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美国就抑郁,一来中国就全好:这是我看过的对当下中国最有意思的解读

 

网红喊麦、陌生人交友……各种奇葩现象的另类解读。...

上一期,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没底线》(☜点击阅读)

最近我看到了一条段子,《可以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道中国难题》:

难题一:为何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值钱?

难题二:近半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说是段子,可真有点笑不出来。

你也许不会否认,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是一个足够独特的国家。得益于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飞速增长,中国社会的变化称得上日新月异。各种新东西在诞生,同时,旧的观念、事物也在这种快速更迭的新环境下发生着复杂变化。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王可越博士。他在这篇原题为“中国式情境——热锅里的生存指南”的“奇文”中,用一种近乎外国人的旁观视角,白描出了当前中国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并提炼命名为“中国式情境”。

他说:“所谓情境(context),是土壤,是上下文,是一切故事的起点。”

文中的种种现象,你一定不会陌生。但在这种特别的视角下,你却会发现它们另有耐人寻味之处,同时,也都可以视为理解当下的线索。
1944年,张爱玲曾说:“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听说德国的马路光可鉴人,宽敞,笔直,齐齐整整,一路种着参天大树,然而我疑心那种路走多了要发疯的。”

70年后,热闹而汹涌的神奇感更加明显。在这片热土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热烈、快速、混杂——仿佛一盆火锅,稠密的滋味,流动的汁液,热烈的气息,会治愈你的忧郁。
我们没有桌子

去年访问德国,我们直接告诉德国人:在中国,“数字化转型”话题基本上已经过时了。

“中国创新的速率远超你们的想象”,我说:“所有项目,每天都在生存和死亡之间,热闹得很。”在线保险公司、上门按摩、陪聊、直播吃饭、化妆、喊麦的网红,满大街的apps“地推”,老人们购买的p2p理财产品……
“这些东西——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很少见到。”我说。

在德国,传统巨型公司开始思考转型。他们认真研究数字化,虚心学习小型初创公司,花很多代价导入创新管理,改良管理制度,准备针对数字化重整旗鼓。

而在中国,创业者们在旷野中飞奔,不用纠结既有的道路,或者可以一步到位——修成十二车道的大马路。

“比如,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我接着说,“只要他们熟悉了机制,就会不断冒出匪夷所思的新想法。因为没有什么可担心,也谈不上有什么要被颠覆。”

所谓颠覆性的创新,先要有个桌子,才能掀翻桌子。

“中国式情境,就是——此处无一物,”我总结道。“我们没有桌子,就更容易开始。因为一切都是新的。”
中华田园创意



过去几年,在城市,在农村,我见识过各种大胆的“旧元素,新组合”。除了当代艺术,我首先想到建于1530年(明嘉靖九年)的“历代帝王庙”。

前一年,我去访问那里。大庙里供奉了包括三皇五帝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皇帝,乾隆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出了不少银子为该庙重新换了高档地面、琉璃瓦,天棚也都刷了新图案。如此,这188个皇帝的牌位完整保存到了1960年代。

我在庙里看到记载:就在1960年代,新中国的青年们将这些皇帝的牌位都劈开,改成了一系列“小马扎”。这真是个叹为观止的行为艺术!

“历代帝王小马扎”系列作品肯定超越了所有国际双年展作品。革命青年们直接解构了皇帝牌位的庄严性,并坐在他们头上。这一创意,具有超越时代的组合性隐喻特征。解构祖宗之后,在商品化推动下,中国式组合,也就是没有什么不能被“重组” :
花纹一洗就掉的鹌鹑蛋
圣诞节吃的平安果
耐克牌帆布老头鞋
可日可乐汽水
老外代言的东大肛肠医院
……


“中华田园创意”的可爱之处,是“没什么大不了”。谁说中国没有创意呢?中国式情境,无需特意解放天性。在速度之中,砸碎了再组合,怎么都行。
在同一张画布上



现在,我打开“快手”app,看到一位东北大姐在吃包子。她举着几十个一盘的大包子,宣布:很香!

点开下一个,一位老爷们儿给女朋友充电。一位大姐跳出来说:我充电2秒钟,通话五小时。

再点,满身名牌的网红脸,在吃一盘没有切的红烧大肠。这些组成了中国的“线上”场景。

至于“线下”的场景,我曾描写过一次草地婚礼:

朝阳公园旁搭起小棚子,来宾西服革履,婚礼的棚子维多利亚风格。摄像机高高架起,镜头背后便是一处拦了蓝色挡板的建筑工地。老头儿依旧跟边上儿放风筝,他望的是天空,一副见怪不怪的老练架势。民工们则悉悉索索地靠在手推车上围观。少顷,摄像师傅挥手大喊“劳驾”,一民工哥站百米外,黑点儿一般,仍然进入镜头。

中国典型的情境是“并置”——城乡结合,土洋混搭,新旧杂糅,所有一切出现在同一张画布上。
在北京东四环朝阳路旁,马路南北完全两个世界。路北写字楼、银行、高级小区组成新楼群,路南八里庄是个真正的贫民窟,肮脏、腐臭,生机盎然。晒了尿布、堆满垃圾果皮、炊烟袅袅(炝锅的味道),夏天鲜花与粪便共存。

总有整齐的“大石板”,在“大石板”周围,也会生长着苔藓以及蕨类植物。这一切,也构成了中国场景的生态环境。
一起吃火锅



“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饭是火锅。”在介绍中国式情境,我会这样开头。“火锅,首先是热——热气,热烟。其次,是热闹,热烈,七嘴八舌……这就是我们偏爱的热。”

中国讲人气,热烈而闹哄哄。比如广场舞,是典型的聚集现象。

在很多村镇的寺庙外,搭了戏台子,通常静谧的道场衬托着现世的热闹。庙会原本是祭祀的活动,门外的买卖、吃喝、演戏演化为更重要的事体。

如今,遍布街巷的大小银行网点,也可能是老年人的社交、消磨时间的场所。取一百块,再存一百块。这样的等待、聚集,赋予衰老生命以富足感。

大型商场、书店的功能也早已转变。吃饭、聚会、开会、周末消磨时间、文化活动、子女教育……换句话说,一个生活方式的接口(hub),而不是买东西的地方。
中国式情境是聚集。人多,聚集,也开启了可能性。同城快递、共享出行、共享单车、陌生人交友、替人排忧解难之类的服务都取决于人口的聚集数量。

全球共有28个人口上千万的超大城市,中国城市占据六席,而百万级别的城市已有142个。这样的聚集的热闹,决定了热闹的可能性。首先是热闹,然后在热闹中繁衍出各种契机。
怕抢不上一口热的



在火锅里,除了热烈、丰富,还涌动着一股急迫的味道——各位朋友争先恐后,捞着锅里的食品,就怕抢不到一口热的。

蔚为壮观的北京地铁,每天运送乘客超过1千万人次,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在跑。这样富有激情的场面,还兼备治愈功能

“我一回美国就抑郁,一来中国就全好。我一下飞机,必须立刻去北京地铁,兴奋地跟着一望无际的人流……北京人从来不抱怨,因为有微信,多慢多挤都不着急。这种人气是我在美国感受不到的,它让我出汗,让我有机会接触其他人类的肢体,让我终于闻到人的味道,体会到一种群体和归属感。这会儿就是天塌了我也不怕,因为要死大家一块死。我不再孤单。不再抑郁。”(北美崔哥访谈《美国抑郁症,到中国就好》)



中国大城市的治愈效果来自于不安现状,欲望勃发,“蠢蠢欲动”。比如,十几岁的小孩儿就在构思美容,他们没有耐心“长成”一个模样,而是需要立刻“所见即所得”。

我们要立刻获得成功,立刻取得效果,立等可取。欲望不允许有停留,占据一切时间、空间,无聊的人……是可耻的。我们不会忍受等很久的快递,无论是一顿饭,还是一件衣服。

中国式情境的心灵基础是:

人人渴望变化,要年轻,要有钱,要行动,要成功。



欲望并不坏,欲望带来更奢侈的生活期待,更多浪费,更可观的经济增速。欲望驱动了所有人的竞争与行动。创业者和打工者,夜以继日,忍耐而朴素,为了取得成功,为了证明自己。同时,为了避免在严苛的奔跑中落伍,“怕抢不到一口热的”——这让他们没办法掉以轻心。
先有形象,再有内涵



除了火锅的混沌之外,“中国式情境”仍然在希求着一个外部形象。

新中国的北京,需要在天安门视野内添加一千个烟囱。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需要的是玻璃幕墙和高楼。

为了迎接奥运,既需要“搏出位”的鸟巢,也需要前门的仿古一条街。

中国人的心中,也酝酿着相应的“高大上”自我愿景。

曾经有个美国教授曾经到访中国,四处寻访。他跟我询问:“真正的中国在哪里?”

“不存在,没有你要找的真正的中国”,我告诉他。“你要注意形象到处都在!”中国的“形象”不是遗留物,而是我们自我建构的表征。(不是is,而是 should be)

比如:当我们需要“新北京”,我们就搞一些“新北京”形象;当我们需要一些“老北京”,再搞一些“老北京”的象征。
所有这些形象,是外部的,策划的,总体性的,有意义的。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中国在寻求个性,寻求自我识别,以及国际化的识别,形象就是中国的表征。每位访客都可以进入被塑造的形象空间,通过象征符号进入叙事。
不平衡中的变化



我要到农村去,来个古镇游。在那里,墙上的中国十分丰富、形象:计划生育口号覆盖了革命宣言,男科医院覆盖了中国联通,周杰伦的海报覆盖了送子观音……覆盖迅猛、直接。



过去二十年,城市摧毁与塑造的力量都如此惊人:要有楼,于是有了楼,要有大马路,于是有了大马路,要有地标,于是有了地标。堪比电子游戏中的模拟城市。

因为有不同时空的快速拼贴、组合,中国式情境的后现代感爆棚。

“变态!”L老师看不惯当代状况,他直接骂出来。我忽然有了灵感,我解释道:“您看,我们变态对应了常态。所谓常态,是随着时间推进,匀速演化。但在时空压缩的中国,长得快的动物、植物,都变了形,当然变态

自然而然的变态,形成了不平衡的中间态。好比《我爱我家》的老傅同志在研究“器械捕鼠技巧”的时候总结的精髓:

  “抓老鼠工具的精髓在于保持不平衡状态。”

中国情境被摧毁和变化的过程,正好引起不平衡的戏剧性张力。
我们在热闹的中国



我计划着去西安去看“假兵马俑”,可惜已被有关部门捣毁。假兵马俑当然比真兵马俑更值得一看。商人们挖了若干大坑,摆满假兵马俑,想出各种办法把游客骗到“坑里”。这是怎样的创意力和执行力!

张楚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歌曲里,曾祝福当代中国人:

“请上苍来保佑这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

随时准备感动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中国式情境中,“吃撑的人们”并没有任何偃旗息鼓的迹象。每天看起来都是节日,每天都热烈得仿佛“没有明天”。我们始终保持欲望和激情,开动脑筋,搅动火锅,在大熔炉的热火中寻找、创造新契机。



中国人相信命运,同时语焉不详地说:顺其自然。

何为顺其自然?

太阳照常升起,接受人生无常,尽情欢愉,尽情追求。如果你无法除掉野草,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就在今日,布景迅速更迭,人心欲求不满,内外呼应,形成巨大的洪流。热流滚滚之中,“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以免回到空洞的过去。
书 单 君 说
编辑稿子之前,我曾和作者王可越博士有过简单的交流。他说这篇“其实态度很暧昧,并不是观点鲜明的知识分子文章”,自己“对现象的迷恋,超过了对本质的提炼,而且很多时候现象就是本质”。

20世纪80年代,作家柏杨曾有“酱缸文化”之说,批判味道颇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相比之下,王可越博士用“火锅”作为“中国式情境”的象征,更强调了流动性和热辣,它确实可能助长病态现象,但同时也可能是创新的动力。

无论我们接受与否,我们其实都在这样的“火锅”里游泳。细想一下,也许你更能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

最后,给“书米”们推荐两本相关的书。
一本是《寻路中国》




作者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中国记者,跟着他,你有机会看到中国那些你未曾见闻的角落:失落的古迹、巨变的乡村……
另一本是《中国行日记》




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罗兰·巴尔特。1974年,他和其他四名学者一起受邀来到中国,这本日记,就是他20多天参观访问的见闻。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在这个外国学者笔下,更显得有意味了。

我们有时之所以会感到看不懂现实,无非是因为身在局中。所以,抽身其外旁观,或者借助他者的眼睛,反而更能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国家。


    关注 书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