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江山 赢得江山都姓韩

 

韩愈作为一个朝廷罪臣,在一个被人讥为蛮夷之地的地方仅仅待了8个月的时间,这里的百姓却世世代代缅怀着他,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因此而改变了姓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也不能不给我们当下的执政者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韩愈作为一个朝廷罪臣,在一个被人讥为蛮夷之地的地方仅仅待了8个月的时间,这里的百姓却世世代代缅怀着他,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因此而改变了姓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也不能不给我们当下的执政者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 韩愈


说到韩愈,读过一点书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而且都会或多或少地背上几句他写的文章。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这不仅因为韩愈当年曾积极倡导过著名的古文运动,被世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而且他的文章跨越了1000多年的时光,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

但是说到韩愈与广东潮州的关系,我却是事先一点都不曾了解。踏上前往潮州的旅途前,我还真不知道韩愈当年曾来过这里,也不知道潮州与韩愈之间竟然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参观了韩文公祠后,韩愈在潮州所留下的深远影响让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直至今日仍久久难以平息。

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市韩江东岸的笔架山麓。从潮州老城区出发,跨过造型别致的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整座山的形体酷似文人书桌上的笔架,后人就将其改称为笔架山。笔架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我们沿着位于山中间的石阶漫步来到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大家的眼前。
▲ 潮州韩文公祠


据导游介绍,韩文公祠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999年)。当年为了纪念韩愈,由时任潮州通判的陈尧佐建于金山南麓夫子庙的东厢房。由于韩愈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所以初名为“韩吏部祠”。后来又因为韩愈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后世称其为韩文公,所以又将“韩吏部祠”改称为“韩文公祠”。宋元祐五年(1090年),知州工涤将韩文公祠迁至城南七里处,苏轼还为其撰写了《潮州昌黎伯文公庙碑》。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愈当年常游于此并手植多棵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于是此后不久就将位于城南七里处的韩文公祠迁到现在的位置,至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韩文公祠依山临水,环境清幽。祠前是水面宽阔的韩江,祠后是高高耸立的韩山。整座建筑气势雄伟,气宇轩昂。迎着回柱三门石坊上书刻的“韩文公祠”四个大字,我们静静地依次从大门进入韩文公祠内。只见石坊后边的甬道两侧建有近百米的石碑长廊,上面镌刻着从国家领导人到海内外知名书画家惠赠或留题的400多幅墨宝,使人一进门就立刻感受到千年古祠的庄重典雅与文气斐然。

韩文公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又不失肃穆端庄。整个祠宇分为前后二进,左右两边环有两条长廊。沿着石阶登上大殿,只见正中供奉的是韩愈的塑像,两旁站立的则是他的侍从张千和李万的塑像。大殿的石柱上都镌刻着对联,大殿的四壁则环立着40面历代碑刻,上面详细记载着韩文公祠的历史和韩愈治理潮州的业绩以及颂扬韩愈的诗文。在大家分头仔细阅读着各种诗文和对联时,我在大殿的左侧发现一块刻有“功不在禹下”这几个字的碑石。在我的记忆中,这句话原本出自韩愈的文章。韩愈认为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治人远远要比治水艰难得多,因此他用这句话来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并不比大禹治水来得低,没想到后人反过来又引用这句话来赞誉和称颂他在世时所留下的不朽业绩。
▲ 潮州韩文公祠


从碑文中我们得知,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为上书朝廷,对宪宗皇帝兴师动众迎接“佛骨”进入京城、佛事大盛一事,“不合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做这样的事情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劳民伤财。这篇秉笔直言、震古烁今的《论佛骨表》曾被后世尊为中国文化史中足以彪炳史册的大文章。但却没有想到触怒了朝廷的统治者,唐宪宗一怒之下竟然将他逐出京城,贬谪到8000里外的潮州担任刺史。这当然已不是韩愈仕途上第一次被贬了。803年,京城大旱,民不聊生。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等人替民请命,请求皇帝减宽徭役,结果被贬到“天下之穷处”的广东阳山任县令。想不到时隔16年后,韩愈又因为劝谏皇帝要顾及民生而再次被贬。被贬潮州不久,韩愈的家眷随即也被赶出了京城。由于路途艰辛,他年仅12岁的小女儿不幸病死在途中。韩愈当时的心境之苦,我们从他途中写给他侄孙韩湘的一首诗中就可略见一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光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但是沉郁悲凉的心境并没有把挣扎在命运漩涡中的韩愈拖入绝境。从年初到达潮州,同年10月又被贬到袁州,韩愈在潮州的任期仅有短短的8个月时间,但就在这有限的不到300天的日子里,他却以自己卓著的政绩赢得了历代潮州百姓的景仰与缅怀。据史料记载,当年韩愈主政潮州期间主要做了4件大事。一是驱除鳄鱼。潮州百姓最为称颂韩愈的就是带领他们驱逐江中为非作歹的鳄鱼,从此大大减轻了鳄鱼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危害,也使韩愈留下了一篇世人称颂、掷地有声的《祭鳄鱼文》。二是发展农桑。韩愈积极带领百姓开渠排涝,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从此潮州地区稻蚕丰登,兴旺太平。三是赎放奴婢。韩愈提出“以德礼为先辅以政刑”的治潮方针,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积极倡导赎放奴婢,使潮州的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四是兴办教育。鉴于“潮人未知学”的现状,韩愈鼓励社会各界兴办学堂,还将自己的全部薪金资助办学,使这块原本的荒蛮之地大盛兴学重教之风。有资料显示,在韩愈之前,潮州只有3名进士;韩愈之后,仅到南宋时期潮州的进士就多达172名,这无疑是他大兴教育之风的功劳。一代新风的树立,不仅大大改变了潮州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使得潮州由此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1684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的某一天,一生对韩愈倾慕不已的清代两广总督吴兴祚专程前来瞻仰了韩文公祠后更是感慨万分,激动不已,专门赋诗一首勒于石上:“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 韩江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一行默默地走出了韩文公祠。抬眼望去,远处的韩江正在一日千里地静静流淌,近处当年韩愈亲手栽植的橡木早已蓊郁成林,遮天蔽日。此时此刻虽然大家都没有说话,但我相信大家的心里应该都像我一样,在默默地念诵着这样几个地名:韩江、韩山、韩堤、韩文公祠、景韩亭、昌黎路、祭鳄台……是的,韩愈在潮州的任期只有短短8个月,却让潮州赢得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他本人也获得了“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的美名。韩愈于潮州的8个月,可以说是他抱病守缺、失意彷徨的8个月,但却是潮州日新月异、脱胎换骨的8个月,是开启潮州此后1000多年繁荣与发展的8个月。8个月与1000年,这虽然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数字,但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却是沉甸甸的思考。回顾历史,有的人虽然在一个地方主政一辈子,却没有给当地百姓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甚至还留下了千古骂名;而韩愈作为一个朝廷罪臣,在一个被人讥为蛮夷之地的地方仅仅待了8个月的时间,这里的百姓却世世代代缅怀着他,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因此而改变了姓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也不能不给我们当下的执政者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原标题:《赢得江山都姓韩》

文字来源:中国旅游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