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幕后英雄:他们的每一次测算,都关乎你我的生命!

 

太湖流域也是今年全国防汛的重点,而在这里有一群水利人,他们最近所有的工作,其实就是两个字,水位。他们为太湖水位上涨一厘米而牵肠挂肚,也为太湖水位能下降一厘米而辛勤努力。...






央视财经系列报道《抗洪的日子》,今天我们要去看的是太湖。太湖流域也是今年全国防汛的重点,而在这里有一群水利人,他们最近所有的工作,其实就是两个字,水位。他们为太湖水位上涨一厘米而牵肠挂肚,也为太湖水位能下降一厘米而辛勤努力。

太湖拉响全面防汛警报,水文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完善排洪方案
七月的第一天,强降雨席卷太湖流域,周边河网的大水涌向太湖,导致湖水开始快速上涨。7月2日,太湖水位超过4.5米;7月3日,太湖水位达到4.65米,这标志着继1999年的大水之后,16年来太湖流域第一次发生超标准洪水。7月8日,太湖水位又升高到4.87米,比防洪控制水位高出1.51米。

太湖流域的河网,有41个河道水文站和潮位站超过警戒水位,其中18个站点监测的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全流域共有6个大中型水库超过汛期限制水位。太湖拉响了全面防汛的警报。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设在太湖局7楼的一间办公室。局长叶建春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星期,每天随时紧盯太湖水位的变化。随着汛情的发展,他悬着的心也快提到了嗓子眼儿了。

最让叶建春担心的是,就在7月9日这天,今年1号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沿海登陆。台风如果裹挟着强降雨,继续北上,最后来到太湖流域的话,不仅会带来大雨大风,还会提高沿海的潮位。风、雨、潮,加上太湖本就十分高的水位,这会给今年太湖防汛造成重大威胁。



△7月9号这天的太湖流域防汛会商,从上午9点半开始,已经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从6月28到7月3日,短短的六天时间里,根据汛情发展,太湖管理局已经将防汛应急响应从Ⅲ级提升到了Ⅰ级。但太湖的防汛难度仍在步步加大,最让梅青揪心的是,如何赶在强降雨到来之前,赶紧把超标准的洪水排走。

7月10号下午两点,一个好消息传来,台风“尼伯特”登陆之后由于风势迅速减弱,中央气象台停止了对它的台风编报。果然,让太湖管理局最担心的一幕并没有出现,但是汛情依然严峻。记者在太湖五个水位监测点之一的大浦口看到,行船时掀起的风浪足有两三米高。

眼下,每一厘米的水位都对太湖至关重要,这时候更需要精确的水文数据,为防汛调度提供可靠依据。7月10号下午3点钟,俞晓亮为了拿到一手的水文资料,正赶往环太湖流域,位于宜兴市的陈东港大桥,准备现场收集数据。

陈东港是太湖上游南溪水系入湖的主要河流。俞晓亮和同事们在这个流域周边布了14个点,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测出7月10号这天进入太湖的水量。



△水面上这个橘色仪器是先进的走航式测流仪,拉着它从陈东港大桥断面的一边航行到另一边,就能测出整个流量,并实时将数据传送到俞晓亮的电脑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东港大桥上出现了另一个身影,他拿着传统的旋杯式流速仪也在桥头监测水流。

曹扣英和妻子是宜兴市水文站的双职工。30多年来,一年365天,两人从没间断过水文监测。但今天老伴身体不舒服没能来,这给曹扣英的测量增加了一些困难,因为他的手就曾被闯入的船拉伤过。




曹扣英每测完一个点都会记下一组数据,等他回到单位后,拿出这些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再向上汇报。

虽然他使用得是传统的测量设备,但曹扣英毫无懈怠,认真地工作着。

河道行船会干扰流速仪的工作,影响流量数据的准确性。曹扣英立刻拉出流速仪,等待船只通过。而这个时候,俞晓亮已经整理出太湖西北方向的入湖流量。14个点站加起来,一共是每秒796立方米。



△俞晓亮拿到最新的数据回到监测中心已是晚上八点钟,整个大楼里灯火通明,水文监测部门的楼层里全亮着灯,开着门,大家把今天各个方向测到的数据进行了汇总,最后递到中心主任高怡的手上。



△晚上10点钟,工作人员开始梳理第二天需要上报的应急监测信息。在电脑的键盘旁边,记者发现上面贴着“仔细、专注、认真”六个字。

在这群专业的水利工作人员的内心,他们更懂得这些数据精准到小数点之后的意义。

像接力一样,7月11号一早,最新的数据汇总到水文局。林荷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系统内130多位同事野外监测的数据和拍摄的实地图片。在她的眼里,这一个个人头图标,就是同事们在水文监测一线的身影。



△因为10号晚上太湖水位依然居高不下,林荷娟又没回家,她的床就是办公室里的这张沙发,简单的洗漱用品就摆在书柜上。

每天林荷娟的团队都要搜集测算300多个关键水文数据。从7月3号太湖防汛启动一级响应到7月10号,这8天里,林荷娟他们已经为太湖防汛提供了30次精准的水文预报。

能不能尽快降低水位,是目前太湖防汛的重中之重。



△即便是到了午餐时间,太湖管理局防汛指挥部里,大家仍然一边吃盒饭,一边讨论汛情。

在掌握了各级水文、气象数据和实地调研后,指挥部再次完善了排洪方案。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眼下降低太湖水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泵站、闸口尽量加大洪水外泄的流量。然而,由于天然的水文地质条件,太湖防汛存在入水多、出水难的问题,那么太湖沿线的各大水利枢纽能否高效运行,落实太湖管理局的防汛战略呢?
72小时全力排水泄洪,应急措施显效果,太湖水位呈下降趋势
望虞河是一条连接太湖到长江的60公里长的河道,所以望亭水利枢纽就成为了太湖泄洪的重要通道。从今年的4月16号开始截止昨天的7月10号,望亭水利枢纽累计泄洪量达到了13.97亿立方米,这样的一个排放量相当于把整个的太湖的水位降低了近60厘米。

太湖的主要泄洪通道北向由望虞河经长江入海,东向经太浦河,由上海黄浦江入海。6月7日13点40分,当望亭水利枢纽的流量达到227立方米每秒的时候,所长周斌接到太湖管理局指令,将9口闸门全部开启,全力泄洪。然而,每个闸门都是周斌悬在心口的一块巨石。

除了保证望亭水利枢纽自身的安全运行,这里的管理人员还要随时关注京杭运河和长江的潮汐,以及望虞河下游的水情,防止出现下游水位抬高,导致河水倒灌回太湖的情况。

忙碌的周斌这时接到一个电话,位于水利枢纽下游的望亭电厂取水口,前段时间闸门被淹,已经被河水浸泡了多日,需要加强巡视。因为这个电厂直接负责给望亭枢纽的启闸机供电,所以他立刻带上一个同事,径直赶过去检查。

经过检查,确认了配电箱和启闸机都能正常运行,周斌这才松了口气。从闸口出来,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刚回到总部大楼,他又接到一个消息,部队首长要来了解汛情。周斌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准备。

随着夜幕降临,仅有8个工作人员的望亭水利枢纽管理所又开始了一天里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巡堤。

望亭水利枢纽的堤防、闸坝等工程最近一直持续高水位运作,如果这里出现险情,将影响到整个太湖的泄洪。



△周斌把同事们两两分组,每组值守4个小时。他自己和另一个同事分到了最难熬的夜里12点到4点的时段。深夜里,寂静的大堤上只有窸窣的脚步声和手电筒发出的微光。

7月12日上午九点半,由太湖流域管理局防总、水文局和上海气象局三方参加的视频会商如期进行。经历了三天72小时全力排水泄洪,今天他们终于迎来一个好消息。

进入7月份,江苏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特别是苏南的宜兴,从7月1日下午5时至7月7日下午3时,平均降雨量达到283毫米,最大站点徐舍站降雨量达396毫米,这一下把宜兴西氿河的水位推高到5.55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26米。

宜兴一方面要承载上游4700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下泄洪水,另一方面又受到下游太湖高水位的顶托,两面夹击,险情环生。



△7月4日,宜兴杨巷镇的西河老街,因为地势较低,被漫堤的洪水和从下水道倒灌过来的河水淹没,武警部队出动300多人紧急抢险。

面对险情,武警官兵扛着沙袋,迅速加筑一道子堤,挡住漫过堤面的洪水。



△为了抓紧筑堤,满身污泥的官兵们甚至连吃饭时都来不及避雨,站在大雨中5分钟就吃完投入抢险。

西河老街的险情刚刚被控制住不久,偶林村的神通圩突然出现了一个宽15米的缺口,威胁到了2000多亩农田、1000多亩的鱼塘和1000多户村民的安全。



△武警部队和民兵再度出击,手提肩扛各种抢险装备物资,在湿滑的圩堤上跋涉2公里,迅速投入抢险任务。

由于缺口大、水流急,木桩无法固定,武警官兵系上救生绳,跳入河水中打桩。260多名武警官兵和民兵,为偶林村搭起了一道血肉之墙,为村民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

官兵们紧急救援,帮助村民们躲过了洪水来袭时的危险。不过,现在对太湖周边的受灾地区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排涝。




孙超是宜兴市笠渎村的大学生村官,从他提供的航拍镜头可以看出,前几天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农田和民宅全都浸泡在水中。

让孙超感到庆幸的是,今年5月份,村口建成了薛家渎东排涝站,为排除内涝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太湖水位高,为了防止湖水倒灌,排涝站只能启用水泵,24小时不间断地排水。

两千多人的笠渎村几乎各家都受了灾,排涝站把洪水排走后,人们都赶回去打扫一片狼藉的家。但孙超却一直没能回家,用最快的速度把村里的积水排完,是他的愿望。

紧挨着孙超的水泵,还有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派出的一支抢险队伍。他们赶过来,为笠渎村的一家电缆企业排涝,几天前几米深的积水通过醒目的泵站抽筒排进了云爱河。一个简陋的工棚、两张破旧的凉席,就搭建成了一个临时泵站。过去十几天来,他们24小时一刻不停地抽水,但随着洪水冲出来的工业废料,给他们带来了不小麻烦。




记者来到官林镇丰义小学安置点时,几位上了年纪的志愿者一边给乡亲们送盒饭,一边发放矿泉水。其中年纪最大的蒋杏书,今年已经80岁了。

丰义小学最多时接纳了300多名临时转移的村民,现在洪水退去,三分之二的乡亲们已经陆续回家。尚书俊兄妹俩已经陪着奶奶在这里住了十天,他们终于也盼来洪水退去,可以回家了。

为了通过太湖水道,尽快降低水位,水利部门依然在全力以赴地打通排洪的闸口、管网。

张劲松告诉我们,即使十几个泄洪的闸门全力排水,但太湖水位要降到警戒水位3.8米以下,即使在不下雨的情况下,至少还要40多天时间。而现在又正值七下八上的重点防汛期,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半小时观察:太湖防汛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连续的降雨过程给太湖防汛加上了层层压力,据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预测,长江下游、太湖等河湖高水位还将维持较长时间,各项防汛工作安排,仍然要立足于打一场持久战。

由于太湖流域特殊的地理水文特点,这场战役的重心仍然在于如何保证全力降低河湖的水位,为后期可能不断叠加的防汛压力预留空间。

这意味着水利工作人员还要继续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保持水利设施的科学调控和高效运行,从而争取抗洪行动的主动。

你会喜欢

▶【提醒】刷爆朋友圈的10大谣言,第一个就中招了


    关注 央视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