动和媒体网络,这五大产业实际就是将迪士尼所拥有的巨大IP库存场景化实现,打造从线上概念和虚拟元素到线下实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和变现,让IP价值无限延展。
《侏罗纪公园》的出品方环球,同样拥有覆盖世界的环球影城,尽管它无法在IP授权上与迪士尼乐园相媲美,但它通过转授和合作等方式,将如“变形金刚”、“黑衣人”、“哈利·波特”和现在与之合作的梦工场旗下“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等经典IP引入了其中,在IP的呈现和对影园联动上丝毫不亚于迪士尼乐园。

作为环球影业最古老且吸金力最强的《侏罗纪公园》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利用主题乐园的娱乐设施和如同迪士尼的影视、消费品、互动一条线的全链条还原,让“侏罗纪”的元素根深蒂固在每一个游客和慕名而去的影迷心中。
同样,与《星战》的衍生品高销售额一样,《侏罗纪公园》同样拥有傲人的衍生品销售成绩。在《侏罗纪世界》上映时,像乐高、M&M豆等都推出了与影片合作的衍生品,在将电影元素和价值与商业产品进行等价交易的同时,也能够让电影的直接受众与衍生品的消费群体重叠,形成映射般的商业价值置换

拿《侏罗纪世界》上映的2015年为例,数据显示当年全球衍生品的收入为2517亿美元,远超电影票房的总营收,其中娱乐角色和形象类衍生品收入为1132亿美元,占比达到45%,这部分实际上是衍生品中与电影直接相关最紧密的一类产品。

《侏罗纪世界》在玩具类的销售收入不及同年的《星球大战7》,但在游戏端却表现良好,在同名手游领先电影上映推出后,一直占据IOS收入榜的前20,甚至一度还排在前十位,成为电影改编手游最成功的的案例。

而在主题乐园方面,驻扎在环球影城里的“侏罗纪公园”,能够伴随乐园本身的收益而提高IP的影响力和价值。环球影城作为世界第二大主题乐园,它的重游率达到60%到70%,是高于迪士尼乐园的,因此在占比40%到60%左右的门票收入方面,环球影业就能够略高于迪士尼,而“侏罗纪公园”作为其中的王牌经典,自然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与乐园达到双赢。

 
好莱坞产出的文化产品,
怪兽片为何最被国内追捧?
《侏罗纪世界》在内地取得的票房是14.2亿,而《星球大战7》和《星球大战8》分别为8.1亿和2.67亿,差距非常大。

除了上述原因之一为目前市场消费主力军和观影人群为看碟片成长起来的90后,基本都是看《侏罗纪公园》之外,中国观众整体对怪兽片的喜爱和接受程度,也是《星球大战》为代表的硬科幻和赛博朋克无法相比的。
近两年像《狂暴巨兽》、《奇幻森林》、《环太平洋2》、《金刚:骷髅岛》等怪兽片在内地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尽管部分影片的全球和北美成绩比较惨淡。

好莱坞影片,尤其是科幻大片和特效片,往往会输出美国英雄主义和美国文化向外传播的思想和意识。全球观众在津津乐道影片精彩的同时,也就不自觉地被这种思想和意识所影响和包裹,这是好莱坞电影除了在商业上的巨大优势外,最重要的收获。

《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首先打造出奇景无数的恐龙公园,在吸引怪兽片爱好者的时候,能够令其对好莱坞产品有一种向往与好奇;其次,通过领先于当时世界的特效制作能力,让影片中发生的情节完全“好莱坞化”,也就是观众思想认为的“仅好莱坞电影能够如此”;再者,通过一些情节和对白设定,让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会令外国观众主动接受角色的美国本土化,比如景甜出现在《金刚:骷髅岛》中就会让中国观众产生违和感。
前边也提到了《侏罗纪公园》这样比较单一角色和元素的作品更利于传播,也正是这个原因能够伴随几代中国观众和影迷成长起来,在中国内地成为观众最熟悉的好莱坞产品

因此在2015年《侏罗纪世界》上映时就能一举获得14.2亿票房,超过同年的《霍比特人3》、《碟中谍5》等一众好莱坞大片,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票房来源。在第一部已经成功将品牌和IP延伸到中国市场和观众中后,第二部的成功也就是必然所势。




    关注 第一院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侏罗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