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综艺爆发年!又祭出一档评分9分的高质量、高水准的节目

 

又一档清流综艺将冲击大家的心灵。...





文:大象

董卿和倪萍同框了!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大概是两个年代的碰撞和时间的流逝。



两人含泪对望,仅仅是这两张照片就能感动很多人。三十年前,春晚小品里爱提到倪萍是大众情人;三十年后,董卿被大家说是清新隽永的女神。





暂且不论“一姐”之说,倪萍和董卿从泪目相望到感慨相拥,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回忆”这么简单的事情。

之后倪萍也在微博中写道:赞美董卿主持好,由衷的为她高兴,也为她骄傲!有网友说,这是央视主持人之间的传承。



而倪萍是在一档新节目中和董卿同框的,这档节目就是热度持续走高的,《朗读者》。



从名字上大家就不难看出,这档节目仍是属性清流,没有大牌明星也没有什么噱头。

嘉宾静静地在台上读书,仅此而已。

我们说,今年是清流综艺小爆发的一年。年前有《见字如面》,过年时有《中国诗词大会》,而现在又有了这档《朗读者》



节目到现在一共才播出了两集,但是评分已有9分之高。



仔细想想,这档节目有这个口碑和评分也不足为奇。而整档节目形成的过程,很简单也很复杂,给大家简单提炼了一下。

为什么要朗读?
我们现在身处的环境太过浮躁,很多人都像是智能化时代下的提线木偶,有很多事情在我们身上逐渐变得生疏,写信、阅读亦或是朗读。

当董卿在开篇说出那句:“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



的确,听到这句话未免心中一击。拿我个人来说,好像朗读这件事还发生在上初中或是更早的时候。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个人理解这档节目的初衷,大概是传播和价值的体现。
谁来朗读?
这或许是很多观众的疑问。

是啊,谁来朗读呢?谁能把这些文字读到人心里去呢?

董卿在开篇的介绍中,有提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有阅历的艺术家们。



也有提到普通人。



两者在朗读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前者是多年来舞台和台词对他们的打磨,让他们能说出语气和情感都很成熟的文章内容;后者则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带着他们最直接,心底最深处的感受,去读一段文字。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但凡投入进去,都是能打动人的!

就像是穿着粗布麻衣,岁月沉淀成胡须和白发的濮存昕。



或是只身投入到阿富汗难民营中的妇产科医生蒋励。



他们都能从自己的心底出发,来读一些在某些时刻触动他们,同时也触动我们的词句篇章。
在哪里朗读?
对,在哪里朗读呢?

我们在每一集的开篇里都会看到,在全国各地设置的“朗读亭”,大家可以读任何你想要读的文字,读给你心中的那个人听。



而嘉宾们则是在一个看似主色调很深,并没有太多饱和度颜色装饰的空间内朗读。对于一部分对颜色敏感的人来说,这样的色调或许会让他们静下来,能暂时脱离外界的喧嚣。



值得一提的是,每集开头董卿都会浅浅道来本集的主题,剪辑的很好看,配乐也相得益彰。



每一集都会有钢琴家现场演奏。第一期是李云迪。



最新的这一期是钢琴家吴牧野。



节目中试图将朗读渗入到每一环节,比如每一集的开篇,董卿都会读上一些和当期主题一致的诗句或是文章节选。

最新的一期《陪伴》,董卿就读了一小段顾城的诗。



前一期《遇见》,董卿读了钱钟书为杨绛写下的“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果;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甚至《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的“遇见”,一句台词也可以是开场白。那时候还觉得,节目挺灵活的,没有禁锢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以上说的这些,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节目形式的优势!而它到底好在哪儿?个人认为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每一个嘉宾能拿出真情实感出来,能减少一些节目或是名人的光环好好坐下来聊一聊,我觉得这才是能让观众也随之走心的最直接原因。

比如濮存昕说他小时候其实是个残疾的孩子,其他孩子给他起外号“濮瘸子”,上体育课不和他一起玩。



直到他遇到荣国威大夫,给他做了手术,濮存昕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濮存晰说遇到这个大夫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看到年过半百的濮存昕含着泪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对为他做手术的医生仍有感激之情时,还是蛮让人动容的!



每一个上台朗读的朗读者,她身上的故事都是让人能产生敬畏之情的。比如我们上述中提到的战区妇产科医生蒋励。



她一天中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最多时候可以在一天接生40个新生婴儿。很累,在战区也很危险,但她说围墙外是生命的威胁,围墙里是生的希望。她说有后悔,是后悔没有早点去做国际医疗援助。



她读的是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翻译成中文的歌词,配上蒋励的故事也是合适。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要牺牲多少条声明,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而情感不分大小,可以是一名战区医生的大爱,也可以是母亲对孩子的小爱。让人惊讶的是,张梓琳也成为了朗读者,她身为一个母亲而朗读,为她的女儿朗读。

十年前是世界小姐,十年后是母亲。董卿说这是美丽的转换。



而她朗读的是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这一篇我也特别喜欢,想要给大家贴出来最后两句话。



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希望你学会宽容。

看了这两期节目,我发现董卿在听完每一个嘉宾的故事后,总是会说两个字:真好。

好像又不会让人觉得这种感慨会雷同乏味,因为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最直接的评价!接下来还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郑渊洁说陪伴是父亲对他的陪伴,是父亲半夜偷偷帮他灌钢笔水的陪伴。当他几十年后再次说起父亲那句“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仍是泪目!



和父亲和一起在舞台上朗读《父与子》,虽然父亲的普通话可能不标准,但却真实!温暖!



有平凡母亲为了让自己先天聋哑的儿子能够听到声音和说话,她陪着儿子读了16年的书。



现在,是她的儿子为她读起冰心写给母亲的那篇《不为什么》。虽然他和正常人相比,语速慢了一些,也没有什么朗读技巧,但听起来却让人舒服。



还有年过九旬的老先生许渊冲,说起当年翻译著作时的情景,仍然有说不完的故事和热情。



说起当年的情感,现在提起还是能让他泪流满面。我想这可能才是我们所说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而老先生至今仍保留着对工作的热情,每天都会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他是能让年轻人产生敬佩之情的长者!



还有蒋雯丽15年来作为艾滋病宣传大使的故事,平凡又不平凡。



当然,这档节目并不是没有缺点的。有观众会觉得时间太赶了,一个小时的节目会有6位嘉宾登场,算上嘉宾讲自己故事的时间,真正朗读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这就会让观众有一种,刚刚投入了情绪,却“咔”的一下戛然而止的感觉!大家好像更倾向于少数嘉宾,能坐下来慢慢聊,在台上娓娓道来的感觉。



也有观众觉得,这种节目可以不用这么大的场面,大家聚在一起,听朗读者朗读也是一个不错的感受。



这节目缺点虽有,但却也是一个有价值,有观看性,能让人学到东西产生共鸣的节目。还是值得安利大家没事的时候看一看的。

而我也深知这类文章,在八卦娱乐新闻中同样算是清流,阅读量可能不会那么高,但我还是选择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够在喧闹的都市中,有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平静。晚安。

往期推荐

看完这篇你就知道,日剧韩剧港剧国产剧的色调有什么特点了

这些大叔可能遇到了一个假张艺谋,然后被“骗”去“同居”了

大象说 | 相信你看过的下饭剧里,一定有一部《搞笑一家人》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象妞微博ID:elephanttien,一个记录小生活的日常博,大家可以关注我,一起分享生活。


    关注 新浪娱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