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本就不该让“非优秀生”看直播 新京报快评

 

学生为争取这项权利发声,体现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这也是他们对学校的希冀,这份情感值得被珍惜。...





为权利发声,体现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这也是他们对学校的希冀,这份情感值得被珍惜。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西坡
近日,一篇《交大,对不起,我不是那10%》在网络上流传。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2018届的一名毕业生,作者为毕业典礼的安排方式感到不满。据了解,从2017年北京交大就对毕业典礼“分而治之”:10%的“优秀毕业生”去天佑会堂参加毕业典礼,现场聆听校长的讲话。剩下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观看毕业典礼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间教室观看直播。



▲ 图片来自截图。

19日13时许,北京交大校方在微博上做出回应,称原定方案主要考虑到时间、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但综合来看,还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并表示将对毕业典礼做出局部调整,全体毕业生和家长均可参加。



▲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从很多网民的反映看,毕业典礼将学生区别对待的远不止北京交大,或是请少数学生及其家长坐在会堂中间位置、其他人坐在外围,或是只允许小部分尖子生参加。

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毕业典礼虽然只是一个仪式,但它在人生中具有重要的坐标意义。

时隔多年,我已全然记不清当年毕业典礼的境况,校长讲了什么,老师代表、毕业生代表又讲了什么。但我记得自己参与过,四年的大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如果说当年学校让我在教室看直播,我宁肯缺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毕业典礼看直播都是糟糕的“最后一课”。

现场参与和看直播,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说我们理解现场看演唱会、现场看世界杯的意义,就更没有理由不理解现场看毕业典礼的诉求。

如果一所高校真的只允许少量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或坐在特殊位置,那其他学生没必要为自己被贴上“不优秀”的标签而感到难过。因为如果一所大学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不优秀”,那么这不是学生的失败,而是学校的失败。

就像“人生而平等”这句天经地义的话一样,每个学生都天然享有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权利。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学校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挑选优秀毕业生上台发言,但更应该知道,这里的优秀只是特定时段、特定标准的优秀,不能衡量一个学生的未来。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些大学“未毕业生”,都成了在知名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成功人士。谁敢断言,坐在礼堂外围或外面毕业生将来取得的成就不如那少数人?

将同一个群体简单地一分为二、区别对待,不论标准是什么,都是不明智的。试想,将来那些不被允许坐在礼堂的学生里面某位同学功成名就,母校请他回来做贡献,他提起看直播的典故,到时候会是怎样一种尴尬?

毕业典礼是一个棱镜,它折射出一所大学看待学生的真实态度。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都爱寄语学生“放下功利心”,但是有一句话叫做:行胜于言。

□西坡(媒体人)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实习生:秦雪  校对:王心

推荐阅读:

花5万元买来的志愿建议,还是考生的“志愿”吗?| 新京报快评

默克尔的“火与怒”,是勇气还是泡沫? | 新京报专栏

中国足球到底该向冰岛学什么

拆洞庭湖“私人湖”,该让违法者“买单”

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利大于弊






    关注 新京报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