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画说务“虚”

 

长江画面石的“虚”,是它的特色,更是它在艺术表现力上的巨大优势,如果轻易忽略,无疑是暴殄天物。...





重渲染,多“虚笔”,是长江画面石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形成艺术感染力的独特手段。

长江画面石所谓的“虚笔”是在“实”的、浓重的、边界清晰的色块、线条之外,辅以不同的色阶、不同浓淡的色彩晕染、过渡,以及“笔触”细腻的铺陈渲染,因而可以丰富画面的细节,增加景物的层次,立体、丰满地表现人物——比徒有色块的平面涂抹,这些“虚笔”显然更有艺术感染力。



沐月听松

“沐月听松”上,除了遒劲的树干以及前景的山石以赭色实写,纷披的针叶则以细碎的点状表现。不能忽视的是几重灰色的晕染,在石面上如淡淡的墨洇在宣纸上铺开,为画面的几个层次之间形成了柔和的过渡,又形成了云影的效果——最后,整个画面的亮点是金色的月光。没有月亮,但那温暖明亮的黄色由浓到淡,如音乐般流淌,营造出比刻板的圆月更为柔美、宁静、恬然的意境。试想,如果这幅画面中均是平实色块的山、树、月亮,定然呆板僵硬,不可想象。



山色空蒙

“山色空蒙”的画面,则更是“虚”。底色是朦胧的黄白,主色是朦胧的赭,只是同一色调由浓到淡,直到似有似无的变化、过渡,像淡墨在宣纸上漫无目的地韵开去,没有任何一笔真正落在“实”处。但这“虚”形成了整体的气韵格局,才有了烟云水雾、山色空蒙的艺术效果。



神龙见首

与须鬓毕现的龙首和符号化的龙身比起来,“神龙见首”中的这条龙,脖颈部分就“虚”了起来,显得若隐若现。但也正因这点“虚”,才有了国画中“飞白”的味道,有了神龙乍现的表现力度。古人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本用来强调艺术品要重神韵,如果事无巨细,纤毫毕现,则反显匠气,失去了艺术张力。



吹梦到西洲

绘画、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讲究“虚实相生”。无虚不能显实,无虚也难成意境。长江画面石得天独厚的表现力,为我们对石上画面的欣赏、解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启发和引领我们超越简单、平面、刻板的解读方式,向虚实结合的深处走得更远。



黑宾虹

这里举的几个“虚”的例子,仅是千变万化的长江石画面的几种表达而已。我想说的是,长江画面石的“虚”,是它的特色,更是它在艺术表现力上的巨大优势,如果轻易忽略,无疑是暴殄天物。

作者简介:

原载《中华奇石》杂志2014年第6期
版式:陈   琴
《中华奇石》杂志
电话:0951-5036888   0951-5030437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格水路59号龙园内客家楼 
地址:宁夏银川市湖滨西街281号宁夏奇石馆
邮箱:zhonghuaqishizazhi@163.com 
微信:zhonghuaqishizazhi


点击此处:购买2018全套《中华奇石》杂志
点击此处:购买2017全套《中华奇石》杂志


展会

● 展讯︱中国•二连浩特第四届中蒙国际奇石博览会暨中国首届肉形石博览会邀请函

● 在西藏看藏瓷|瑰丽藏瓷,传奇十年(一)

● 在西藏看藏瓷|瑰丽藏瓷,传奇十年(二)

● 在西藏看藏瓷|西藏首届藏瓷赏石节隆重开幕

美石

● 大理石画|大理石文化之魅力(上)

● 石之风水︱圆与圆通

● 石说新语|“缮”待残缺

● 《中华奇石》“每周精选好石”七月第一期美石放送

● 有画说|辨色

精彩

● 石头人黄白黑|石鼓镇的石头人烟斗

● 柳州赏石风采录|风一样滴人——刘百万(刘春生)

● 毕减索|太湖风流

● 平川石话|园林里的石头

● 观点 | 《当代赏石批评:初述》读后感——谈“伪文人情怀”和“文人情怀”


    关注 中华奇石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