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没有结局,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有书相伴,组队进步,每天更好一点。...



文 | 井姑娘 · 主播 | 童颜
各位书友大家好。

很快,故事走到了结尾。天保死了,爷爷去世了,傩送也走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独自守着渡船,坚强地过下去。

她没有呐喊,没有崩溃,连痛苦都是干干净净的,一切悲伤,只在血脉中隐秘流淌。在她的心里永远相信,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今天再如何黑暗,也永远会有一个明天。

我们今天的问题是:

1.你觉得二老会回来吗?

2.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故事里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怀?

3.你为什么会喜欢《边城》这部小说?





二老下了桃源,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他家的媳妇,再加上那个中寨人无中生有的挑拨,使本来强撑病体的老船夫仿佛被一个闷拳打倒,痛苦地回了家。

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翠翠仿佛有种不祥的预感,说:“爷爷,我真吓怕!”老船夫似乎也懂得那个意思,就说:“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

夜间果然落了大雨,挟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轰的一个炸雷。翠翠在暗中抖着。

祖父也醒了,知道她害怕,且担心她着凉,还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到她身上去。祖父说: “翠翠,不要怕!”翠翠说:“我不怕!”说了还想说:“爷爷你在这里我不怕!”

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但无论如何大雨,过不久,翠翠却依然睡着了。醒来时天已亮了,雨不知在何时业已止息,只听到溪两岸山沟里注水入溪的声音。

祖父似乎还睡得很好。翠翠爬起身来,开了门走出去,发现渡船已被洪水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坍塌了。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

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翠翠于是大哭起来。

不多久,全茶峒城里外便皆知道这个消息了。河街上船总顺顺,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撑去。

城中杨马兵却同一个老军人,赶到碧溪岨去了,砍了几十根大毛竹,用葛藤编作筏子,作为来往过渡的临时渡船。

到后帮忙的人来了,从大河船上运来棺木也来了。住在城中的老道士,还带了许多法器,一件旧麻布道袍,并提了一只大公鸡,来尽义务办理念经起水诸事,也从筏上渡过来了。





一夜之间,翠翠成了一名孤儿。从小相伴的白塔倒了,老船随着祖父的死去也飘走了,就连自己深爱的二老,也不知去了何方。

杨马兵一直跟在翠翠的后边,因为他知道女孩子心门儿窄,说不定一炉火闷在灰里,痕迹不露,见祖父去了,自己一切皆已无望,跳崖悬梁,想跟着祖父一块儿去,也说不定!故随时小心监视到翠翠。

他安慰着悲伤不能自已的翠翠,“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

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

这些朴素却情真意切的语言让我的眼泪不能自已。放在现在,嫡亲的叔伯娘舅都不定会出这个头,更何况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外人。

老船夫下葬后,杨马兵留下来给翠翠作了伴。

杨马兵既是个上五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高一筹,加之凡事特别关心,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同翠翠住下来,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

杨马兵想起自己年青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看到这里我觉得好伤感,为老马兵这份忠贞执着的爱情——我现在只听说某人恨了谁一辈子,却很少再见到谁真的做到爱谁一辈子。





《边城》不执着于对死亡的描述,大老的死,祖父的死,都来得异常平静。乡下人长在自然里,陪着自己撒播的种子走过四季,知道万物生死枯荣都有一个定律,所以,对生死都看得很豁达。

有读者这样评价《边城》带给他们的感受:“又读了一遍,至爷爷去世,不觉泪下。”为什么边城这么好看,塑造的人物令人如此感动?因为它充满善意与爱。

有记者采访《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林斤澜对沈从文先生非常崇敬,他当年向沈从文先生请教‘人物该怎么写”,沈先生当年告诫他要‘贴’着人物写。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张新颖答:“‘贴’看起来是个写作方法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其实不是。为什么有些作家也想‘贴’,但‘贴’不住呢?沈从文对他所写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是‘有情’的,他爱他们,所以才和他们没有距离,没有距离才是‘贴’。”

沈从文通过抒写边城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边城至情至善的美好人性,表达了他对湘西人民深深地厚爱。

然而真正有价值的是,他花了那么多笔墨把那些人物都写得如此真善美,但最后却没有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结局。祖父死了,天保死了,傩送出走了。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沈从文在最后把他亲手构建的桃花源打碎了给世人——看,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他希望以此能唤醒沉睡麻木中的人们,去重塑这种美好,守护这种美好。





过了些日子,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翠翠没有答应,只是继续在碧溪岨守着渡船,等着二老回来。

可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没有给我们答案。他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留白的艺术,将更多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

而边城,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它就像一个归宿,是二老的归宿,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归宿。最后那一句什么时候回来,其实是他在问自己,我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去。

汪曾祺回忆说,晚年沈从文的家中养着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其实那就是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是沈先生喜欢的草。

他在临死前都在念叨着,我要回湘西去。

有首歌这么唱的,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很巧妙的是,边城的整个故事,也是始于端午,了于冬季。



作者:井姑娘,乡野村姑。因耳疾避世隐于湘西山中,闲时爱写写矫情文字打发寂寞,看看书消磨光阴。公众号:猛虎嗅玫瑰(ID:menghudawang520),微信:vivianwanglizi。

主播:童颜,有书签约主播。原电视主播,童颜鹤发,我一直都在。公众号:童你听(ID:urwarm219)。喜马拉雅:童颜格格,新浪微博:午茶读书。微信:lovetutu219。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晚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


    关注 有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