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张健:别小看心衰,其5年死亡率甚至高于恶性肿瘤!

 

我国心衰的患病现状如何?心衰可以治愈吗?如何推动其规范化治疗?...



点击上方“健康报医生频道”关注我们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最后阶段”,目前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有大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加之老龄化日趋加深,使得心衰“后备军”队伍庞大。但目前,仍有部分医生对心衰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同区域的医生对心衰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患者对心衰的了解也非常欠缺。我国心衰的患病现状如何?心衰可以治愈吗?如何推动其规范化治疗?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


我国患者

肾功能损害相对严重


“在过去30年里,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都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心衰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心血管病中发病率唯一持续增加的疾病。”张健教授说,心衰致死、致残率非常高,由于患者反复住院,医疗负担也十分沉重,国外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心力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甚至高于部分恶性肿瘤。
据张健教授介绍,2003年,我国开展的覆盖1.57万人的大型多中心研究显示,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成年人(35~74岁)中,心衰患病率为0.9%,估算我国现患心衰的成年患者约有450万人。2011年,我国荟萃分析显示,心衰患病率约为1.3%,约合1200万人。2012年~2015年,北京阜外医院进行了的一项我国目前最大规模(1.36万人)的前瞻性住院心衰登记注册(China-HF)研究,将其研究结果与美国ADHERE研究、欧洲EHFSII研究、日本ATTEND研究及韩国KorAHF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心衰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我国心衰患者年龄较小,比以上几个国家平均年轻5岁左右。我国心衰患者体重相对正常,欧洲患者就相对肥胖。我国心衰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相对较低,平均约为128mmHg,而其他国家心衰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压水平为135mmHg~144mmHg。从疾病构成看,美国、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国家患者心衰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占所有患者的70%左右,我国约为51%;美日韩和欧洲心衰患者合并糖尿病糖者约为35%,我国为21%;我国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相对严重。

在标准化治疗方面,第一次入院前,我国患者在门诊的标准化治疗低于以上国家,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使用率较低。但在入院后,对于符合用药标准患者的药物使用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我们目前对心衰的认知和标准化治疗程度的提升。


心衰防治

用药须尽量标准化
张健教授说,在心衰的诊治上,现在并不缺乏指南、规范及药物和许多治疗方法。最缺乏的是推广不够,认识不足。“部分医生对心衰的认识有误区,认为患有心衰就治不好了,实际上部分心衰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治疗,以及良好的综合管理,约24%的心衰患者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水平: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生活恢复正常。”张健教授强调。

张健教授指出,在药物治疗方面,虽然现在我国医生对心衰药物治疗的理解(例如为何要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螺内酯等)已经提升了很多,但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如一些医生仍然认为,应用β-受体阻滞剂会使心衰患者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会降低心肌的收缩力,从而导致心衰加重。实际上,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都充分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猝死发生风险,延长患者的寿命。整个行业应进一步提高对规范药物治疗的认识,理解心衰的药物治疗是一个综合体系,一系列的药物加上良好的生活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ACEI、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标准治疗的基石,所以在临床上要尽量做到标准化应用,也就是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力争用到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以使患者能够从中最大获益。
在晚期和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开展了重症心衰的心脏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为部分晚期、危重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曙光。这种治疗既是重症心力衰竭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抢救手段,同时也可以成为晚期心衰患者桥接心脏移植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的心衰管理和治疗方法,为心衰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在后期的心衰管理中,张健教授指出,希望能够形成大中小医院联动,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互动的诊治网络系统。从患者入院抢救,到普通病房里明确病因调整为规范化治疗方案,以及出院后返回社区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和康复,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模式,提高整个心衰服务体系的管理水平。

为了推进心衰知识的普及,提高医生的规范诊治水平,2015年由张健教授等提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倡导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为普及和提高对心衰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相关单位致力于医生的培训教育,开展“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项目、心衰骨干培训班、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有关心衰诊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我国心衰防治水平的提高。


患者管理

要分层分级分时间段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加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张健教授认为,要让患者认识心衰,让高危人群了解哪些因素会让目前的疾病发展为心衰,知道得了心衰以后如何进行健康管理以减少复发等。

具体而言,张健教授说,比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再如,一些肿瘤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了心肌损害,应及时治疗心肌损伤带来的问题,同时寻找和停用有心肌损害作用的化疗药物等。心衰患者的生活管理不能一概而论,要分级、分层、分时间段,按照病情的轻重程度去执行。例如,运动管理,就是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锻炼程度和方式。病情很重的患者,应严格限制液体摄入,以休息为主,不宜过度劳累;病情中等程度的患者,液体限制程度降低,可以适当运动,但一定不能劳累,保持平和的生活状态;病情较轻的患者,对液体限制更低,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但不能过劳。



此外,张健教授强调,心衰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临床综合征,即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同样的临床表现的过程。心脏类疾病之外的很多疾病也能导致心衰,比如贫血、甲状腺疾病等。每种疾病导致的心衰治疗方法和措施有所不同,因此强调心衰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文/ 本报记者甘贝贝

编辑制作:胡彬

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点赞吧!

↓↓↓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