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优秀学生,但也想参加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不应有10%,也不应有9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1 -
Hello,大家好,我是网黄学长Yellow。

昨天北京一名2018届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一封信在朋友圈刷屏了。毕业本该是一个难忘的时刻,却变成了四年来最大的一次“师生对立”。

因为她在毕业前夕接到通知:

只有 “优秀毕业生” 才能去会场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现场听到校长的讲话。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里观看毕业典礼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间教室观看直播。



信里面提到从2017年开始,该校便将往年全校毕业生在西操场参与毕业典礼的制度,改变成仅有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干部进入专门的会场(占全校人数10%)参与毕业典礼。

剩下无缘进入90%的毕业生,将顶着若隐若现的“非优秀”标签,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或教室,或体育馆,或报告厅,通过直播度过大学四年里本该属于每一个人的毕业典礼。

而在该校即将到来的6月24日毕业典礼,相同的故事又将上演。

本次“不优秀毕业生事件”从昨天发布后的短短几小时之内发酵得沸沸扬扬,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前五十。

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站到学生的角度,一定痛心疾首。

绩点不够高、没有达到学校对于”优秀“的标准,就失去了到现场聆听校长及优秀校友讲话的机会。

教书育人的大学在最后一课教给他学生竟然是:“你不够优秀,你没有资格,你要学会接受人是分为三六九等。”

- 2 -


学长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一眼不解、第二眼则是无奈。

大学,一个象征着自由平等的地方,一个被普通人当作可以通过平等竞争改变命运的地方,却在“孩子”毕业这样重要的时刻,用一道看不见的分割线将学生分为优秀和不优秀的两个群体。

100年前,元培先生提出大学的大是有容乃大的大,强调包容和兼容并蓄。

“认为教育仅仅是学习知识,”帕卡德教授说,“是一种极其贫乏、没有出息的想法。人们所需要的远远比事实要多,比如勇气、诚实、力量、荣誉感、正义感等等。”

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人的底蕴,是一个人弹性发展的空间,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对人生。

今天现代大学的意义也在于,一群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在教授的带领下相互学习相互激发,未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怎么到毕业突然变成一个只以绩点和思测等指标来论优秀的评分机器了呢?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大学“,不一定在分数上傲人,但我们都在大学里学习,收获成长并度过自己宝贵的青春。

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大学的分数和成绩就能决定的,纵眼今天中国风起云涌的企业家并不都在大学拿过一等奖学金、当过优秀干部,而且学长相信绝大部分不是。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掌握思考的能力,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一生的友谊,而不是最后只被简单地贴上几个标签来评判我们优秀与否。

就像清华的2018宣传片《毕业答卷》里,清华用饱含人文关怀的视角,展现对个体的命运思考,和每一个人一起讨论大学的价值和意义,关注每一个平凡学生的成长。



教育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大学造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刷分数的机器人,改变世界的一定是百花齐放的各类人才。

优秀这个词也从来不是单方面定义的,很多时候也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进入大学后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选择继续读研

有的人选择自己创业

有的人选择出国留学

……

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努力,活成自己的模样,一定不是仅仅那一点绩点所能定义的。

- 3 -
当然,作为每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美好记忆——毕业典礼,不论成绩如何,无论优秀与否,不也都应该有资格参加吗?

仪式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学四年,风风雨雨,总得有那么一个瞬间,让所有人都能够抬起头来,收到荣耀、认可、尊重和闪着祝福的眼光。

毕业的时候,可以和父母朋友老师在一块度过毕业典礼是一件多么难忘和幸福的事情。

而不是因为自己不属于那10%,就只能让自己远道而来参加自己孩子毕业典礼的父母,在教室里面看着直播,尴尬地接受自己孩子不优秀的事实。

在这封信中学长了解到学校给出的理由是诸如场地不够、当天有雨等理由,还做出了抽签决定让一些人数较少的小学院来补位的行为。

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无法得知,也相信学校一定也有学校的难处和考虑。

而且据学长了解,只邀请部分学生参加毕业典礼,在其他的一些大学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毕业典礼的区别对待不是个例,这是教育的现状。

但有的大学会让学院的学生分批入礼堂拔穗颁证书,以求每个人都可以和校长握手合影;有的大学也会让给到每个班级一部分固定的名额,内部进行抽签或按照时间分配;更有的大学会选择操场,虽然简朴,但是至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将学士帽欢叫着抛向空中……

解决人数太多、没有合适场地的办法有很多,将“优秀毕业生”头衔当作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典礼的门票,一定是最差的一种。

像中国最传奇的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虽然只存在了八年多,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一百多位人文大师。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悲壮,住的是茅草房、不时还有日机而至的轰炸。没有人怨天尤人,无论是做学问的热情,还是做人的坚毅品格,都在联大的校园里展现。即便如此每一年的毕业典礼依然会如期举行。



图来源于网络

同样在哈佛,毕业典礼是每个在校学生都虔诚向往的一个隆重仪式,三百多年来,哈佛毕业典礼沿用着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程式,汇同古老的拉丁语言和文字等种种细节,共同铸造了一种庄严。

尽管哈佛大学每年有上万人毕业,但毕业典礼一直是上万人共同的毕业典礼,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是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的毕业典礼。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会邀请所有学生家长参加,还会每位学生终身保留ID。这是这所富有文化意蕴的大学为学生准备的最后的盛宴。



图来源于新华网
· 
· 
·
"每一个人都爱母校,也希望Ta能更优秀",学长也衷心地希望每个母校都平等地爱着我们。
愿每一个人都能被公平对待
若无批评,则赞美无意义。

希望每一个你,都有一个值得回忆的毕业典礼。

 今日作者 
Yellow


网黄学长,喜欢摄影,喜欢设计,喜欢文字,曾经是刺猬里面最年轻的小鲜肉。
*部分引用文章“交大,对不起,我不是那10%”
 今日话题 
对“毕业典礼区别对待”这件事,你怎么看?
编辑 | Yellow



    关注 刺猬实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