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充电桩“第一股”富电绿能退市 融资难逃离新三板

 

被誉为充电桩第一股的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087.OC,以下简称“富电绿能”)近日宣布退市。...





被誉为充电桩第一股的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087.OC,以下简称“富电绿能”)近日宣布退市。

7月9日,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富电绿能正式终止挂牌。

7月26日,富电绿能董事长庞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弱、融资能力差,为了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决定打通新的融资渠道,引入新的融资或者选择在港股市场上市。”

庞雷表示,相对以往布局激进扩张,接下来的业务走向会更加平稳。主要聚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已经盈利的项目,还未盈利的变速器等业务将会暂缓发展。



终止新三板挂牌

官网信息显示,富电绿能是富电集团旗下公司,成立于1995年,前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医疗器械、工程机械销售等业务,目前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直流/交流充电桩、异动充电车、智能充电站和智能充电桩的制造。

2018年7月9日,富电绿能方面发布公告表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富电绿能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因此被新三板进行了终止挂牌交易处理。而此前富电绿能于2015年便已成功入主新三板,成为充电桩第一股。庞雷从2015年10月至今任富电绿能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据全国股转公告称,截至2018年6月29日,除提交主动终止挂牌申请的公司外,共有103家公司未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分类处理原则,全国股转已从2018年7月9日起,对61家未披露2017年年报的挂牌公司股票实施终止挂牌,其余42家未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的挂牌公司,这当中便包括富电绿能。

通常,业绩下滑成新三板企业“撤退”主因。但记者发现,从2017年的业绩来看,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今年2月28日,富电绿能曾发布2017年度业绩,公司2017年营收9.03亿元,同比增长82.0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53.03万元。公告称,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增长的原因是:2017年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销售增长较快。

对于为何执意退出新三板市场的原因,庞雷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直言,主要考虑的是融资难的问题.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新三板的挂牌家数由原来的两三千家达到现在的上万家,由于流动资金不多,从而使得融资进入了冰点时刻,企业市值评估也会因此出现较大偏差。

“目前我们的做法只能是尽快打通新的融资渠道,引入新的战略融资或者选择在港股市场上市。”庞雷补充。

遭遇融资之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融资受困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的扩张。

“有些操之过急。”对于此前的商业策略,庞雷评价,“有时候尽管战略方向是对的,但由于扩张步伐过快,资金链难以匹配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

根据富电绿能信息披露,2016年公司曾发布两次融资公告,但最终在2017年获得投资6700余万元,与预计募集资金8亿元有较大差异,实际募得资金不足9%。不过庞雷向记者透露,在挂牌新三板之前曾拿到一笔7亿元的融资,在充电桩领域激进发展的大背景下,仍存在资金上的受限。

融资失利直接影响了富电绿能在充电桩布局上的进一步扩张,从充电桩行业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充电桩领域其他同行大力扩张的背景下,富电绿能被挤出充电桩行业第一阵营。

此外,资金链难以匹配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18年6月4日,据EV世纪媒体报道,富电绿能拖欠员工工资被堵门要债。报道称,除拖欠物业的电费、物业费及人员工资之外,富电绿能更是欠了各供货商许多货款,各供货商也正通过法律手段追讨相关欠款。而有传言,富电绿能账目上只有数千元,与此同时富电绿能名下的各个小型充电站点正在紧锣密鼓地拆除着充电桩。而富电绿能所宣传的运营站点中,其中大部分站点经营状况非常严峻。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庞雷坦言:“并没有网上传言那么夸张,不是完全真实的。”他解释,公司根据现有市场情况做了战略的微调。以盈利为驱动对一些板块进行调整,在这个调整中难免存在痛点,而这些痛点被外界关注并夸大了。“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做下一步决策时会更加谨慎。”

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发现,富电绿能于2018年在北京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与公司取得联系,做出决定机关为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

造血能力亟待提高

由于融资难与运营投入增加,充电桩企业不能仅靠政策补贴“输血”,还要自身具备“造血”能力,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

根据报告显示,充电桩运营的盈利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服务费、电力差价、增值服务。收取充电费和服务费,这是目前大部分运营商可期的最基本盈利方式。目前,充电桩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即收回成本并盈利的时间过长。

庞雷表示非常看好充电桩行业,认为目前这一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技术性的服务业,要首先做到活下来,做好基础服务,再扩大增值业务。

对于业内所探讨的盈利模式,庞雷并不担心。他算过这样一笔账:“每个直流桩的利用次数为8次/天,充电服务费为0.8元/度,充电量约20度/次,一个充电桩的年充电服务费总计为46720元,每个直流桩的投入为23万元,预计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庞雷认为,如果充电桩选址、运行得当,再加上充电桩本身价格下降了30%以及国家的部分补贴,实现盈利并没有太大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企业也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模式,诸如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据官网显示,富电绿能目前以充电站为基点衍生出了许多增值服务,像分时租赁、汽车销售、汽车影院等项目都能在富电绿能的大型站点看到。桩车联动的商业模式拓展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事实上,电动汽车的发展无形中推动了充电桩建设。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57.6万台,位列全球第一,相当于全球Top10电动车销量大国中第二至十位的总和,并且保持高达68%的增长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充换电站桩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此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但是充电桩产业的盈利回本能力依然受到业内的质疑。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按照市场公认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在2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10万~20万元之间,加之土地使用费、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一个充电站的总成本高达几百万元。仅仅依靠售电价差和充电服务费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盈利的目标。

汽车分析师钟师分析,充电桩企业很大程度上在全国进行跑马圈地,需要动用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花费较多,必须有好的资金来源来渡过这一最困难的时期。充电桩产业从过去几年的投资热转变为理性投资,最初进入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管理能力有限,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资金雄厚的企业往往能熬过这一阶段,至于行业何时会有盈利进行回本,目前还不好说。

业内人士看来,充电桩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仍处于培育期,产品技术品质、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发展相对粗放,仍需在技术、商业模式、支持方式等方面着重创新,而企业只有解决资金链的匹配问题,才能具有决胜千里的底气。
往期精彩回顾
【市场】豪车品牌分化加剧:BBA稳步抢收市场 二线阵营下半年迎正面对决

【公司】宝马的中国棋盘“平衡术”


    关注 中国经营报车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