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三年为期

 

期望:三年为期 学车与方向 刚开始学自行车的时候,总是喜欢看车把,以为车把控制着方向。但往往是怎么看都无法骑...





期望:三年为期

学车与方向
刚开始学自行车的时候,总是喜欢看车把,以为车把控制着方向。但往往是怎么看都无法骑好,人的反应速度受制于时间的限制,等发现前方的路况时,反应过来便为时已晚。

会骑之后是不看车把的,看前方的路就行,当然你不能仰着头看天空,那也是要出状况的。骑的是脚下的路,看的是前方的道,这个提前量,一是有充分的时间来作出路况的反应,二是不致于骑歪了方向。

期望的远近
孩子的教育,大致也是这个理。

既不能看得太远,也不能看得太近,偶尔看几眼太远的倒也不致于摔惨,偶尔看几眼太近的也不致于摔倒,但经常看太远和太近,是迟早要摔的。这是眼光的问题,也就是指导思想的问题。

以前没有做精准B超之前,是不知道生下来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子,所以看上去健康无缺限是首个愿望;之后孩子能互动了,就希望听力没问题,视力没问题,反应也没问题;再后面,便是各种期望了,期望孩子聪明能干,以后能上个顶尖的大学,清北不考虑,浙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当期望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或许是统一的,或许是对立的。

期望与现实的统一往往发生在幼儿时期,一方面没有比较的参照物,要知道上大学是要与几十万人一起参照出来的。没有参照物便没有横向对比性,而纵向对比性是十分明显的,养小日日鲜,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能干,现实与愿望的统一能进一步增强期望实现的信心。

期望与现实的对立往往发生在小学之后,一次一次的测试,不断冲击着指向的愿望,我已很多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低年级时家长满怀希望,到了四五年级便彻底放弃,真是天差地别的指导思想。

站得太高,往往摔得就越惨。虽然我们有时也说,站得高,望得远,但是不前进,望得再远又有何用?

三年为期
这里说的三年,并不一定是死板的三年,是指要考虑孩子三年后的问题和目标期望。

三年这个时间段,也是参考了孩子教育的时间为界限来定的,上幼儿园前大约三年,幼儿园三至四年,小学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三年,初中高中均是三年。

三年为期,是要考虑三年后,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既不会在幼儿园时就考虑以后上个好的大学,致目标空洞化;也不再纠结于是不是要“自由成长”,让目标无目的化。三年后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便是当下需要努力去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如同你骑车一样,既不去盯着车把,也不去盯着天空,而是看你前面将要骑过的路,至少你的方向不致于偏到后悔的地步。

三年为期,是要看到三年后的孩子需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午睡几个小时,可以想去读就读,想不去读也可以,但是三年后是小学了,这些习惯还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那现在开始,就要慢慢去养成适合小学的习惯,比如按时入睡,按时上学……

比如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作业还没有那么多,但是初中那么多的作业,还是慢慢的来,慢慢的做,那初中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改改速度的问题了?

三年为期,不是说是三年前就养成好了三年后应该达到的习惯与要求,而是在三年前就应该慢慢去有意识地去培养,在三年后的那个时间段,这个需要达到的习惯也差不多养成了,甚至是提前养成了。

三年为期,主要的还是习惯上的事,适当的学习上的事或许有点拔苗助长,但如果是纯粹课外的,就是以后老师课堂上也不会正式讲到的,还是很有必要去尝试的,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情况下,都可以去试。

期望的标准
三年为期,只是作为家长的指导思想,但是家长可能自己也搞不明白三年后的孩子要达到的要求,从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基本了解目标与要求。

一是比孩子年长三年的孩子的家庭教育,身边同事、朋友、邻居的都可以,成功的可以作为目标借鉴,失败的可以作为红线避免。

二是通过网络,多关注下比孩子年长三年的年龄层次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幼儿园时,多关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问题,小学低年级时,多关注小学高年级的教育问题,依次类推。特别是一些教育论坛,有许多家长有现实的分享与讨论,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

三是读一点书,图书馆都会有类似的书,比如《如何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等,提前了解相关的要求与做法。

有了了解,才会有正确的期望;有了期望,相当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了方向,教育便不会有大的偏差。

对于三年后的期望,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潜力的孩子可以略超前点,比如关注四五年后的情况与要求,习惯差点的可以略胜降低点,比如关注一二年后的情况与要求,但是绝对不能只考虑现在,而不考虑几年后的要求与情况。如果只考虑现在,则相当于“脚踏西瓜皮——滑哪里算哪里”,到时家长还怨孩子,其实,是家长不给力!



三年为期,就不至于只仰望星空,也不至于只脚踏实地。

三年为期,就是既有小目标,又有行动力!


    关注 思绪随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