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里的记忆!

 

家住和平里的表哥要搬家了,特意打电话叫我去他那儿待会儿,说从小住到大的地方舍不得搬。 他家住在化工部家属院里...



家住和平里的表哥要搬家了,特意打电话叫我去他那儿待会儿,说从小住到大的地方舍不得搬。

家住在化工部家属院里,小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他能住在楼房里,方便、舒适。对于自小住在胡同里的我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每年寒假我都会去他家住些天,所以对这里有着近乎家的记忆!
他玩到大的那些发小儿我基本都认识,有林业局大院的,有煤炭院的,都跟和平里附近住。那会儿我跟那帮孩子在化工院玩的游戏和在胡同里并无二致:丢沙包,拔老根儿,还在楼院里分拨儿踢野球,谁一不小心把球闷在住家玻璃上了,大家就赶紧着撒丫子疯跑。



平里长大的孩子,大都在金鸡百花电影院(简称”影协“)看过电影。贴着北三环, 旁边有家麦当劳,这天造地设的布局就是谈恋爱的圣地。去”影协“买好票,再去麦当劳买上两个甜筒、一袋薯条候场,幸福感满满。
平里,有一家叫做十四居的餐厅,开了20多年了,也许是由于位于和平里十四区而得名吧。地方不大,位置跑偏,但来吃饭的街坊四邻一直不老少,到了饭点排队等位那是常事。他家的烧鲈鱼和水煮肉实在太香,菜量大的吃不完,长个儿的那几年,我们可没少跟那爆搓。



平里长大的孩子,大都去“Hi 5”K过歌,在那唱一宿歌都不带犯困的,直到嗓子唱劈了才算完活。这里原来叫做“第五俱乐部”,70年代有文艺演出,80年代开始有交谊舞会,可见”五俱“一直挺”潮“的,算是几代和平里人的记忆了。



平里孩子和地坛的感情,并不比史铁生少。那会儿放学后骑车绕远到地坛西门外的稻香村买炸羊肉串和鸡肉串,两鸡两羊是标配。如今再想吃,只能去新街口了。



 如今,已成年的他们会在周末夕阳倾洒的午后推着婴儿车漫步在地坛银杏大道。在和平里人眼里,地坛就是个茶余饭后遛弯散步的好去处,而不是春节七天那不知所谓的乱哄哄的庙会。
平里孩子都坐过13路公交车,这路车路程长、线路广,去雍和宫烧香,北新桥吃卤煮,北海划船,什刹海看荷花,都离不开13路。
听这里的老人讲,和平里因1952年在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得名,在他们小时候,这边还是一片荒郊野外,后来这几家中央直属机关的陆续落户,成片的楼房才拔地而起。



今,北京最不缺的就是楼房了,遍地拔地而起的住宅小区前卫新潮,和平里的那些机关宿舍已经并入了老旧小区的行列,毫不起眼。



过任谁也不敢忽视她们的存在,毕竟机关大院里食堂、澡堂、幼儿园、副食店、卫生所一应俱全的自给自足模式吸引着那些住在杂院里的北京人。

的存在也告诉了大家,北京不仅仅是胡同、四合院和老字号,还有和平里!
往期经典内容回顾:

北京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全北京的房价都在这,你家房子现在值多钱!

全国各地方言叫板北京话,必须顶起!
新闻联播都替北京人说话了!
北京地铁将更换报站方法,注意了!
我是东城人     我是西城人  
我是朝阳人      我是海淀人
我是宣武人    我是崇文人


    关注 老北京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