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笑看101,谁来悼念停掉的良心

 

那些名副其实的爆款们...



它们死了。

谁?

访谈节目们死了。

还是从崔永元说起。

曾几何时,他的角色很简单,一位“流量明星”。

因为他主持过了一档份量很重的流量节目——

1996年央视开播的《实话实说》,开创了内地访谈节目的先河。从此,访谈节目成了潮流。

五年后的2001年,我国访谈节目的数量已达170个

又过了十几年……访谈节目死了。



有人坚守,有人换台,有人见证,有人忘记。

相信很多人都产生过疑问:

当红的节目濒死,死因是什么?

单说因为真人秀,这个理由太马虎。

今天,Sir找来了4部央视访谈节目。

它们曾经呼风唤雨,后来纷纷停播。

Sir觉得,它们的消失,就隐藏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实话实说》

开播时间:1996年

停播时间:2009年
《实话实说》的巅峰,是1999年的春晚。

崔永元、赵本山、宋丹丹带来了一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对,就是那对经典CPIP“白云黑土”的第一次亮相。

情节设计以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为背景。



你看,连春晚都要蹭节目的热度,足以说明《实话实说》在当年的巨额流量。

这个节目的创意,源自美国的一部脱口秀《奥普拉·温弗瑞秀》。

一如后者,它也想打造一个真诚、敢说、多话题的全民节目。

可以说,很成功。

Sir截取《实话实说》在1998年的十期节目标题——

《谁来养老》  98.2.15

《家庭理财》  98.2.21

《孩子受了欺负怎么办》  98.2.28

《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  98.3.8

《家》  98.3.15

《语文课》  98.3.22

《昔日童星》  98.3.29

《家里的围裙谁来系》  98.4.5

《如何对待乡下亲戚》 98.4.12

什么元素出现最多?

家。

为了老百姓的这个“家”,《实话实说》逼问了很多真相

1996年,它的第一期是《谁来保护消费者》。

后来它没了,是因为问题问完了吗?

不,直至今天,在百度“实话实说”贴吧中,我们仍能看见大量残留在《实话实说》话语体系的、亟待被“实话实说”的诉求。



你看,在那个没有微博维权的时代,节目触及的是真正的平民关怀

后来,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访谈节目,个个都在挑战《实话》老大的地位。多年以后,崔永元谈及节目的衰败,认为其他电视台的疯狂模仿,是导致《实话》谢幕的罪魁祸首。

他甚至觉得自己的抑郁症都与此有关:

我觉得我们当时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特别投入,我觉得我发病都跟这有关系,有点钻牛角尖,希望每一期节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这样想,给自己压力太大了。



抱歉了崔老师,Sir觉得这不是根本原因。

树大招风永远是常态,而导致树死亡的原因,往往来自树根,是“树里头”病了。

后期的《实话实说》饱受诟病,有网友总结了不少毛病:

内容老套,缺乏创意;访谈节目过于泛滥,观众必将挑肥拣瘦……但最大的一条Sir最同意:

缺乏为老百姓办事的力度。

崔永元觉得,节目死亡的根源是“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也许。

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从来不会缺收视率。
《艺术人生》

开播时间:2000年

停播时间:2017年
《艺术人生》,顾名思义是以艺术为主角,提高大众审美的访谈节目。

所以,它邀请的都是当代名流、艺术家,从冷门的朗诵家到电影明星,从郭敬明到王家卫。



那时没有微博微信朋友圈。

《艺术人生》为娱乐圈打开了一扇严肃、理性的窗口。

让粉丝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偶像态度,清醒、负责的偶像人生。

自然,观者如织。



来自2004-2006年百度贴吧网友发言

当时《艺术人生》很清楚观众的心态:

名人喜闻乐见,让名人说出有态度的真心话,更是喜闻乐见。

于是它确立了一个主旨:把明星还原成真实的人

不论谁来,主持人朱军都会设法将话题引到嘉宾的悔恨乃至心结上,试图用各种方式逼出他们的眼泪。

与其说“强扭的瓜不甜”,不如说:

眼泪并不等于真实。

2010年,崔永元被邀作嘉宾,在台上“实话实说”地调侃了朱军:

“为什么大家看你的节目,老发现你在节目里哭?”



是,笑往往比哭肤浅。

但当哭被套路了,它就比什么都肤浅。

2009年,朱军请周润发作客。

周润发没有被套路,他不想被捧杀,反而想给观众“磕个头”。

于是,他带着朱军一起跪了一把。



既然不再“高高在上”,那么话就好聊了,调侃什么的都可以来了:
我拍《孔子》开机前
我就看过你的节目
你和你爸爸的故事 我流泪了


这一次,笑比哭真实了。

其实,朱军请来的“周润发”们并不少。

他们本来各有各的故事,可朱军总用“哭的三板斧”,把他们变成“一种人”。

2017年12月30日,《艺术人生》播出最后一期,之后消失。

没有新闻,没有讨论。

没有人哭。



最后一期节目的微博

但你知道吗?“哭的三板斧”至今没死,依然顽强生存着。

这可不止是《艺术人生》和朱军需要反省的。

说你们呢,国产各种综艺们。
《半边天》

开播时间:1994年

停播时间:2010年
妇女能顶半边天,真理。

1995年,北京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女性成了全民话题,仅以女性为主角的《半边天》也应运而生。

它曾是无数人的女性意识启蒙。

它的主持人张越,不美不柔,多年以短发、眼镜、稍胖的形象亮相。



当年就有人写信给电视台台长,强烈质疑张越。
观众来信愤怒声讨了台长
说这个叫张越的 是不是你们家亲戚
如果不是亲戚 你凭什么让她当主持人
全中国的人都死光了吗




2015年张越在《非常静距离》

呵呵,你们恶毒你们的。

张越不理不问,偏偏就撑住了这“半边天”的气势。

头两年,她总是以火药开路——

我一开口就出口成章,那位嘉宾被我的气势吓倒了,一直在擦汗,还哆嗦,话也说不完整。我遇强则强,这一下子反而没了招数。但我觉得他这样的反应挺真实的。

后来,她觉得锋芒太过,决心改变自己,以知性待人。

火药虽没了,但火力更猛了。

她敢于寻找最受困扰的小人物,敢于做超前价值观的选题,敢在节目上直接拿自己的“颜值”讨论……

张越曾邀请韩红和李琦做了一期《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多年以后,韩红经常在各种访谈节目回忆,第一次登上《半边天》的那天(虽然每次都吐槽一下)。

我是挺感动的。我回家,回院里,好多人都说,哎哟韩红上电视了终于上电视了……就是别人会觉得,她努力了那么多年,她还是见到一点成效了,就是她上了一次中央电视台。



在节目上,李琦鼓励她说:“你会成,你会一举成名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渐渐的,《半边天·张越访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播出时间从当年的23:30,改到了上午11:20,再改到后来的16:10。

都不算热门时段,但偏偏都很热。

可能没人会预见,2010年《半边天》也会悄悄停播。

原因?没人知道。

因为没什么新闻报道……它也死于收视率低迷。

可是,女性的话题,从来都不该冷。

2009年《实话实说》停播时,张越在采访中提到了对访谈节目的看法——

谈话一定有干货,所以言论空间非常非常重要,它是实质,如果没有言论空间没办法做。

她向《半边天》提交了几次辞呈。

半边天,不是死于一个杰出主持人的厌倦。

而是死于空气。
《小崔说事》

开播时间:2003年

停播时间:2012年
《实话实说》的结束,不是主持人小崔职业生涯的结束。

2003年崔永元回到荧屏,带来了《小崔说事》。

他要说什么“事”?

在采访中,他提到离开《实话实说》的另一个原因。

南方人物周刊:你离开《实话实说》,和失眠抑郁有关,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节目话题面临瓶颈,越来越脱离现实、不痛不痒吧?

崔永元:对,非常对。

我们可以容忍《实话实说》说得不是那么精彩,但我们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

《实话实说》里,嘉宾们讨论完,结尾都是开放的,但是他们不允许。哪怕讨论再热闹,我最后也得对着镜头,把它归纳成一段结论,我接受不了。

所以在《小崔说事》,崔永元抛弃了原本在《实话实说》一直追求的意义、深度、“结论”。

有意思的是。

这一切也在“白云黑土+小崔”系列的第二个作品里被表现了。

在2006年的春晚小品《说事儿》里,没有什么歌颂,前前后后就围绕小人物的小心思开玩笑。

白云黑土,一个爱说假话,一个爱说实话。

说假话的一不小心就被说真话的泄了底,说真话的听了假话又坐立难安。

最后,真话战胜了假话。



一如这个小品,《小崔说事》也只为两个事情负责。

一是意思(娱乐性),二是真话。

于是在节目里,崔永元问赵本山怎么看待“被人质疑农民身份”,问姜文“是不是在电影里藏了影射”,甚至还对冯小刚说“他跟大师的‘窗户纸’是捅不破的”。

为这些“真话的挑逗”,小崔砍过无数片段。

而当他节目做得越多,越发现“意思”其实没什么意思,“真话”还是最有意思。

最后,他终于自个把《小崔说事》的“意思”砍了。

2011年,崔永元向媒体诉说对《小崔说事》的厌倦——

我喜欢的那种节目就是坐下来好好谈。但有领导说你不要坐下来认真地谈一个事,没完没了地谈。

你们就是要耍起来闹起来玩起来,只有那样节目节奏才能快,收视率才能高,但我真的不会。

你现在打开电视也是,全是闹的。像我这快五十的心脏,根本受不了。

如果从直接的功利角度,我们可以同意“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当他放弃了八卦这层皮,八卦背后的问题和本质,就会让节目尴尬。

2012年,《小崔说事》停播。

同年,他跟周立波合作《小崔说立波秀》,原定40期,只做了10期。

原因是两人意见不合。

其实,要说共同点,他俩确实有——两人的话题,其实都从“市民”中来。

但Sir一直不喜欢周立波。

因为周立波的节目,貌似总要切一切生活本质,核心却还是那个嘻嘻哈哈的“意思”。

不信你去看几次回播,每当面对一些“本质”时,周立波总是耍着他并不高明的花枪,掉着他三观不正的枪花。

哪怕是街头巷尾的市民争吵,鸡毛蒜皮的弄堂琐事,周立波也从不认真。

Sir很理解,因为一认真了周就得怀疑自己,而他哪敢怀疑自己?

认真的只有崔永元。

2013年,崔永元从央视离职。

从此,他从荧屏转向微博,从主持转型公知。



反转基因,给崔永元带来空前的争议,有人说他外行指导内行,有人说他为民族发声。

也许不对,但崔永元还在大声说出心底话。

甚至显得更执拗,在口水战中愈搏斗愈亢奋。

平心而论,小崔的微博情商不高。

情商不高,再加上较真,结果就是质疑与讥讽。

以至于有时他自己也摸不清,自己是在和现实的猛虎搏斗,还是在网络只墙上与虚幻的影子对打。

也许是小崔不适宜这个“娱乐新时代”。

但我们是不是要反思这个“娱乐新时代”?

这是一个我们不只守着电视机、等着几档严肃节目的时代。

我们有了更多的“花样”,关于嬉笑怒骂,关于插科打诨,我们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

江山代有娱人出。

于是乎,小崔、朱军、张越……也都成了不合时宜的人。

但是。

《实话实说》,聊老百姓的生活,是不合时宜的吗?

《艺术人生》,聊真实的每个人,是不合时宜的吗?

《半边天》,拓展女性的言论空间,是不合时宜的吗?

《小崔说事》,追问事实的真相,是不合时宜的吗?

你可以不答,可以沉默地转过头去。

甚至,加入它们,为新时代傲娇的“娱乐节目们”弹冠相庆。

傻笑的时候,请别忘记挂上庆贺的横幅:

开心就好,因为假话战胜了真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汉斯寂寞


    关注 Sir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