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分享 脾阴不足论 & 学《伤寒》,不妨试试“统计法”

 

脾阴不足论作者/许宝峰经义:1.《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2.《素问·平人气象论篇...



脾阴不足论

作者/许宝峰

经义:

1.《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2.《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藏真濡于脾。”

3.《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5.《素问·示从容论篇》云:“四肢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古论:

1.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胃气弱者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

2.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七·虚损门》:“用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俟脾之气旺,旺则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升火降矣。”

3.吴澄《不居集》:“古方理脾健胃。多偏重胃阴而不及脾阴。然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灼,津液不足。”

4.薛生白:“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溏。”

5.曹庭栋《老老恒言》:“脾阴足则万邪息。”

6.唐容川:“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

7.陈修园:“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脾阴虚者,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

8.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症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然灌溉诸脏腑也。”

9.朱丹溪《局方发挥》:“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

10.明·万密斋《养生四要》:“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

11.李东垣《脾胃论》:“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

今论:

1.徐景藩《脾胃病经验集》:“若脾气虚而经久不复,则脾阴可以随之而亏虚,或脾气虚导致脾阴虚。”

2.岳美中《岳美中医论集》:“小儿稚阳之体,多脾阴不足。”

3.干祖望《耳鼻喉经验》:“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则津液衰少,诸窍失养而为病。因此,脾虚津液不足,不能上行濡润咽喉,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原因。”

4.蒲辅周:“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

论证:当前关于脾阳(气)虚方面的论述可谓多矣,脾阴虚却鲜少有人提及,此方面的论述,散见于古今医家的著作,也未能引起深入的探讨。

关于脾胃理论,李东垣偏重于脾胃之阳,忽视脾胃之阴,叶天上创立养胃阴学说,虽弥补了李东垣学说的部分不足。但后世又有以脾阳统胃阳,脾阴即胃阴。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脾阳(气)的升运而体现的。脾阳(气)升运,则生机洋溢活泼。但是,《内经》“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这一基本原理,脾脏未能例外。脾阴——脾脏功能活动的内在基础,在运化等机能中,起着辅助脾阳(气)的作用。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脏腑机体得到滋养。

脾阴虚症状:脾气虚+阴虚内热

1.脾阴不足,失于濡运,则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化源亏乏,精微不布则倦怠乏力,形体消瘦;

2.营阴不足,虚热内生,则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

关于脾胃之阴,持论亦不甚一致。有认为无须分立,有主张理论上分开,治疗上不必过细分。

笔者认为脾阴与胃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治疗上,都不应视作浑然一体,二而为一。当然,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互相影响。因此,脾阴与胃阴彼此渗透,临床症状常可并见,治疗每每有相似之处。

但是,毕竟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特点:脾藏精气而不泻,胃传化物而不藏;脾阴系水谷所化生,具有灌溉脏腑,营养肌肉,辅助运化等作用的营液、脂膏;胃阴是由胃腑分泌,用以濡润食物、腐熟水谷的津液,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虚多由内伤气血所致,胃阴虚多为热病伤津;

治疗上脾阴虚着重养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生津清热。可见,脾阴与胃阴概念有别,脾阴虚和胃阴虚并非一体。因此,养脾阴不能完全等同养胃阴,治疗胃阴虚也不能代替治疗脾阴虚。

治疗:

1.《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欲甘”,说明了补脾以甘味为主。

2.甘有甘温,甘凉、寒、甘淡平等区别。李东垣“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脾胃论》),是针对脾阳不足、元气下陷而言。

3.叶天士“急用甘凉濡润之品”(《温热论》),是就滋养胃阴而论。

4.甘淡之法,则宜于滋养脾阴。以脾阴不足,甘能补之;脾恶湿浊,淡能渗之;甘淡相合,扶正避邪,寓补于泻,补而不腻。且此类药物大多性平,既无育阴助湿碍脾之忧,又无温补助火动津之弊。

方:资生丸

药:山药、茯苓、苡仁、芡实、莲米。

学《伤寒》,不妨试试“统计法”

作者/刘鸣

近年来的回归传统读经典热,吸引了大批《伤寒论》爱好者。学经典,用经方,使古老的中医学焕发了青春。学《伤寒》应该怎么学,古往今来,多数人主张背诵经文,这种方式对年轻人极合适,也是学经典的一个基本要求。但这种方法对中老年爱好者似乎不太合适,毕竟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

多数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开始很顺利,越背难度越大,好不容易记住了后边的经文,却又忘掉了前边背过的经文。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更何况背诵经文只是开始,正确理解和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自已几十年的学习体会,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带徒的体会,我总结了多种学习的方法。其中,“统计法”是较常用的一种“偷工减料”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医书汗牛充栋(包括注解《伤寒论》的各家著作),穷尽一生精力亦难尽读,即使读了一部分名著也未必会用,特别是古人惜字如金,往往文辞简略,叙述不明,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中医人必读的《伤寒论》,因文字简略,义理深奥,很多方剂经文只有短短数十字,又无别的经文互参,使人很难准确掌握其方证标准,对学习中的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用“统计法”。

所谓“统计法”,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前人使用某个方剂的验案,将验案中出现的症状加以统计(如同选举时所用的画‘正’字法),最终从多个医案中,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N个症状(7~10个为宜),这些症状即为该方的用方标准,进一步通过这些症状辨明病机病位即可使用。

这种方法,实际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此方经自己统计后,留下的印象最深,记忆最牢。最大的好处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拿来即用,不会与临床脱节,避免了背书哗哗的,临床不会用的纸上谈兵式的学习弊病。

例如:《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仲师经文只有一条,共计36个字,除去方名及无用字、词,只有十八个字描述症状,很难直接应用于临床,用前述统计法,将多人医案统计后,我们可以发现,依症状出现多少,该方的症状是:头晕、痛,心烦,不寐,口干、苦,咽干,胸胁苦满,胃脘悸动,逆气上冲,纳呆食减,心悸,脉弦滑(包括少阳病的主要症状又有补充增加)。

用这种办法既补充完善了前人叙述不足的方证,又加深了对方剂的理解,甚至扩大了方剂的主治范围,如同跟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临床学习,对提高自己的辨证、诊断、选方、施治能力很有帮助。

再举一例:《伤寒论》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经文一句“少阴病,四逆”使多少学者很纠结,各种解释,众说纷纭,有解释少阴为少阳之误者,有云阳气内郁不达四末者……。

其实,对多数临床工作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孰是孰非,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应用。用“统计法”不仅可以弥补经文对症状叙述的不足,还可以绕开“少阴病,四逆”这个“陷井”,将这个名方直接应用于临床并扩展其治疗范围。

我试着统计过四逆散的用方标准:脉弦实,大便偏干,胃脘痛胀,不能食,苔白润,右胁痛,腹痛,口干,消瘦,手足冷是其主要见症。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多数临床工作者并不把手足冷,四逆,脉微细等少阴病的症状做为主要表现,却将消化系统的症状做为确定方证的主要指标。有鉴于此,我在临床治疗胃病时,以四逆散与香砂枳术丸相合并加味,做为治疗胃病的首选方(辨证属胆胃不和,肝气犯中,胃失和降等)多收良效。

此外,“统计法”还可用于学习其他医家治某种病的经验,发现其处方用药规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无法跟随名医学习,师从古代名医更是不可能,但有志于中医者,可以“私淑”古今名医。方法是购买某医公开出版的医案著作,将其治疗某种疾病的医案用“统计法”统计整理,这样,就可以发现其基本方药及用方标准。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咳嗽的方法众多,其治温邪上侵,肺气不能清肃,咳嗽,痰少不爽,目痒,咽干,苔薄,脉细数者,常用沙参,桑叶,花粉,贝母四种药物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基本方(我称之为‘叶氏治温燥咳嗽方组’),吴鞠通即是用此加减而制桑杏汤,可谓“私淑”叶天士的佼佼者。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欢迎访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http://www.tcmkb.cn/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关注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