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调研小记

 

如何把桂林米粉做强做大,如何将桂林米粉打造成为产业化的“城市品牌”已成为桂林餐饮、桂林米粉热门的话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
如何把桂林米粉做强做大
如何将桂林米粉打造成为产业化的“城市品牌”
已成为桂林餐饮、桂林米粉热门的话题
7月10日至11日又随市政协调研组,先后去了全州、兴安考察,其实是去盘点桂林米粉做大做强、优化、整合资源的“家底”。此次调查,与去柳州不同,目的性更强,思路更清晰,方向更精准。


在听取全州介绍时,才知道全州在桂林米粉产业发展中已是先行者,当地政府在经过多次调查、论证,于今年3月政府层面出台了“桂林米粉”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除“三支持”、“三奖励”之外,政府还明确规划和制定米粉目标和引导全州米粉进行产业升级,进行综合施策。目前,全州干粉发展的基本情况:干粉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8%,年产能约38万吨,2017年收入13.5亿元,才湾、绍水为食品工业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1500亩。自2017年之后,全州干粉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具体经验:
1
产业升级的措施,从38家原来小规模的作坊中,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培育以“米兰香”、“康乐”、“盛兴”和“圣鑫”4家为代表的大品牌,克服了原来“小产能”粗放型的不足,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半自动化。
2


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的质量、品牌化水平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由原来说的戏称“干柴火”粉,上升为品牌。目前,全州干粉已占领东三省,计划拓展东南亚市场。
3
在全州产业升级介绍中,有一个重要抓手,那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升级。往往市场价格的木桶,给落后产能“放了水”,为此,政府监管严打市场中的“李鬼”毫不松手,鼓励品牌价格的市场化和合理化,将“无序竞争”变为“有序竞争”。
4
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政府各部采取“保姆式”的服务,引导企业由“农民式”的管理,逐步转型为现代化管理,组织培训、学习。在企业内在管理上,克服原来:
重产量,不重管理;重随意,不重制度;重传统,不重创新;      重劳力,不重知识;重销量,不重品牌的不足。



在调研交流中,全州方面还提出应整合桂林米粉发展的优势资源,把各县区米粉项目进行合理调配,纳入一盘棋考虑,进行社会分工、避免重复投入、研发,实现资源共享。
调研是思想“碰撞”
闪出火花的过程
或许
会给我们一个有意义的提示


承办:桂林市餐饮烹饪协会

作者:吕昌林

排版:jl


    关注 美味桂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