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以后干什么,一定要把英语学好!” 谁爹妈没说过这句话的请举手。

 

一个70后的英语学习回忆录...

樱桃写的X“英语流利说”(第七期)


国家长对于孩子学英语的重视程度,我坚信,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几十年了,愈演愈烈。

我上学那会儿,课余时间除了跟着老师学画画之外就是每周三次的英语班(插一句,这篇作者是我,不是樱桃),学习的教材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新概念英语》。那时候奥数什么的还没有像后来那么流行,孩子学好英语才是最大的本分。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各种学习英语的节目,书店里到处是英语补习的材料,类似于《英语900句》、《走遍美国》、《维克多英语》之类。每个家长都坚信英语才是未来,我爸也这么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他把我送去英语班学习。

当然,我遇到一位很好的英语老师,在英语班的时光都很开心。《新概念英语》也是我最喜爱的英语教材,没有之一,因为第一第二册《新概念英语》里每篇课文的插画真的画得很好。除了第一册第一课的 类似“Is this handbag yours?” 这样的三五句对话之外,现在闭上眼睛能想起来的都是一幅幅课文的插图。我可以一分钟之内画出一个《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风格的小人儿(下面的这些就是我今天画的),就好像我能随时画出唐老鸭和擎天柱一样。

毕业了,长大了,工作了一些年。英语倒并没有重要到像父母曾经“恐吓”过我们的那样“学不好就会让人寸步难行”,可是从工作到旅行,却真的是总免不了要用到。英语不再是一门学科,倒像是一个工具。这就好比不是每天都会遇到松动的螺丝,可是真的松了,你没个螺丝起子还真的是束手无策。学英语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不管是痛苦的、轻松的,还是懵的晕的束手无策的,我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有很多关于学英语的故事。
1
说到家长在意孩子英语成绩,那真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都要锻炼和考验孩子的阅读、听力、朗诵和翻译能力。曾经我爸一度看到英文字母就兴奋:“快来!快来!” ——就好像慢了就吃了多大亏一样——带着考我的口吻问:“你看得懂吗?” ,或者听广播和电视里有外国人说话就问我:“你能听明白吗?”



这个看起来是选择性的提问其实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

如果你的答案是 “能啊” , 好了,这是一道没有尽头的问答题。他接下来就问:“这是说啥的?” 给他讲解之后还会不失时机地炸你一句:“就这些啦?” 说得好像他手中拿着标准答案一样。这是做家长的尊严,也是做家长的智慧。如果答案是 “不能”,那这就成了一道“送命题”。他会连珠炮一样地说什么“怎么那么笨啊”、“这都听不懂吗?”、“你那英语都白学了吧”、“总能明白一点吧,怎么会什么都不懂?”

其实后来我宁愿主动选择 “送命题” 方式,也不愿意回答一道冗长的问答题,因为问答题搞不好还是会转化成为“送命题”。在他喋喋不休的时候,而我只要静静地听着,诚恳表现在脸上就可以了。

高中的一天,我在家写作业来着,我爸兴冲冲地把一本书放在我桌子上:“看!” 那表情好像是他给儿子买了一台游戏机做礼物一样得意。那是一本薄薄的小说,那时候我喜欢看英文简写版的“闲书”。闲书这个词是非常奇妙的,什么是闲书?凡是课本里没有的,老师也没有推荐的一概都是闲书。可是闲书变成英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我爸各种支持,并且引以为傲:“儿子居然能看英文的小说!还挺厚的一本啊!”其实无非就是简写的《伊索寓言》,缩水的《欧亨利短片小说》之类。

我看了看这本书,心里想:“又来了!” 随便翻了翻顺嘴说:“看不懂,太深了。” 我爸有点着急:“怎么会,再看看。” 我硬着头皮看了看:“真的,真看不懂。” 我爸不死心:“啧!不会看还不会猜啊,总能看懂一些单词吧,大概是说啥的?” 是啊,还真的是没看到一个眼熟的单词啊,我也觉得奇怪了:“真是看不懂啊!”我翻来翻去,终于在封面最下面看到一排亲切的中文:“法语简写版名著故事”。

“这是法语啊,爸。”



2
我爸在我英语学习方面的 “纠缠不休” 一直延续到了我工作,甚至工作了一段时间还是会被他各种考验。这件事情曾经非常令我困扰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他基本上不懂英语;第二,他说的学习英语的方法确实又有些道理,因此又令人无法反驳,只能生闷气。因为他曾经在高校的英语系工作过八年,作为一名不懂英语的英语系老师。

我爸曾经在大学中文系工作,有一天学校要把他调动到外语系。本来是去英语系做系主任的,后来因为业务能力实在是不能服众,于是做了八年的外语系书记。他到了外语系的第一天和师生们见面的大会上讲了一个故事:汉城奥运会(1988年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队拿到了团体比赛的金牌,队员们异常兴奋,把教练高高抛起来扔进了水里。看到教练扑腾两下就往下沉了,这才想起来教练不会游泳。虽然他自己不会游泳,可是他是一位杰出的游泳教练,在他执教期间美国游泳队取得过无数辉煌的成绩。(这个故事真假难辨,在那个年代确实口口相传,大家都坚信不移)。

我爸继续说:“我就是这样一位教练,我不懂英语,可是我一定能带出最好的英语系。” 于是他在英语系教学楼里大力推行 “全英文口语环境”,每个学生和老师除了和他说话之外都必须使用英语。



我很愿意去英语系楼上的美术系画室玩,可是总会被我爸抓去英语系,把我随便塞给一个英语老师或者外教进行尴尬的不能再尴尬的“假”聊天。隐约记得第一次和外教说的一句话,对象是一位一八六的大个子女外教,我在我爸吹胡子瞪眼的威胁下,红着脸凑过去问了一句:“你有多高啊?”。问出去之后都不记得后来发生的事情了,反正也肯定是听不懂她的回答。我爸满意的笑容下还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没出息”,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逐渐的,这种尴尬的时刻少了很多。记得他们英语系外教中有一位白发老太太非常亲切,她很快了解到我的英语水平,并且放慢语速用我能明白的词汇和我交流,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用英语也可以沟通。一来二去吧,我的脸皮确实是厚了,厚到和几个外教真的熟悉起来。还给英语系外教的孩子们开了美术班呢,其实就是带着一帮子五六岁的孩子们疯玩。



3
我爸在英语系八年的结果就是大概掌握了50个左右的单词,但是他真的可以灵活使用,非常神奇。

退休之后我爸妈和一群多年朋友组团去国外旅游,遇到过一个不怎么靠谱的酒店,我爸妈的房间空调坏了。我爸拿起电话就拨了前台,他当然不知道空调的英文是什么,他说:“My room, VERY VERY hot!(我的房间非常非常热)” 然后听完了对方的回答,虽然他真的一句都没明白,挂了电话,不久就来了人给他们换了房间。这在他们一群老朋友当中取得了极高的威望——他们经常组团出去玩,除了依靠导游,就是依靠我爸这50英文单词了,一群人居然玩遍了半个地球,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一点我继承了我爸的基因,我的词汇量也很不怎么样,但是要表达自己总能找到办法。我大学期间因为因为打球摔坏过两幅眼镜,就配了隐形眼镜。刚配上没两天正巧去一家美国朋友家里蹭饭,女主人见到我问:“Where is your glasses?(你的眼镜呢)” 我哪里知道隐形眼镜怎么说啊:”I put them into my eyes.(我把它们放进眼睛里面了)” , 我回答。那夫妻俩都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好一阵子。好吧,至少他们明白了我说的是什么。

词汇量从来都不会成为沟通的最大障碍,不敢开口说话才是。如果只追求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其实可以很简单。

我在杂志工作的时候,带着拍摄团队在巴黎拍摄,工作结束在一家餐厅吃饭。那上菜的速度真是把忙活一天饥肠辘辘的我们给着急坏了,半天连个餐前面包的影子都没有。可是服务员是一位傲娇的法国大叔,傲娇到不说英文,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紧不慢地用法语回答。我们:“Excuse me,is our food coming?”大叔:“@#$%*&@##”(法语);我们:“would you please……”大叔:“@#$%*&@##”(法语)。

我们正在琢磨着这大叔是真的听不懂英文啊,还是慢性子不着急啊,团队中英文最指不上的年轻编辑发飙了:“嗨!(这个嗨字我真是没有分辨出来是中文还是英文)Food!Quickly!”说完指了指空荡荡的桌子。大叔终于恍然大悟:“Ok!” 然后真的很快就上餐了。“quickly”在这个场合确实非常粗鲁和不合时宜,不过对方也确实听懂了。

就是这个英文水平大概只有二级的女编辑,这么多年也每年征战时装周,带着团队走南闯北拍大片,沟通上倒也没出过大问题,每次的活儿完成得都很漂亮,靠得就是胸口一个“勇”字。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有的时候,词汇量、语法和发音真的不重要,只要抓住关键词汇,勇敢说出口,就一定能够有效沟通。

毕竟语言存在的意义,就是沟通!

4
 


在认得樱桃之前,我对吃的没啥追求。没追求到什么地步呢,基本就是吃饱了就行那种。曾经因为住的附近有个还不错的驴肉火烧,就一周四五次地吃了俩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有啥吃啥,从来不为吃的发愁。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十几年前第一次出差到了国外就傻眼了,坐在餐厅的一角,躲闪着服务员殷勤的笑容,脑子里飞快地搜寻那些个能填饱肚子的单词。课本中除了学过bread之外,就学过一些水果的名字,类似apple,orange之类,完全派不上用场啊。第一次点餐被“pizza”拯救了,这个单词我认得!就它啦!吃完心满意足。

当然在国外点菜也有过“车祸现场”。一次在某品牌的午餐会上,大家一边寒暄一边看着酒水单。那段时间我总是喝汤力水,正巧看到了Tonic这个单词,就点了一杯。轻轻指了一下,服务员心领神会。端上来一个不大的杯子,大半杯,插着一片柠檬。我想大概是服务太周到,一会儿还给续吧,不然这也太少了。端起来咚咚两口喝了一半,心想这汤力水味道怎么这么呛呢?心理嘀咕了一下,脑子还跟着餐桌上正在热议的话题。两分钟后醒过味儿来了:坏了!这是一杯酒啊!我可悲的酒量遭到了迅猛的冲击,觉得自己整个脸都烧了起来,脑子开始发晕。你说让我一个不喝酒的人怎么可能知道 Gin Tonic其实重点不是Tonic呢!只能怪自己不好好看酒水单,看到个认得的单词就瞎点。不认得这酒的名字,至少应该认得酒水的分类啊。

那餐饭我吃得晕晕乎乎,当然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点错了“饮料”。 旁边其他媒体的人好奇:“这大中午就喝上啦?”我只好尴尬地回答:“时差,时差,喝点一会回房间迷糊一下。”



后来学会了意大利面不是noodle,是pasta;吃牛肉不能说beef,要找steak,于是觉得自己可以横行天下饿不死了。我点餐的诀窍就是:没人帮助的时候不点steak,那些个配菜搞不懂;点pizza最稳妥,服务员会问哪一种那就Margherita;吃pasta也很安全,最多要个seafood pasta。认得樱桃之后才知道有时候服务员会问你要什么种类的意面,光是长条形状的就有什么Bucatini,Fedelini、Fettuccine、Linguine等等等!真不知道那些年自己是怎么混过去的。

其实想想也好理解,一个老外到了拉面店搞不清毛细还是柳叶,那就给他个最基本的呗。难怪那么多年我心目中的意大利面其实都是spaghetti。

我问过樱桃,到底为什么她能记住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菜和调料的名字,她微微一笑:“那么多相机的品牌和型号你不也倒背如流吗?”那倒是的,我大概明白了,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言,从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科或者作品入手,也许就能事半功倍。就像我这样的半吊子英文,也曾经啃下了英文原版的《教父》,靠得就是对这部作品深深的崇敬啊!

5
一天我们开车带着Luna出门,她在后排很兴奋,一路唱着歌。突然大声唱到:“M-I-C-K-E-Y M-O-U-S-E!”(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念出来的!)我和樱桃都愣住了,Luna自己都不知道她能拼出来第一个词组居然是MICKEY MOUSE(米老鼠)!这种记忆也许没啥用处,等到她真的学拼写的时候都忘记了,我们还是很开心。这至少说明了不停重复对于记忆来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米奇妙妙屋》看多了就记住了里面的歌曲和台词。现在我们越发地不限制Luna看动画片了,因为现在给她看什么都是英文版,就当作是灌灌耳音吧。

Luna在国内上的是全天都有外教的双语幼儿园,但班上的孩子都依赖着中文老师和会说中文的助教,英文方面也没看到过什么进展。我们刚到洛杉矶不久就把Luna送去了幼儿园,一开始全家人都很担心,外公外婆和奶奶每次和Luna视频都会担心地问她:“在幼儿园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讲话吗?害不害怕?”只有樱桃跟没事人一样,她说:“孩子的适应能力比你们想象得强多了,扔到全英文环境里,很快就会了。不用担心,孩子和孩子会找到办法沟通的。”

一开始,我总担心Luna会因为不会说英文而得不到基本的照顾。有一次接她的时候看到她的水杯是空的,怕她渴了不知道怎么要水喝,妈妈教她:“Luna,如果你要喝水,就拿杯子给老师,你就说……” “Water please!(请给我水)” 还没说完,Luna就抢答了。天啊,这才是上幼儿园的第三天啊!

后来有一天,我给Luna读绘本的时候读到“change clothes”,我告诉她:“change就是换的意思,换衣服。”Luna答:“就像change diaper!”(换尿不湿)好了,我终于不担心她在幼儿园会饿着渴着,拉了尿了没人给换了。原来小宝宝在不会说整句英文的时候,也是会努力用片语和单词表达自己、和别人沟通的!



没两天,她回来开始和我们显摆她学会的整句英文:“It’s not yours!It’s mine!(这不是你的,这是我的)”还有“Stop it(别这样)!”我和樱桃都心里一惊,这是什么“生态环境”下学会的英文啊。我告诉Luna:“如果有人和你说了这些话,那说明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样不好,你拿之前要先问问别人是不是可以拿好吗?” 仍然担心着她可能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而不能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好好沟通。一天我带她在楼下玩儿,她手里拿的新玩具引来了几个孩子,有一个男孩伸手想要抢Luna的玩具。我听见Luna立刻大声说:“NO!It’s mine!” 那一刻我才相信她其实一直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也完全知道怎么和同龄人沟通、甚至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反抗。

过去两个多月Luna能说更多的英语,也能简单和人交流了。眼看着她从不怎么敢和幼儿园的老师孩子们讲话,放学回家路上抱怨:“我听不懂他们说话啊”,到放学时跑去和每位老师和同学再见:“See you tomorrow!” 和学校门口的小鱼告别:”Byebye little fish!”。后来交了几个朋友,每天进幼儿园的时候还有小伙伴跑过来迎接、拥抱。

女儿短短两个月学习英文的方式和速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个3岁的小孩都能利用自己有限的词汇量努力地和别人沟通,我一个40岁的大人有什么理由胆怯呢?

6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你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翻译”。我偶尔会觉得自己的英文在退步,因为樱桃本来就是一个很操心的人,在一切需要英语沟通的场合她都义不容辞。在听不懂的英文迎面砸来的时候,我都是下意识地向她望去。当然她从来不让人失望,第一时间就把话头接过去了。

其实我不怕用英语沟通,脸皮早就被我爸锻炼出来了,后来在国外出差拍摄什么的也没有怵过。说到底就是懒,有了个可以依赖的人就让自己的这部分功能退化了。这次在洛杉矶樱桃故意让我多和人沟通说话,有时候觉得她跟我爸似的。好在我知道不管沟通什么,她在场总会在没办法的时候帮助我的。我陪着樱桃看美剧,我俩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坐在樱桃边上认真地听产科医生的讲解,偶尔抢答一两句医生的提问,真的觉得我的英文也进步不少。

环境对于英语来说可不仅仅是提供锻炼的机会,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语言本来就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而变化的。刚到洛杉矶的前几天我走进一家星巴克咖啡,觉得自己轻车熟路不可能有任何闪失:“American Coffee please”,对方的眼神让我想起来了在美国这个可能不叫“美式咖啡”。“Black Coffee?” 对方还是一头雾水,我有点慌张了。这可咋办呢?“Cafe Americano?” 不对啊,那个更不可能明白啊。

对方终于忍不住了:“You mean regular coffee?”

“Yes,yes,regular coffee!” 我终于找到了谜底,如释重负。不过多说一句,美国的“regular coffee”可真不怎么好喝啊!

又比如,在加拿大想找洗手间的时候可以说“washroom”,在英国大家都说“toilet”,而在美国就没人这么说,大家用“bathroom”或者“restroom”。这种事情真的是需要实践出真知,不然我一个人中国人怎么可能搞得明白!



在美国这段时间也不是每天都出门和人打交道,所以所谓的“全英文环境”其实是大环境如此,家里可还是100%中文语言环境。这段时间语言锻炼最有效的竟然还是英语流利说。在英语流利说里面的全英文课程确实能够逐渐培养出用英文思考,用英文回答的习惯。

同时英语流利说的懂你英语课程里提供了很多逼真的生活化场景,模拟了打电话、购物、就医等环境,让人轻松地学习到在这些场景里如何与人正确地沟通和交流,在正宗的语境中树立说英文的信心。



一开始复述不出来的句子多跟读几遍,系统还会给你打分纠音,告诉你哪里真实是哪个单词还需要多加练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那些句子就像金币的声音一样“叮”地从你脑海中出现,久而久之课程里的句子就变成自己的,可以随时脱口而出了。



说到英语流利说又不得不提“班主任”,这班主任真是一天都不会放过你啊。除了小野出生前后一段时间外,一直盯着我的英语课程。至少对我来说很有用,我就是那种办了健身卡就觉得自己已经达到锻炼目的的“懒人”。后来也是遇到了一个每天连我吃了啥都要问清楚的健身教练,我才坚持了大半年。就算是到处跑没有固定的时间在北京,但是这个锻炼的习惯算是培养出来一点。

英语流利说的班主任当然不是一个无情的“打卡机器”,他/ 她除了能够很好地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很多问题上面帮助你,随时解答你的任何和英语有关的问题。



懂你英语还有一个专项福利:只要180天后,学时达到90小时,学习效率和水平达到90分以上,学费就全部退还!全部!

这次懂你英语依旧为我们的读者提供了粉丝福利:只要从本篇的阅读原文链接购买懂你课程,即可获赠价值359元的4门绿钻口语课程,包括《海外生存必备口语》、《去美国旅行》、《出国旅游问题》、《排名前十的旅游问题》!

获取赠课的方法:下单购买懂你英语,打开流利说APP,注册好流利说账号后绑定微信,就可以直接到“轻松学”里面“我的课程”项目中查看到赠课。

我一个70后都这么努力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别懒了,赶快好好学英语吧!

猜你喜欢
你可能还没有婴儿懂得坚持
我们到底为什么爱看别人吃饭?
2017,我的消费观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抢购


    关注 樱桃写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