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娃这样使用科普书

 

我结合带芊上科学课的经验,给妞们总结了下我是如何使用这些科普读物,让孩子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的。...







我结合带芊上科学课的经验,给妞们总结了下我是如何使用这些科普读物,让孩子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的。

---芊妈



咱们科学课从上线到现在已经更新3个月了。生命、物理、太空、地球这4大科学版块都有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积累了。最近这几期我陆续会给孩子们准备一套每个阶段的延展科普读物。一来把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点复习巩固,再者也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然后咱接着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p.s.对科学课的架构还不了解的妞,可以先补下课,戳→ 想要学习美国基础教育的精髓,这个学科娃一定要学)

这周准备的咱们第1期的延展科普读物--《物质科普小书》。在物理科学前3期中,主要讲了物质、三态以及物质会变化相关内容,一共搭配了8本科普小书。



这次新编辑的7本延展科普读物除了把咱们物理科学前3课的内容再次做了一个复习,还增加了: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原子、混合物可以被分离、沉浮的原因、生活中的材料等拓展知识。



比如在物理科学第三课《物质会变化》中,原知识点是固体的物质和液体的物质混合时,有的固体会浮上来,有的则沉下去。在这次拓展读物中就专门学习了一下《下沉和漂浮》--书里有一个关于沉浮现象的小实验--如果把一个没有剥皮的橙子和一个剥了皮的橙子放入水里,谁沉谁浮?这是一个美式科学经典实验。



由于书的开头就给出了漂浮的原因--物体所含有的空气越多就越容易上浮。所以,在实验完毕后,

我首先想看看芊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就问一个桔子和一杯水,属于哪2个物质的混合?

芊想了一下说,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有的固体能浮起来,有的就沉下去

我说,很好,你不光回答了我的问题,还对我的问题加以补充,那你能根据刚才咱们读的书说下,为什么带皮的橙子浮起来了吗?

芊说因为皮里有空气。

我说,你怎么知道皮里有空气啊?

芊说,书里说的啊,空气越多就越会浮起来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空气就在橘子皮里呢

芊说,因为这个实验里不一样的点就是橙子,一个有皮,一个没皮,没皮的沉下去了,有皮的浮上来了,所以空气就在皮里。

我说,非常好,科学家的很多实验都是这样的,他们会用对比的方式来找到答案:2个实验物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只有一样是不同的,那么就能很容易发现原因了。可如果你同时有2-3种不一样的条件,那就很难确定到底是因为谁才起了变化。



这是我关于沉浮话题跟芊的延展,每本书都还有不同角度可以去延伸,在书后我给妞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口袋,里面有很多复习或延展的问题,给妞们提供引导的思路哈。

比如把积木放入清水和盐水有什么发现?妞们可以用咱们平时科学笔记的方法(观察记录、双泡泡对比图等)带着孩子一起试一试。



像类似的延展内容还有不少,妞们可以自己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灵活搭配着之前的科普小书穿插学习哈。



在读了这几个月的科普小书以后,我也“拓展”出了一些咱们科普小书的使用心得。总结了3个常用的方法给妞们做个参考:

①做为科学笔记之前的预习内容使用。

我一般带芊是前一天晚上睡前阅读作为预习,通常1本阅读时间为5分钟,3本10分钟这样,然后再开始做科学笔记。小点的孩子可以读2次以上再玩科学笔记。



②做科学笔记的时候,作为参考资料翻阅。

其实咱们所有课程配套的科普小书和拓展读物就是查阅资料的一种。

有时候只读过一遍小书,科学笔记或报告涉及到复习内容的时候,有的知识点芊会想不起来。这时我就会说,你试着去查阅资料找答案。她最先翻看的就会是科普小书。



③做完以后放在床头,每晚读一本作为复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比如我会在睡前让芊选一本她想看的科普小书,很快速的用2、3分钟把内容过一遍。对于她感兴趣的点会跟她简单探讨。坚持下来自然就慢慢内化了。

今天科学课的经验和收获就先分享到这,咱们来看看今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哈↓

1、物理科学第4课:《物质科普读物》的主要内容

咱们科学课每期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用科普小书、科学笔记和科学报告,围绕着该主题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学习。

不过这次是属于物理版块下,物质的阶段性复习拓展内容(下一期咱们将进行物理版块的新阶段内容学习-物体的运动和力等内容),所以先阶段性总结复习。这期是7本物质内容的延展读物。

7本分别是:物质是怎么回事、物质的组成、液体固体气体、混合物、物质会改变、下沉与漂浮和生活中的材料。

想要获得这套7本《物质》科普读物的PDF电子版,在公号首页回复“科学15”



这次的7本延展科普读物,除了小书本体以外,每本还搭配了和内容匹配的阅读理解考考卡。



其中涵盖了复习回顾、深度思考和动手小实验等多种类型的问题。让读书变得有意思起来。



复习书中知识点的一些问题比如: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叫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它吗? 需要孩子把原子的一些特点-小到看不见、所有的物质都是原子组成的、人也是原子组成的、原子也是微小的物质等书中知识点做个输出。



深度思考的问题有:你能说说汽水里都混合了什么物质吗?这道题如果孩子可以回答出液体和气体的混合就可以算对了。如果希望他们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引导着提问:那汽水为什么是甜的呢?为什么有橘子味呢?这样可以把溶解的概念再次引入复习。



动手小实验是最能帮助孩子直观理解书中现象的活动。比如:把盐和糖分别放入水中,你可以分辨出哪个是糖水哪个是盐水吗?这个活动,同事家的4岁小米能用平时学到的科学观察方法,判断出糖和盐的区别:因为盐的颗粒小,糖会结块而且很硬,所以不用尝就可以分辨。但是糖水和盐水却需要通过尝才可以分出来,因为混合物长得一样。



下面芊妈就给妞们举例说说有哪些延伸内容哈:


《物质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物理科学的前3次课程中,都是以“粒子”为代号给孩子们进行解释的。那么,这些“粒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给出了答案--原子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微小物质;我们根本看不见它们;连我们自己也是由它组成的。




《混合物》

本书延续前面物理科学课程的内容,对混合物的特点做了梳理和举例。还延伸了如何把混合物分离的简单方法,比如:利用筛子进行固体和固体的分离、利用蒸馏的方式进行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还可以用加热的方式进行液体和气体的分离等等。

这些内容虽然是知识的延伸,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妞们在做饭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把米从淘米水里分离出来应该怎么做呢?




《下沉与漂浮》

沉浮的话题在咱们物理科学第三课《物质三态》中有所涉及,但是并没有讲太深。在拓展读物中,引入了空气在物体沉浮中起到的作用。这里也考考妞们,为什么一枚小小的硬币会沉底,而巨大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呢?




《物质会改变》

在物理科学第三课的时候,给孩子们讲的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过,这本延展读物没有再罗列两种变化的定义和特点,而是列举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妞们可以引导孩子利用学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来自行判断。

比如一粒种子生长成植物也是一种物质变化。妞们可以调用生命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中,“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引导孩子得出化学变化的结论。




《生活中的材料》

这是一本完全拓展内容的读物,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塑料、玻璃和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不同的物质虽然有不同的属性,但是都可以作为材料为我们所用,不管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柔软的还是坚硬的,都可以根据需要塑造成各种形状和颜色。



好了,这次7本的物质拓展读物就介绍完毕啦。结合着咱们前3课配套的物理科普小书一共有15本了。妞们如果能配合着文章开头分享的几个使用方法利用好这几本书,不仅对于内化知识有绝对帮助,也会让孩子的科学思维网格不断清晰起来。

那么,接着给妞们说下汁源怎么获取和使用,非常的简单,妞们用5秒看下即可。

2、《物质科普读物》的汁源怎么使用和获取?

①每期的科学课都分为3个部分:学习前探索、学习知识点和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后的复习和成果展示,按照汁源页码顺序玩即可。

每一个汁源都有明确的玩法,练习目标。



② 适用年龄:3.5岁以上及小学左右的孩子

想要获得这套《物质科普读物》的PDF电子版,在公号首页回复“科学15”



另外,我把科学全年48期的课程表都做出来了,咱们的科学版块是一条幼儿园到小学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每周更新一次,这样每周推文在课程表中处于什么位置,妞们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想要获得《2018年度科学专栏》的妞们,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



物理科学的第4课咱们就说完了,下周咱们学太空科学的第4课《月亮》。

明天是周末,给妞们划下各学科重点,平时忙的妞,刷这篇就可以啦。

妞们,明天见~

- The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科学课程表,获得《2018年度科学专栏》


    关注 i陪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