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 你是否也有被自己记忆“背叛”的感觉?

 

比起去派对更想回家睡大觉,我这个浪子已经过期了吗?(文末有开奖~)...

你是否也有被自己的东西“背叛”的感觉?

比如我以为脑子对我卑躬屈膝,
然而私自对我的记忆进行断舍离。
最近一次抓包,是表妹问起我认不认识同济大学的Henry,我摇头,然后从表妹那里得知,我跟那位Henry在大学时期认识过,还是牌友。这么一说似乎有点印象,可还是没有具体的脸孔浮现,也想不起如何认识,一起打牌时是怎样的心情。



若不是表妹问起,我大概都不会再记起生命里遇过这个人。

同一天,另一个好友高兴也问了我很多大学时期的往事,调动出的记忆仍是一团模糊的水汽。

进一步说,在大学四年认识的人当中,有80%几乎已经记不起。
不要打我,是脑子先动的手。
颇具戏剧性的一点是,大学却是我社交指数最高的时期。那时候校园网盛行,微博刚出现,大家都很友好,信任度蛮高,时不时约出来见面吃饭聊天都是很平常的事。我还有专用的本子,用来记录每次要聚会见面的人和时间安排,甚至每一周都不重样。



我们短暂交集,可能也热烈讨论过经济与诗意。如今我才知道记忆的海绵或许有限额,才会把那个时期认识的80%的人挤了回去,留在水汽氤氲的湖泊里。

而记忆究竟为何自行过滤,与其他人被我“欺骗”这件事有着某种关联。

这个“欺骗”不是那种经济上利益上的欺骗,是因为印象反差的“欺骗感”。

前阵子又收到一个“欺骗控诉”,对方是个上升星座为射手的女孩,跟我第一次线下会面后说“没想到你这么shy,也跟我想的很不一样”,我哭笑不得,说我其实是个特别慢热但内心火热的人,对方又说我这样实在不像她所知道的射手座。



还有之前的一次工作,结束之后有个after party,我照例跟大家合了影之后就要打道回府。在正要溜走的时候,被一个网友抓住,她大呼不可思议,她以为这么爱各处玩耍的我,应该匹配的是呼朋引伴玩到天亮的夜店咖、社交queen人格,没想到我听到派对就打个哈欠要回家,浪子形象可谓崩塌。

当然我是没有什么社交障碍啦,大家不要就此以为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宅女。我也很羡慕那些有着大把朋友,在各种派对虎虎生风的人。大学时我广结网友、频频聚会也说明对于社交进行过努力,如今我也可以继续参加各种派对,只是结束之后更多疲惫,可谓是“社交五分钟,休息两小时”的重要代表。

所以很多时候宁可把夜晚留给自己吃零食看剧、跟好朋友聊天打麻将,也不愿去端起酒杯,在不断与陌生人的交谈中与慢热本性抗衡。





事实上,派对、聚会的积极作用就是,能认识一些很优秀的人、一些可以在工作上相互帮助的人们,而这些人会是“工作伙伴”,是“网友”,是“认识的人”。派对、聚会于我而言都是社交场,而一次社交、几次见面并不等于“交到一个朋友”。

“朋友”这个词被广泛地使用,很多人讲起来都是“我有一个朋友”,有时那个“朋友”可能只是ta的一个网友,只是见过几次面的人。而我不愿将“朋友”这个词通货膨胀,一直视“朋友”为小范围使用的词。若没有足够的友情来往做支撑,我讲起那个人是我“朋友”的时候,会觉得很别扭,甚至觉得在自我欺骗。



这也就为我的记忆网自动过滤掉那80%的大学旧相识,提供了一些合理解释吧。他们是有过几面之缘的熟人,或者是互相抖机灵的网友,大部分的交情都没有深刻到足以抵达“朋友”这一步,加上我一年一年的新记忆注入,那些没有重量支撑的关系,大概就容易被时间的风吹走。虽然讲起来似乎有点无情,但这无情的背面,不正是一种对好朋友们的专情吗?

我不再为难以克服弱点而烦忧,不再为浪子形象崩塌而遗憾,明白爱玩是我的天性,慢热也是我的本性,慢热是源自对“朋友”这个身份的执着认定。我知道我既可以是浪子,也可以是朋友身边的小猫。在“朋友”遍地的社交时代,只为最重要的人永远保留位置,这可能是我身为浪子的一点赤子之心吧。

开奖时间
6月25日推送的文章

一天之内遇见一百个好看的男孩,这让人心慌!
《找到你一生中最适合的装扮》幸运儿名单


    关注 猫力乱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