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评论】乔民英:悠悠乡思隐隐痛——我看近期“在场乡情微散文”写作

 

乔民英,河北邯郸人。有散文、诗歌、影视剧、文学评论等作品问世。代表作有《日暮乔家堡》《陶山气象》《湮没》《你那穿透岁月的教鞭》等,数篇作品收录《河北省散文家作品选》。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







悠悠乡思隐隐痛

——我看近期“在场乡情微散文”写作
乔民英


农村老家的叔叔打电话,问我办理出国护照的事。叔叔骑自行车收购废品供读大学的独生子移民加拿大六七年了,堂弟每年都催叔叔出国探亲,每次叔叔都说“种完麦子就去”,结果麦子种了熟、种了又熟,叔叔终于没有成行。逢年过节,堂弟就在电话里哽咽,叔叔一听孙子夹杂着洋话喊爷爷,也禁不住泪涕横流。这让我想到最近的在场文章。

“昨夜无寄”也罢,“欲说还休”也好,对在场朋友而言,无论在外面漂泊,还是恋守着故土,无论身成名就,还是在风雨中打拼,都不免在对乡情的殷切张望中发出一声“天凉好个秋”的感慨。于是,大家的思绪便成了文字,虽只有区区五百字,却也言微意宏,色彩纷呈。如果可以把这叫做“在场乡情微散文”,散发出的则是乡村之殇、乡土之忧、乡情之痛、乡风之醇。

乡村之殇是当代中国城乡变迁中最令人痛切的事件。多少座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被各种名义下的发展一夜之间铲为平地,那些失地农民有的哭泣,有的狂喜,更多的是灵魂之根被砍断的悲叹。刘小四的《村殇》通过爹“土地丢了,谁来证明我是个农民?”的一声追问,刺痛的不仅只是命运无助的农民,还有社会整个大走向的敏感神经。李世琼《消逝的村庄》通过一个“钉子户”之悔让我们看到比土地撂荒更让人痛惜的精神丢荒。驰父的《拆》以搬家时的亲历实感写出了那种人去楼空的失落与无奈。或许这只是变革与发展中的阵痛与纠结,而作为作家,似乎还可以听听朋友马王一句意味深长的追问:哪种拥有可以永远不变?农民一直存在下去就是好事吗?

乡土之忧不仅有城乡变迁中精神之根、道德之根的断裂,更有生命之根的荒谬变种。青壮年大都出去打工了,许多孩子成了没爹管、没娘疼的“孤儿”。薛丽英在《昨夜无寄》中如实道出:“农村姑娘迷恋上城市,宁愿当二奶、小三也不想回去,娶不上媳妇的小伙越来越多。” 文中薛军因多次相亲不成导致心理畸变何尝不是农村婚姻观念和家庭组织的畸变?汤会娥的《雨祭》从老师角度描述了一个父母在远方打工的寄宿生的孤独变态,崇拜张国荣的他竟让仅有十四岁的生命变成了十三楼的纵身一跳。忧哉!痛哉!

乡情之痛对那些漂泊在外而不能确定归期甚至没有归期的游子来说,注定是一场永远做不完的梦,梦有多长,痛就有多久。乡情之痛让一位居住在深圳的煮妇兼商人唐秀丽在阔别文字也阔别家乡多年之后写下了《爷爷的孤单》,爷爷的孤单或许与我们一样,不是物质的贫瘠,而是灵魂的无寄。乡情之痛让一位北漂女迟精蕊写下《城市的游子》。她在最有象征意义的首都北京奋斗十六年,虽小有成绩却身份尴尬、不被接纳。如龚益成先生所言,作者的无奈与辛酸是每个离开故乡远行、迁徙漂泊者都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呈现了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

乡村之殇、乡土之忧、乡情之痛撕扯牵挂着一个个游子的心,让我们愈加怀恋魂牵梦绕的故乡,愈加惦念质朴醇厚的乡亲,乡风之醇依然在安慰着我们疲倦的灵魂。“十一”长假的一天,我与邯郸的几位在场朋友以慈善及采风的名义走进一座在今年“7.19特大洪水灾害”中遭到重创的村落,梁淑增的《他啥也不是》就是活动的一个片段。让我感慨的,有老海为搭救陷于洪水中的乡亲而牺牲儿子最终自责而死的惨痛,有老海妻子无助地靠在梁淑增肩上泣不成声的场景,还有接受我们捐助的七八户村民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依依不舍的送别,甚至还有佛殿前年轻女子双手合十的虔诚祈愿。多么厚道、多么善良的老乡啊!那一幕,那一刻,不由你不感动落泪。我想,如果不是在场经历,梁淑增的文字不会打动那么多的朋友。或许这就是在场的精神与力量!

著名文艺理论家谢有顺在评论周闻道先生的《暂住中国》时说:“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今日的中国这样面临着如此大规模的远行和迁徙,那破碎的乡愁、连根拔起之后的漂泊感,正成为新一代城市人的生活表情和情感标记。”对于志得意满或完全城市化的人来说,或许可以一边抽烟喝茶,一边调侃“我心安处是故乡,做只候鸟又何妨?”然而作为注定要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时代良知的作家,我们的目光早已穿越世俗的温床和功利的迷雾,我们的文字注定要在悠悠乡思隐隐痛里高蹈歌唱,而在场则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寄托乡情、表达乡思、抚慰乡痛、塑造自我的平台。

几个月的在场体验,让我不断思考“在场乡情微散文”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复杂性、丰富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岂是短短五百言微散文所能容纳?诸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教育”“土地流转”“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时代话题,需要我们用探寻之目光、在场之刀具、家国之情怀去剖析、去研习、去关注。在我看来,在场微散文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用在场而不是远眺的介入、真实而不是虚妄的事件、简短而不是累赘的表达、快速而不是迟滞的呈现、有效而不是自恋式的传播去干预生活、影响社会。就写作方法来说,应力求避免和克服过于直白化、晦涩化和小说化的问题,毕竟微散文不应该成为中学生作文,不应该成为谁也看不懂的“天书”,更不应该成为看起来好玩、听起来生动却离在场甚远的故事。

我想,一直担任乡间红白理事会总理、连高铁也没坐过的叔叔是不会出国的。他要照顾半瘫在床的婶子,要为乡亲们操办红白喜事,要为爷爷、奶奶打扫坟茔,还要收割明年五月的麦子••••••

(责任编辑:刘爱国)



乔民英,河北邯郸人。有散文、诗歌、影视剧、文学评论等作品问世。代表作有《日暮乔家堡》《陶山气象》《湮没》《你那穿透岁月的教鞭》等,数篇作品收录《河北省散文家作品选》。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



在场平台编辑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编    校:邹安音(组长)、宁静(副组长)、钱昀、偏说、刘小四、六六、刘爱国、刘月新、杨培铮

朗    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鹤山丁丁、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

阅评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制    作:晓来轻酌、相相、袁志英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关注 在场主义散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