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方向:小石头解读2021北京新中考改革!

 

2021年北京新中考又㕛叒叕改革了!...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近日,某校家长会的ppt传遍了朋友圈。
首先,2021年新中考改革的落地方案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也没有明确更多细则,但某校的PPT也不会是自己“乱搞”的,一定存在比较大的借鉴意义,小石头带大家分析下这次中考改革中的问题。

一、网传的2021年中考改革的要点

1.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且“两考合一”



一改之前“中考选科”的模式,所有学科(数语外政史地物化生,9科目)都要学习,都要参加考试,而且只有一种考试!!!这次考试成绩既影响初中毕业,也影响高中录取。
2.中招计分规则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所有科目都考查,但是哪些计入中考分数呢?

①数学(100)、语文(100)、外语(40+60)、物理(70考试+10实践)、政治(70考试+10实践),五科为必须计入中考成绩的学科;

②历史地理中,择优确定一门;化学生物中,择优确定一门。所谓择优确定,就是都参与考试,哪个分高计算哪个,并没有你主动选择科目这个过程,这四个科目都是70+10的模式,分数总分都是80分。

③体育40分不变。其他音乐劳动这些没有分数,等级形式呈现。

④明确有“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具体细则。

⑤2021年新中考总分:100*3+(70+10)*4+40=660分
3.变化分析

①所有学科都考试,最终计入成绩的学科有7科+体育,等于比选科时代多了1科目,比最早的中考多了2科目。

②早些年,初一的孩子基本只需要关注语数外三科主科,现在的初一,什么你都要关注。

③副科概念消失。

二、2018年中考第一年选科考试暴露的改革方向

2018年中考试题分析详见(传送门)

小石头凝练一下给你:
1.语文:完全套路不了了,据知名语文老师分析,未来语文跟传统文化和时代价值观会更加紧密挂钩,作文很难写,甚至走博物馆这种游学方式都会成为你面对的中考题;

2.数学:硬难度已经低了很多个时代,但是会绞尽脑汁的考察孩子有没有真的学懂知识,各种“简单题”全是坑,学习不踏实不认真死刷题的孩子成绩很难好起来,重视实际应用,题干都是生活场景;

3.英语:提升阅读和作文难度,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入其中,英语基本功必须扎实,光是听说好的孩子完全没办法应付;

4.物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是未来大概率不会如此,题目灵活是必然趋势;

5.生化:很保守,很稳定,常规认真学习的能高分;

6.历史:完全不是背一背就能考试的,全都是理解性的,价值观分析性的,孩子不适应,不花精力在历史上无法拿高分;

7.地理:完全不是背一背就能考试的,全是实用的干货,理解不透,没学懂,光冲刺刷题的,拿不到高分;

8.政治:完全不是背一背就能考试的,难度虽然不高,但文化和价值观必不可少,写字量特别大,很多孩子不适应。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整体改革趋势在靠近实用、生活、学科融合、传统文化、价值导向靠近,方向虽然是正确的,但对孩子和家长的要求,陡然增高太多了。

而在2018年的结果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硬伤问题:

1.传统教育的影子还是很固定,政史地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新中考的要求方向有比较大的差异,孩子普遍反馈平时学习和练习的东西和面对的新中考卷子差异很大。

2.新中考对于实际生活应用和传统文化的考察让孩子家长完全摸不到头脑,学校里的教育并没有完全覆盖到这样大的范畴,孩子们面对新题目比较懵逼。

3.选科的本意是个性发展,但最后变成了哪个容易拿分选哪个,这是必然结果,毕竟在兴趣和高中录取两件事儿上,所有家庭都会选择后者。
三、2021年新中考改革会带来的巨大问题

1.压力巨大的初一

减负的小学基本上已经没有办法给孩子们更多核心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一个“按部就班”小升初上初中的孩子在初一就要面对7科齐飞的景象,而这7个科目未来都可能是你中考要计分的科目,任哪个家长和孩子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战略性放弃什么。

所以初一注定非常疲劳,孩子一方面要从减负的松散的小学环境过渡到压力大的初中环境,另一方面学习效率问题,学习习惯问题在小学阶段根本没有环境和土壤去解决,一个连统测都没有的小升初,凭啥让孩子坚持努力呢?
但这些压力会凭空的降临到初一孩子和家长的头上,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2.学科专业的悬崖式断层导致小学焦虑更深

想要安稳的度过初一完成小初衔接,家长只有两个选择:

①数语外这些主科目提前打好基本功,扎实起来,习惯良好的前提下孩子在初一可以有更多时间接触其他科目;

②其他科目有更多积累和收获,至少从写作业效率上提升,这样孩子才有时间学习自己的弱点科目。

但以上两个选择跟目前减负后的小学学习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数语外在公立小学的学习要求和初中中考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的,而现行中考题目的创新变化甚至都比大部分公立初中的教育还要要求高,家长孩子怎么淡定?

政史地生这些科目在小学阶段根本等于是0进展,面对未来主动要接触这些科目,而且都考,而且还要凭借成绩录取的现实情况,小学家长的选择是啥?

所以,但凡是希望孩子成绩好,希望孩子更优秀的家庭,不得不面对小学阶段自己去规划孩子学习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越来越难解决,原来也就是数语外,现在政史地都要插一脚了。
而政策不允许超纲,不允许超前,假定机构全都关门了,谁家也没法上课,那家长们面对的问题就成了初中三年必须不要命的追了,而那时候谁家学区房好才是关键,因为学校好的话,可能事半功倍,因为老师更好,更了解新中考的东西,更能讲透。

这些政策的先后顺序和不搭调决定了,小学家长的焦虑绝对没有变小,反而会更加大。
3.减负的结果是负担越来越重

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减轻负担,但这样的新中考确实是增大了对于孩子必修的要求,孩子的负担不光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

而初中增加跟小学减少完全就是矛盾的,甚至有些违背规律,让一个开开心心玩6年的孩子突然就老老实实坐板凳6年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负担更重的不是孩子,其实是公立学校。

副科的教学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只有三年时间去改变一个6年没有好习惯的孩子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创新生活化的考查方式要渗透到公立课堂也是谈何容易,既要安全,还要有更高素质的老师团队,这等于是给整体学校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

所以,负担在各方,都是增加的。
不管怎么讲,这个中考改革政策还没有真实的确定,至少官方文件还没看到。

但如果是这个方向,这对家长在小学六年孩子的教育上提出了很多新问题:

1.傻玩六年只会越来越难混,男孩儿的劣势越来越大,天性调皮,但小学阶段也不得不让他们多去涉猎有价值的信息,玩手机肯定是玩不出未来的;

2.阅读越来越重要,光读也不行,还要有交流,让孩子有观点有想法,还要涉猎一些价值观的教育,阅读已经不是解决语文问题这么简单的事儿了,历史地理政治这些都需要阅读;
3.关心国家发展,社会动向,民族传统已经不是所谓的加分项了,是必考项;

4.中考现在已经不是为了掐尖的考试了,从这三年的改革看,尖端已经完全没有区分度了,但这样的新题型在中间区域的区分度特别的大,所以先过中考这关也仅仅只是个开始,于家长而言,就算初中成绩好也不能高兴太早,不能说明孩子特别优秀,未来还有很多区分环节;

5.就连旅游都不能傻玩了,有多少孩子去了好几趟圆明园也不会今年的那道中考题?
6.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孩子的界限感,任不任性,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儿,可能直接导致你的孩子以上初一就完蛋......

7.在北京当个新时代爹妈,你如果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挺难的。

互相拥抱,抱团取暖吧......
• end •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赞支持!


    关注 小石头侃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