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笑事件:你在朋友圈骂人的样子,真丑!

 

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那个被我们刷屏的孩子罗一笑,她现在躺在病床上,痛苦万分。一切不能帮助孩子重新恢复身心健康的事情,我们都没有必要去做,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文 | 李砍柴 ·主播 | 杨枪枪
有书日签: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1


今天一个朋友气呼呼地跟我说,她被一个群里的群友围攻了。

起因在于,一大早上就有人把那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发到群里,号召大家转发。她因为不愿意转发,于是就在群里被“围殴”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罗尔称,由于他女儿罗一笑身患白血病,他和一家理财公司“小铜人”商定,自己写的文章买转发一次,公司就会为罗一笑捐赠一块钱。所以连日来,这篇文章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

我朋友不转发的原因在于,她怀疑这篇文章的背后,可能不是作者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所以在不确定事实真相之前,她是不会转发的。

没想到,她的言论在群里引发了众怒。群友们说,一块钱又无关痛痒,转发也不要本钱,反正我又没啥损失,为什么不转发?

她在群里争辩:“真善美,真永远在前。现在网络传播影响这么大,一篇爆文一下就十万加,不要小看一块钱,用对了是救人,用错了是害人。如果别人一煽风你就起火,那是跟风,不负责任,迟早会把自己跟身边人的善良信任透支干净。”

但她的争论淹没在众口一词的指责中,有人直接愤怒地质问,你怎么那么冷血啊?有人语重心长地说,来,我教你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平时看起来其乐融融的群,因为一篇文章要不要转发,吵得天翻地覆。我朋友一气之下退了群。

我听完之后,也替我朋友屈得慌。她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有侠女之称,常常急人所难,但在微信群里,她却因为坚持做善事之前要先辨别真假的原则,被千夫所指为一个冷漠冷血的人,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2
结果到了中午的时候,事情有了反转。

在这篇文章不断被刷屏的同时,出现各种如我朋友一样的质疑声,很多人怀疑这是一次悲情营销,是在借女儿患病一事营销这个“P2P观察”的平台和小铜人。不久有网友爆料,这篇文章的作者罗尔并不贫穷,有网友爆料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两台车”,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罗尔家花费还不到2万元。

不久,罗尔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回应称确实有三套房,但坚决否认是在做营销,只是因为跟小铜人的CEO是朋友,他朋友在通过这种形式给他捐款。

这时候再看朋友圈,一反上午的刷屏转发,很多人开始在愤怒地骂罗尔“骗子”,用连岳的话说,“上当的人都气炸了”。

什么是悲情营销?连岳的表述是:“悲情营销者给你提供了一个占便宜的人:零成本秀爱心(正确)的机会到了!你第一个在朋友圈转发,你的爱心就战胜了所有朋友!连锁反应产生,第二个转的,顺序上不占优,只好增加情绪,最后不转的人就陷入困境:大家都转了,你不转,你他妈是人吗?为了怕麻烦,他也转手一转,反正避免冲突的成本也是零,何必呢。”(原文如此)

他对悲情营销的心理描述是很到位的,也有很多人意识到真相没那么简单,默默地把早上的转发删除。但是等等,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叫作“圣母的G点,是骗子永远的战场”呢?

在打开这篇文章的第一瞬间,我也差点就转发了。如果不是出于媒体人的敏感,发现这篇文章是发在25号,顺便看了下之后的更新文章,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否则我也转发了。

看见了这条信息刷屏,出于好奇心打开,出于恻隐之心转发到朋友圈,这都是人之常情,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但是怎么就差点就成了“到处第一时间秀爱心的圣母型人格”了?

这个反转有点大。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啊。
3


正如我那个朋友发朋友圈所说:

转发有转发的善意,

旁观有旁观的理智,

都无可厚非。

最怕的是两种人:

这都不转发,你还有没有爱心?

这都转发,你是不是傻X?

我们大多数人又不是学社会化营销的,自然不知道还有悲情营销的套路,一时之间被文章打动,感性占胜理性,来不及探究事实真相,再说只是举手之劳,自然忍不住转发。但是你转是你的自由,干嘛非得逼我转呢?

你是专业人士,或者有探究真相的习惯,不转发也有不转发的道理。但是为什么一得势,就立马开始骂人,就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嘴脸了呢?

再说,事件的真相并没有真正水落石出,一件事情的发生,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是由多个面共同组成的。如果这时候又有反转,是不是又该轮到转发派骂人了?

自始至终,我们因为这件事情行成敌我两个阵营,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各自为阵,撕得头破血流。

我依旧不觉得孩子的爸爸是在拿自己的孩子去刻意做营销,哪个父母会愿意、会舍得拿孩子的白血病做营销?但作为资深媒体人的他,作为营销专家的他,在与朋友商议解决方案时,也不可能说完全没有在心里计算一下利害得失,没有起一点点的“贪”念。事后他自己也曾说:“我彻底被钱砸晕了头。”

慧能禅法主张“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在之后的文章里他提到,他也做过很多补救,但是在人人都是媒体、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他既然已经推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个传播链上的一环,这时的局势就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佛家讲三毒,哪三毒?贪、嗔、痴。此三毒残害身心,为恶之根源。在罗一笑事件的整个链条上,如果说罗尔和他身边的朋友是出于“贪”,那么作为传播者、推动者的我们,则是犯了“嗔”和“痴”。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看起来不经意的一次转发,是我们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意识不到一次转发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人、标榜自己,不同阵营之间的互相争吵,感觉到被欺骗之后的谩骂和指责,是痴。

这场蝴蝶效应,我们谁也没办法置身其外,我们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罗尔。


在非互联网时代,专业的媒体人都讲究媒体操守,这对于媒体人来说,是关键。你起心发念,是“天下为公”,是“为国为民”,是呈现真相,所以媒体人普遍受到尊敬,被称之为无冕之王。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传播环节中的一环,看起来微小,但却变得至关重要。我们没有专业媒体人的意识,传播转发,都是出于个人好恶,出自最朴素的情感,是个人的立场。所以天下滔滔,众口纷纭,再加上各种意见领袖、各种路数的营销、炒作穿插其中,真相越发显得扑朔迷离,各种对骂,各种争讼,由此而起。

我们依旧需要善良,善良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品质。但我们的善良,应该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真善良。我们也需要探究真相,较之于谩骂和鄙视,我们更需要用更温和、更温暖的方式引导、教育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我们都是媒体人,都需要意识到传播是把双刃剑,都应该越来越具备自己的独立判断,慎用自己的道德审判权力和媒体评判权力。

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那个被我们刷屏的孩子罗一笑,她现在躺在病床上,痛苦万分。一切不能帮助孩子重新恢复身心健康的事情,我们都没有必要去做,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帮不到她,那我们也没必要制造问题,就默默地祝福她重新恢复活力,活在这个珍贵的人世间,让谩骂少一些,让道德审判少一些,让她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看到阳光,看到爱。


后台回复关键字“爱自己“,开启终身浪漫的大门


作者

李砍柴,85后,古代文学硕士,原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编辑。把阅读和写作当做自己的最高信仰。


主播

杨枪枪,新闻主播,公众号:小杨说事儿 微博@杨晨太沉。



回复关键字“领读包”
,查看往期30本共读书目合辑。
点击菜单“立即报名”,进入有书共读社群,组队对抗惰性,每周读一本书。

有书2017&2018双年历,与新一年的共读书单更配。在新的一年养成站在未来思考的习惯,让未来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对话,进而让我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美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有书2017&2018双年历,限量预售ing


    关注 有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