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的更新,看看症状性ICAS血管内治疗有何变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ICAS的治疗仍存在争议。...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ICAS的治疗仍存在争议。

中国卒中学会联合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更新2013版《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部分内容,形成《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主要推荐建议
药物治疗

[list=1][*]对于症状性ICAS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并长期应用。可供选择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ICAS患者发病早期,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以降低血栓栓塞导致的早期卒中复发风险,1周后重新评估风险,决定是否继续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时间不宜超过发病后3个月。二级预防不推荐常规使用抗凝治疗。

[/*][*]IC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降压启动时机及血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原则为逐步平稳降压;选择降压药物应充分考虑患者全身靶器官损害及对药物耐受性等情况,可优先考虑长效降压药物。

[/*][*]ICAS患者推荐早期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


    关注 医脉通临床指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