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涨价不是关键,关键是多少人知道涨价了

 

是关起门来盖章还是敞开门来共议?...

明明有科学依据、有实际需求、有足够理由、有长远展望,却导致观点褒贬不一。并且民众们对此还会有另一层猜测——全面调线调价需要招开听证会,小范围调线调价不必走如此程序,可公交公司每年都以这种小范围调线调价的模式进行,那么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全面调价,相当于把这事儿化整为零了。

——陈伟斌



公交天天见,但到底什么是公交?

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而言,则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渡轮、索道、出租车等交通方式。

我们这次聊的,就是后者,并特指公交汽车。

近日,有不少媒体和市民都观察到,这几个月来杭州有20多条公交线路的票价有所调整,大部分的调整幅度在1至2元。调价背后,则是这些线路的公交里程数的延伸。

这虽然看似只有一两元钱的票价上涨,但对公众而言,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调价关乎民生,即便幅度再小,也值得被高度关注。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位,是属于为了方便民众出行,提供的公开费率运输方式,性质为公益性。正是因为这种定位和性质,在为民众提供福利时造成的损失,一般都是由政府财政拨款来补贴。而再延伸下去,还是源自税收。

从这个角度说,本来就已经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那么公交车是否还能涨价?

这一点,笔者倒是认为——能。

但在这个“能”的前提,是要科学的看待城市需求,以及公交公司要让民众感受到公交提供了什么服务、使用了什么车型、线路延伸到哪里、舒适感又提升了多少等等因素的综合。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先决条件就涨价,那民众有理由也有权利反对。
从此次杭州市的部分涨价的公交线路看来,至少涨价的面上原因,是线路的延伸——源自杭州公交战略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序旗对媒体的解释,调价的公交线路里程都延长了。反之,如果有的线路缩短,公交票价也会下调。所以按照物价局规定,这些价格的合理上涨或下调都不违规,亦符合市场现实。

这就关联到另一个问题,又凭什么说,公交线路说延伸就延伸?科学依据在哪里?

罗序旗对此的解释,首先是客流动向的转变促使公交线路的调整;其次是地铁等运营体系逐步完善和延伸,导致一些原有公交车线路必须“走转改”——客流量减少的,就缩短里程甚至取消,或以12米的BRT快速公交车替代18米的BRT快速公交车。

那么从以上几个依据来看,此次杭州部分公交线路及其价格调整便是合理的。

但在媒体报道前,这次调线调价看似有点静悄悄。但后来笔者发现,似乎长期以来,大部分调线调价行为都是静悄悄的。

这会引发什么效应?

《公交线路频繁调价 背后酝酿的是怎样一场变局?》——这是媒体报道此事所用的标题,细看这则标题和内文并无问题,但从目前网上引发的舆论影响来看,明明有科学依据、有实际需求、有足够理由、有长远展望,却导致观点褒贬不一。并且民众们对此还会有另一层猜测——全面调线调价需要招开听证会,小范围调线调价不必走如此程序,可公交公司每年都以这种小范围调线调价的模式进行,那么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全面调价,相当于把这事儿化整为零了。
造成这些褒贬的原因又在哪里?

在于难道除了在官网上发布一条简单的调整信息,就不必主动对外说明细节情况了吗?

笔者认为,此次调价并不会对大部分杭州市民带来多大影响,但至于什么时候调的价、哪些线路调了、为什么调价等问题,却有着更多关注。

杭州公交体系在全国都算是先进并且品质优良的,票价本身也不算高,但信息公开与民众知晓,却是“能不能”调价的前提之一。不能说只涉及一两元钱的涨幅,公交公司就自己拍板,官网一发后,让公众等着接受、上车等着发现就算了。

这样一来,公众的知情权似乎有点欠缺,自然会令人们考虑自己的利益是否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受影响,甚至认为是受损,于是好事出现贬论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

此外据笔者了解,目前公交线路的调线调价,物价部门是要求以8公里为基准,即8公里以下票价一元,8公里以上票价另行上调。但作为公交公司层面,套用的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制度,以6公里为基准。
两公里距离差,折射的是制度的滞后。

坦白说,如果这个制度没有更改变动,公交公司目前的行为显然是可以说的过去,但毕竟也是二十多年前的制度标准,放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大幅扩张的杭州,这个制度似乎没能与时俱进。换言之,也不符合杭州城市服务的积极定位。

同时,物价局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理,更要使力,不能对方拖着办,物价局就仅是发函要求对方梳理线路和价格,而后这事又变成了口舌之争,难有实际进展。

所以,一是信息是否要公开?二是到底存不存在“化整为零”的思维?三是已经不适宜时代的制度是否要跟进或者另有理由解释?四是物价部门的努力结果又在哪里?都值得政府机关、公交单位、民众等各方彼此深入了解,从而达成更好的平衡。

一两元钱的票价涨幅不是关键,关键是一项公共政策的评估制定到底是关起门来盖章还是敞开门来共议?即便这种共议会拖延一点效率。但效率终究是人为的,只要肯去做,相信这点效率对于公交集团而言,并不是问题。

如是一来,不仅人们的接受程度会更高,或许也会为这种“走转改”有更多的点赞。


作者:陈伟斌

钱江晚报特别报道部记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 we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