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时的黄磊如此热爱《边城》?

 

有书相伴,组队进步,每天更好一点。...



文 | 井姑娘 · 主播
 | 童颜
各位有书的书友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80年代,我出生在湘西,但十多岁就离开故乡,一直在外奋斗。几年前,我听力突然急剧下降,最后左耳完全失聪,右耳通过手术,总算保住一点点听力。

没有办法再胜任正常人的工作,我在去年远离喧嚣,回到了湘西的乡下,修养身心,读书写作。

我也曾经以为我这辈子完了,但回到乡下后,我却在美丽的自然环境里,在阅读和写作中,慢慢放松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皈依。

这段时间,我在沈从文先生曾经生活过的湘西,读完了他的所有文字。我突然发现,年轻时候并没有真正地读懂沈从文,如今换了一个心境再读,才感觉到自己深深地理解了这位老乡对家乡的怀念与眷恋。

这应该是我为什么想领读这本书的原因。昨天我们说到《边城》这本书在文学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今天我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美丽边城,去见证一段美好的爱情。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边城》的第一节、第二节,第1页到11页。我们的问题是: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黄磊与沈从文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你的呢?

2.翠翠这个人物形象,她的原型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还是另有其人?3.沈从文书中的边城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边城,有变化吗?





很难想像,现在这个身材走样、居家必备的“中年妇男”和全能“暖男”,会是那个曾经长发飘飘深情地唱着“我想我是海”,在《人间四月天》里扮演着儒雅诗人徐志摩的黄磊。

周迅曾经说:“黄磊永远是我的徐志摩。”我想在大多数人心中也是。

年轻时候的黄磊干净透亮、不食人间烟火,热爱文学艺术,书卷气浓厚,穿上长衫活脱脱就是从二、三十年代走出来的文人才子。

2001年,黄磊为自己记忆中书房里的十本收藏书做了一张音乐专辑,叫作《等等等等》。其中,专辑同名歌曲《等等等等》,就出自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除了歌曲之外,黄磊还将自己看这本书的心得深情地朗诵了出来。

打开书,才想起,这小说写于民国23年4月19日。

读沈从文的小说,很像看DISCOVER频道,总是很忠实地记载故事中的地理,人文及历史。

湖南,是他的故乡,亦如他所说,对于农人和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他的著作,总是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轻描淡写着。





沈从文用极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忠实地记载故事中的地理、人文及历史”,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

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这是湖南边境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环绕山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管理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这个老人。

因为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所以老人给这个女孩取名叫作“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有晾晒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有水必有商船,有船必有码头。

掌水码头是个退伍什长,名叫顺顺。为人大方洒脱,正直明理,德高望重。他有两个儿子,年长的叫天保,性情犹如父亲,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母亲,不爱说话,聪敏多情,取名傩送。

顾名思义,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

由此可见顺顺对于幼子的溺爱。傩送美丽得很,当地人拙于表达,只照着戏文里听来的故事,给他取了个诨名,为“岳云”。

两兄弟皆结实如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依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





说起沈从文的行文天然,徐志摩曾赞叹,“这是多美丽多生动的一幅乡村画。作者的笔真像是梦里的一只小艇,在波纹鳒鳒的梦河里荡着,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这般作品不是写成的,是‘想成’的。

给这类的作者,批评是多余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最不放松的不出声的批评者。奖励也是多余的,因为春草的发青,云雀的放歌,都是用不着人们的奖励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寄托着自己美丽的乡愁、流逝的青春、梦中的爱人以及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沈从文的桃花源,则是他笔下的“边城”。

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原型是他的妻子张兆和,我倒不这么认为。

他小说中一系列的人物,比如说《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还有《三三》中的三三,都是皮肤黑黑的,活泼俏丽,小兽一样充满生命力的女子。深闺里长大的张兆和端庄宁静,隐忍务实,少了点不管不顾的心劲,和天然生长的野性。

他在作品中所描绘的至善至美的环境和人物,与三十年代动荡残酷的社会现实距离甚远,时代背景与矛盾都被诗化、淡化了。这也表现出作者在残酷的现实环境里,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读来总是有种淡淡的寂寞。





很多人好奇,现在的湘西,还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一样吗?那些美好和诗意,是不是随着那个时代都消失了?

作为湘西人,我觉得幸运的是,在湘西的乡下,很多事物依旧保持着当年类似的风貌。

《边城》文中描写的,都是我熟悉物事,就是那书中方言,我也日日在讲。比如过渡的人本是不必出钱的,但为了求个心安理得,“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这个“把”字,就是我的家乡话,读起来不胜亲切。

而那条河,那条船,还有那一条设有吊脚楼的河街,正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若是汛期,河水也会漫到街上,冲进楼里。

记得有一年发大水,我还在楼上做作业,便被家人喊下楼去搬东西,第一趟水还只到脚踝,第二趟水就没了膝盖。人们只能静静地立在楼顶,看上流漂下来的牲畜。与书中描述一模一样。

“管船人也为了心安起见,把收来的钱拿去买茶叶和草烟,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这也与我从小熏染的乡土人情相似。

我的启蒙恩师是位会写书法的老先生,时常有人大老远来求他写对联或者题店名。老爷子写字分文不取,乡亲们过意不去,也是会捎带一些芝麻花生蜜饯水果之类的小吃食回礼。

民风淳朴,重义轻利,人心与自然一样干净。

但是随着商业化越来越严重,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城里,风土人情早已不复当年模样,这不得不让人叹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现代人渐渐荒废的心灵家园。读他的文,我总会想起木心那首诗:
从前的生活
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
当时的人是不知觉的
从前的家庭
不论贫富尊卑
都显得天长长,地久久
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
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
失去了许多人
失去了许多物
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氛围




作者:井姑娘,乡野村姑。因耳疾避世隐于湘西山中,闲时爱写写矫情文字打发寂寞,看看书消磨光阴。公众号:猛虎嗅玫瑰(ID:menghudawang520),微信:vivianwanglizi。

主播:童颜,有书签约主播。原电视主播,童颜鹤发,我一直都在。公众号:童你听(ID:urwarm219)。喜马拉雅:童颜格格,新浪微博:午茶读书。微信:lovetutu219。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早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


    关注 有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