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曾被译为“李奇伟”吗? 问答

 

两则材料。...



:李奇微,原来翻译是李奇伟,朝鲜战争时说,这样翻译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改成李奇微,真假?

文 | 谌旭彬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看到两则材料。

一则来自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区鉷。他在文章中写道:

“已故中国外交部翻译室原副主任程镇球先生多年前和我聊天时,谈到抗美援朝时就如何把接替麦克阿瑟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的Matthew Bunker Ridgway的姓氏译成汉语而煞费苦心,因为台湾译为‘李奇伟’颇有气势,后来他和同事们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对Ridgway表示轻蔑的我们自己的译名——李奇微,并提供给新华通讯社使用。这时候译员的职业责任心里融进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①

另一则来自新华社下属《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11月20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

“最初的译名工作还跟‘意识形态’挂钩。据过家鼎介绍,过去的侵朝美军司令李奇微(Ridgway)原本译为‘李奇伟’,后来将‘伟大’的‘伟’改成了‘微小’的‘微’。‘这是有意要贬低一下。’”②

当时也还有其他译法。《外研社实用英汉词典》的主编余士雄提到: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派驻朝鲜的总司令Ridgeway,当时在香港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译名:李奇微、李奇危和李奇威。三种译法反映两种不同的立场,前两个是不能和后一个统一的。现在不带褒贬的译法是李奇韦或里奇韦。 ”③

也就是说,当年至少出现过——李奇伟、李奇威、李奇微、李奇危——四种翻译。最后定于一尊者是“李奇微”。
图:《李奇微回忆录》封面,
2013年出版


外国人名究竟该如何翻译?有学者认为,中性字当做首选,褒义字也可以用,真正该忌讳的是贬义字:

“‘译名用字忌含褒贬’这一规则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名从主人’是外国人名汉译的第一或根本原则,既然没有哪位名字的主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寓意好一些,那么译名真正忌含的应该只是带贬义的字。当然,带褒义的字也并不一定个个都合适,一般来说,中性意义的字应当作为首选。”④

不过,要把这种意见付诸实践,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在当下的中文互联网,时而还会看到“屙麦粒颗”(America)与“花生屯”(Washington)。

注释

①区鉷,《味闲堂丛稿》,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第450页。

②漆菲,《外国政要译名背后的故事》,《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11月20日。

③余士雄,《统一英语人、地译名的管见》,收录于:《英语阅读文摘》第一辑,1984。

④陈国华、石春让,《外国人名汉译的原则:兼评两外汉译名手册》。


欢迎在留言区提有趣的历史问题,
我们会尽力搜集资料作答。


    关注 短史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