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总是饿?这样做可解决饥饿不升糖!

 

一些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到饥饿,但又不敢多吃,多吃几口再测餐后血糖就会超标。...



一些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到饥饿,但又不敢多吃,多吃几口再测餐后血糖就会超标。总是挨饿的并不好受,但解决饥饿并不仅靠调整饮食那么简单,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吃不饱背后的深层原因
饮食控制过急过严格

不少糖友进行饮食控制的时候总觉得饿,特别是一些相对肥胖的人,在患病前食欲都不错,尤其喜欢吃油腻的食品,患病后突然就要开始控制饮食,大胃口无法获得满足,当然会觉得饿。

除此之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三餐摄入量偏少,能量摄入不足,也会产生饥饿感。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并产生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而产生饥饿感。

这种饥饿随着坚持治疗,血糖控制好后,饥饿感就会逐渐减少。

降糖药物不合适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中的磺脲类都容易诱发低血糖,当低血糖时,人体负责饥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产生饿的感觉。

这种饥饿需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或者改用不诱发低血糖的药。

餐后低血糖反应

一些糖尿病患者不吃不饿,吃了后反而更感到饿,这种现象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称为餐后低血糖反应。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引起餐后高血糖,高血糖又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造成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的胰岛素大量增高,最终导致血糖降低,感觉很饥饿感。

这种饥饿应遵循健康管理师或者医生的指导建议,调节药物剂量及搭配,严格控制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养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稳固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血糖正常,只因饮食控制产生饥饿感,可以采取下面的6种方法减少饥饿并稳定血糖。
6点可应对饥饿感
01
主食逐渐减量
主食量不可限制过快,可每周减少主食100~200克,一般1个月左右控制到合理水平。

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要注意不能吃得过少。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约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日则应达到500克以上。
02
用杂粮代替部分细粮
减少细粮摄入,多增加一些豆类、燕麦、荞麦、玉米、小米等,既可增加饱腹感,又不会快速升高血糖,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荞麦面挂面、绿豆饼干等食品,可作为饥饿感严重时加餐之用。
03
餐前先吃低能量、高容积蔬菜
每次进餐前先吃蔬菜,以增加饱腹感,然后再吃正餐。

适当多吃些低能量、高容积的蔬菜,如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
04
少食多餐
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

将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用,加餐时可选用低热能蔬菜、半两主食或1个鸡蛋(50克)、1杯牛奶(150毫升)等。这样做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又可减轻饥饿感。
05
细嚼慢咽
将口味变清淡,吃饭速度放慢,真正做到细嚼慢咽,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更能帮助患者远离餐后高血糖。
06
身边常备零食
在身边常备一些糖果、饼干和无糖饮料,一旦出现饥饿感即吃几块饼干和喝几口饮料,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

最后提醒,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基础上的饥饿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适应,是可以缓解的。

患者应相信,减少饮食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饥饿,不要有事先的饥饿准备。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重要的是营养平衡,过量的饮食无疑会给机体有关脏器组织带来负担。
本文整合自“人卫健康”、“糖尿病之友”、“糖尿病家庭调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杏香园所有文章仅供健康科普,如有病症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往期精选

2August 2018

  • 简单易学办公室颈椎操,10分钟带你远离颈椎痛
  • 经常反酸、烧心,医生要你警惕这个病!
  • 男子吃饭时倒地身亡,只因看了养生文章,快快提醒家人!
  • 哺乳妈妈怎么吃?这10个饮食习惯让你和宝宝终生受益!
  • 在家测血压不准?是你没做好这6点,记得转给爸妈
  • 杭州女子贴2小时三伏贴后直奔医院,医生说幸亏来的及时!


    关注 杏香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