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些少年说,你会发现“孩子气”和“原生态”的宝贵

 

荧屏上讲演常在,少年也常在,但少年鲜活、青春、自由的表达少有。《少年说》通过“喊话”的方式连线家庭、学校、成长话题,激发观众思考,是模式新颖的创新探索。...



荧屏上讲演常在,少年也常在,但少年鲜活、青春、自由的表达少有。《少年说》通过“喊话”的方式连线家庭、学校、成长话题,激发观众思考,是模式新颖的创新探索。

在中国的综艺节目史上,让人“说话”的节目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有人朗读、有人演讲、有人辩论……因其形式的开放性和话题的包容性,也一直是行业热点。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这类节目也不断演进出新的形态。

现在就有这么一档节目,靠“喊话”突出重围。

湖南卫视《少年说》6月11日首播以来,不断引发代际沟通、师生交流、青春主张等社会话题。节目聚焦青少年心理和相关社会议题,以“喊话”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审视青少年成长的另一个维度。
少年的私语和呐喊
《少年说》先后走进全国十二所学校,记录“喊话”少年。有少年向家长喊话补习班太多;有少年吐槽妈妈“幼稚”,太爱向爸爸撒娇;有少年讲述汶川地震奶奶逝去的故事,倾诉对奶奶的思念,喊话“奶奶,我很想你”……通过简单的形态和充满魅力的语言,呼吁沟通、传递情感,构成了这档节目的差异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对话是日常生活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和状态,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一。即使如此,要让人在公开场合说出自己的“秘密”也是一件难事。

《少年说》把一个个少年从“心愿屋”带上“勇气台”,他们不仅要面对台下的亲朋好友,还需接受屏幕外观众的注目。
节目的有趣还在于,它突破了以往此类节目中完全第一人称的讲述模式,通过勇气台上下的少年们、家长,以及加油台上的嘉宾,营造出一个气氛微妙的“场”——既有呐喊少年的紧张、局促、释放,也有台下同学们配合的大笑或抹泪,甚至还包括家长的愧疚、感动等。

这种靠“说”的节目是“去表演化”的,尤其当创作者把镜头对准“少年”时,电视综艺节目中常常出现的“展演”色彩消退。更重要的是这种“说”带来的反应是即兴的,这让勇气台上少年们说的内容能更直接地将观众带入,情绪流露也更为真实。

“我们不会去编排他们说任何他们不愿意讲的话,因为这是这个节目的灵魂:必须真实。”总导演孔晓一说。孔晓一感触颇深,“录了这么多少期,我觉得他们比他们的父母思想开放很多,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的环境” 。
相较于演讲形式,《少年说》里说的方式更“自由”,是直抒胸臆的表达。语言从古至今都是抒发观点、表达志趣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私语到呐喊,不仅反映了创作方式的循序渐进,更折射出创作者对“表达”多维度的挖掘。

事实上,《少年说》的诞生有它一定的社会基础,现在的00后们自由表达的意愿更强烈,基于现实,节目找到了这种“痛点”。
节目的价值线
虽然在节目中,那些站在勇气台上的人,似乎没有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为什么能打动人呢?

第一季《少年说》刻意选择了身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少年,既有百年校训传承的公立学校,也有双语教学的国际化学校,还有乡村留守儿童居多的爱心学校……总导演孔晓一认为这样能“找到少年表达的差异性和多元性”。

正是“说”内容的多样态,让不同00后的梦想、烦恼以及其他观点等都有了表达的途径。
“北方和南方城市的地域文化差异真的存在。”孔晓一说,在节目中,有长春学校的孩子一上场就讲北方的搓澡文化,也有常德的孩子一上来就念打油诗调侃老师。虽然节目的“舞台”只是一方小小的勇气台,讲话者也只有这些00后孩子,但话题的宽度很大,倾诉对象也能从同学到父母,从李白到国家。

其中,节目中关乎家庭的部分话题引起了众多讨论。

一位十岁出头的男孩,对台下的妈妈,以及刚刚出生的弟弟表示,一开始担心弟弟会抢走爸爸妈妈的爱,后来发现弟弟那么小那么可爱,心态就摆正了,“我比弟弟多了十年的爱,我比他更幸福。”他对台下的妈妈喊到。就这样短短几十秒的“喊话”,我们能从中窥见二孩政策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它也在用真实的互动告诉更多观众——父母的行为究竟有多么重要——因为这个正面案例的妈妈一直在鼓励自己的孩子说“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有个厦门的少年分享了他们福建地区大家族的群居生活,希望他们大家族的男人们(爸爸舅舅伯伯们)每天都能回来团聚吃饭;昆明有个少数民族的孩子感恩妈妈花了两整年的时间给自己绣了一套能出席重要场合的民族衣装,希望妈妈继续把刺绣的功夫传给她……

聚焦于普通人的亲子关系,节目播出后各种话题引发的热议也给了创作者启示:描绘当代少年图谱,展现当代少年风貌。这也道出了节目的价值线。
节目创新的基点
没有明星嘉宾加持,《少年说》以普通少年为切口,聚焦素人表达的同时,也给了节目无穷无尽的故事素材。正是少年作为讲述者,其个性特征的鲜明让节目与众不同。那节目究竟呈现了怎样的少年呢?

《少年说》的效果在于沟通了少年与父母辈的关系,让彼此抵达某种深度沟通。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小学部苗欣妍的爸爸告诉节目组,通过少年说,父女俩都改变挺多的,现在爸爸抽烟都去门外面抽了,女儿也改掉了躺着看电视的习惯。

似乎,节目让少年以及家长都有了“共同成长”的可能性。

节目通过一个个短暂又鲜活的案例,探寻中国少年的成长密码。而这些“成长密码”也绝非什么高深的理论或特殊方法,而是与“陪伴”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们。
所以说,《少年说》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真正连接孩子与父母、孩子与未来,连接社会与观众。因为少年的多元青春样貌能够引导人们去思考——在培养一个健康、快乐少年的过程中,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在各类节目丰富的今天,《少年说》找到了相对独特的位置,与现实社会发生了密切勾连,通过少年语言的力量,为时代注入视角新鲜的少年观点,也为时代精神加上少年维度的解读。

某种程度上,《少年说》探索了一种可能——以往大多这类取向的节目中,少年更多是“被教育”的角色,而这种让少年主动“说”的形式是一种结构性的创新。对于创作者而言,不论是侧重题材创新、元素创新还是结构创新,思考的起点至关重要,这个“点”就是是否热切关注生活的各个侧面、对这个时代的基本情感是否有深沉的洞察力。《少年说》,走在了试验的路上。

作者:张榆泽

编辑:海策 李颀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关注 广电时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