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天下的力量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

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祖籍西方的小麦、绵羊和其他文化因素在向东传播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在公元前221年之前很久,中国历史的进程、天下的分合,已经因为小麦这个西方来客而注定了。
坏心办了好事的郑国渠


秦王嬴政当政初年,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已渐显露,燕、齐、楚、赵、魏、韩等关东六国惶恐不安,纷纷想办法阻止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这些战战兢兢的国家中,与秦国相比邻的弱小韩国所感到的威胁最强烈,于是精心设计了一个阴谋,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高级水利工程师到秦国,说服秦王,在关中平原北山的山坡上,横向开凿一条长约150公里的大水渠,连通渭河的两大支流——泾水和洛水。鼓动秦国修建这条水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将有利于关中平原的农业灌溉,但真实目的却是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巨大工程项目上,以达到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

韩国设计的这个阴谋的核心点是:修这条水渠实际是无用的,或用处并不大,所以能达到劳民伤财的阴损效果。

但是,工程的结果却与韩国的初衷大相径庭。由于这条水渠的修建,使得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秦国的国力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郑国渠俯瞰图,摄影/王天育

有趣的是,司马迁在就郑国渠对秦国农业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的描述中,没有泛泛地讲总产量,而是很明确地提到了平均亩产,即“亩一钟”。这个细节很值得回味。

“钟”是古代度量单位。杜佑《通典》解释“六斛四斗为钟”。战国时期,一斛大约等于一石。因此“亩一钟”就是指平均亩产约6.4石粮食。《汉书·食货志》记载了李悝与魏文侯的对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这说明,在战国后期,农业生产的平均亩产一般在1.5石左右。如果据此计算,由于郑国渠的修建和使用,秦国关中地区的粮食亩产竟然提高了4倍之多!难怪司马迁要特别强调这个亩产。
郑国渠及关中平原地势图(战国)

关中平原是一条狭长的谷地,它西起宝鸡、东抵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北北山,渭河从西到东纵贯整个平原,所以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的土壤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土质肥沃疏松,特别是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的广阔区域,天生一片沃土,很适于农耕。然而,这片区域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又在最低处,因此千百年来空望着滔滔渭水东流去,却无法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如果在北山坡上与渭河平行横向修一条水渠,渭河以北的这片广袤土地自然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

郑国渠的灌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并没有什么“阴谋”可讲。再说了,修水渠就是为了灌溉,修建一条工程如此巨大的水渠如果连起码的灌溉功能都没有,那也不可能轻易骗过秦国众多谋士的。所以说,韩国费尽心机设计这个阴谋的核心要点并不是在“灌溉”本身,而是韩国认为郑国渠虽有灌溉作用,但对秦国农业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或帮助并不大。

但事实恰恰相反,郑国渠的巨大作用是韩国始料未及的。那么,韩国的决策层究竟失算在那里呢?关于这一点,任何史书都没有记载,所以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小麦的传奇身世
与中国相同,西亚也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起源中心区。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被称作丰沃的半月形地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全部,以及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的部分地区。在西亚中心区被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被驯化的家畜主要有绵羊、山羊以及牛等。在西亚被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存距今9000年。

小麦被栽培后逐渐成为当地的传统农作物品种,以小麦为主体农作物的西亚农业为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辉煌打下经济基础。
畅通的北方道路:很多人到了河西走廊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长城都修在山前头。图为河西走廊北山-龙首山南坡的明长城及牧场(摄影/陈淮),其实自汉代起,北山山前就修有长城。翻过北山山系就到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这一段山前的长城说明当时在北山的北边有大片绿洲,匈奴在这里活动频繁。就此也可以推断,早期的人类也可以在这片草原或者说绿洲上活动。在一个很长的时段里,北方的通路是畅通的,北方接受西方文化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

小麦被栽培后开始向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欧洲等地传播,它向东北通过中亚传播到中国,逐步取代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对夏商周古代文明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世界上伟大的古代文明似乎都与小麦有一定的关联!这是个传奇。

但是,小麦是何时传入中国、通过哪条途径传入、传入中国后又是如何发展的?

目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小麦早在史前已经传入中国,因为在中国最早的古代文字甲骨文(公元前14〜11世纪商代晚期)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小麦的文字记载。

在甲骨文中有两个字与麦类谷物有关,一个是“麦”字,被诠释为大麦,另一个是“来”字,被诠释为小麦,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字体的形状像一株即将成熟的麦子,麦叶直立,麦穗下垂。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所以从字义上讲,“来”字的本意应该就是小麦,后来才被假借为“来往”的意思。小麦的“麦”与往来的“来”,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农作物、一个是方向性运动,两个词义风牛马不相及。这种假借看似没有什么道理,但它也许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已经知道小麦不是中国本土生长的,而是外“来”的。
大麦、小麦一起来:小麦在史前已经传入中国。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麦”字表示大麦,“来”字表示小麦。为什么往来的“来”会是小麦的名字呢?据专家考证,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小麦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外来的。

随后的先秦古代文献中有关小麦的记述就常见了。但小麦究竟是何时、如何传到中国来的,甲骨文和先秦文献都没有记载。看来,仅依靠历史文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小麦传入中国的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解决。
东灰山小麦曾经证明过什么:在很多学者的早期文章中都会写道:“中国的小麦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其证据就是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从图中地图可见,东灰山正处在东西交流的要道咽喉,这颇惹人遐想。可惜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东灰山小麦的年代应为距今3700-3200年,它不是中国最早的小麦。地图右下角为东灰山浮选出土的炭化小麦粒,它们没有证明我们的期待。
受微信文章长度限制

点击这里进入小程序 免费 阅读全文

(免费链接转发无效)
节气
今日节气「芒种」

点击这里获取节气图
本文汇编自《中华遗产》2010年1月

撰文/赵志军 贝云 供图/赵志军

责任编辑/张婷 图片编辑/余荣培

微信编辑 / SALT
-  END  -
别错过
芒种节气图

你离高考有多远?

靠“吃”就能解决生物入侵?

我是「丁达尔」
在中国人的思维与表达里

充满着“四季”的字眼

节气则是季节的另一种语言

二十四节气的发明

令中国人有了独特的季节文化和诗意的生活

……

更多精彩尽在这期杂志  ☟


限时折扣

《中华遗产》

2010年12月电子刊

9.9 ¥30
点击购买
* 截止到6月6日24:0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


    关注 中国国家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