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名校不再要求SAT等标化成绩后,中国留学生还能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成绩,还是能力?...




考试成绩,一直以来是中国留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的强项。相比于美国本土的白裔非裔来说,超高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似乎凸显了我们学习能力的强大。然而,美国大学真的这么看重考试成绩吗?自今年开始的去标化的浪潮中,我们似乎渐渐摸索到了美国大学真正的用意。

本文转载自:WE留学生

微信号:WorldEducation

上个月, 芝加哥大学宣布从明年开始将学生标化成绩变为可选项(test-optional),这产生了跟风效应,美国已经有数百所大学也相继采取这一措施。

这项举措背后的原因,在芝加哥大学的官网上明确呈现:

GPA和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标准(you are more than your GPA or test score) 。我们想看到,你通过申请材料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

然而长时间以来,“标化高分”一直是中国学生的长项。当连拿高分都不能敲开美国大学的大门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成绩优秀的人成千上万,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些学生而不是其他人?



弗吉尼亚大学前招生官Parke Muth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这不仅是他再决定录取时想问申请学生的问题,也是每个申请学生自己不得不严肃考虑的事情。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美国大学申请是一个难以捉摸、难以把握的过程。

比如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也就是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美国大学对于“高考”成绩的态度与中国大学截然不同,他们并不唯“分”至上,他们会无情地拒绝很多SAT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

2013年,中国学生熟知的哈耶普斯同时拒绝了一位SAT2400,ACT36分,GPA4.0的学生。这并不是近几年的“新风向”,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曝出过SAT2340,GPA3.97的学生被哈佛、耶鲁、斯坦福以及塔夫茨无情拒绝。扯点近的说,2015年,SAT2400的一位学生被所有常青藤学校拒绝了……他们并不是个例,每年被拒绝的SAT满分学生可以说有一大把。

这是为什么呢?

南加州大学招生办主任Tim Brunold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

现在所有人都过于看重考试的重要性,认为除了高分其他的就都不需要了。但是在美国,获得高分并不能保证一切。我们一直在拒绝一些拿到高分的学生。

图 | Bing
其实在20世纪之前,美国大学的录取还是跟中国大学招收学生的模式很相似的,都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然而,当私立大学开始接收公立中学的毕业生之后,大学“粥少僧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唯分录取的原则又导致学校充满了犹太裔学生。于是几所常青藤大学开始改革招生程序,希望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

到今天,申请美国名校,学生除了要提交过硬的GPA成绩之外,还需要有SAT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列表、申请文书和补充文书等等。然而当它们来到东方后,中国人的“应试”习惯又把大学的各种指标强行拆分、量化。我们不断地刷分,企图用大量的课外活动、各类厚重的奖项来证明自己有多优秀。但对于美国大学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学术指标和荣誉背后的人是怎样的,也就是“你是谁”的问题。

这个观点,我们在2015年系列采访中得到了很多招生官的支持。

斯沃斯莫尔学院招生副主任Andrea Pien:

我们不是看你获得了什么头衔,也不是看你考试得到满分或者AP考试得到5分,那些学生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就其实并不能帮助他们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有时候,相比所获得的成就,我们更看重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康奈尔大学的招生办主任Shawn Felton: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个人。

在招生过程中,我们会将每个申请人作为独立的跟人来看待,去了解他们的人格,去了解他们在课堂之外的所作所为。这些都是让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决定了他们应该去哪里读书。

所以我希望学生能够更多地展现自己。而让招生官了解你的最好方式就是向我们介绍自己,让我们了解你的信息,了解你的生活,让你的形象更加丰满。在招生的过程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听上去有一点抽象。你或者会问:那么我该如何展示自己呢?

在所有申请材料中,最让中国学生感到头疼的部分是申请文书。因为在申请文书里,你必须用英文自然流畅地告诉你的读者,也就是招生官们一个你可能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我到底是谁?

因为申请这些学校你都可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故事,你要自己发现,哦原来我的人生计划是什么,或者说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样。这并不是个容易的过程。

甚至很多已经经历了申请择校,赴美读书的留学生回过头来看,依旧觉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困难重重,依旧觉得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略显迷茫。

特别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关注自己的“硬件条件”是一件更惯常而容易的事情。而但凡提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人生的故事、计划、愿景等等,事情就变得困难重重。
图 | Bing


进入了埃默里大学就读的张好,当年申请的时候从国际部的校内顾问那里就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她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顾问给她的启发。

我记得顾问给我们玩过一个游戏,就是给你一张纸,不停地写你做了些什么,看到什么东西。突然就想到这些事情我以前还做过,然后根据这些想到我在文书里面可以写些什么……



耶鲁学生王点宇在她的个人陈述里只讲了一件稀松平常的故事:骑大象。

她讲到自己本性里畏惧自然和不确定性的事件,而动物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在泰国第一次骑大象的时候非常害怕。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大象偏离了既定的路线去了一颗芒果树,令王点宇意外的是,自己不但毫发无损,还能顺带摘到几颗芒果。

说到选择这个故事作为文书的原因,王点宇讲道:

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是无法预料的,要从这些非常随机事件中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感觉开心以及满足的地方。

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主要是因为我的其他资料以及简历都非常地格式化吧,就比如说有很多奖项,GPA也很高,这样的简历有可能会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或者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死板的人。而我这篇文章就会让招生官觉得,我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性化的部分。



那一年,她收到了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宾大和达特茅斯等几乎所有常青藤的录取通知。
很多申请者会苦恼,在自己十七八岁的经历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以记述,脑海里翻来覆去能称之为“大事”的或许只有某次获奖或是参加的某个大型活动。但其实,招生官也并不指望看到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一次爬山的经历,一次回乡的团聚,他们希望读到的是关于你自己的真实的、平凡的小事,并看到你是如何从这平凡小事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

在美国一路采访了很多学生和招生官之后,同行的实习记者兼主持人Maggie也忍不住分享了她当年申请美国高中的经历。

当时招生官问了她一个问题:

想象一下十年后,当你用谷歌搜索自己的名字时,你希望出现在前十位的词条分别是什么?

16岁的Maggie并没有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问,直到经历过高中和大学的申请,这个谜团才被逐渐解开。

图 | Pixabay
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近一百年来,这个理念一直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奉为圭臬。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大学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列表、申请文书、面试的考察,正是希望了解他们将要录取一个怎样的人,而这些人又将组成一个怎样的社群。

对于在标准化考试底下艰难生存的中国学生来说,也是时候将关注点转移一下了。我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想要什么,从某个程度上说,美国大学申请提供给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开始认真地探索和认识自己内心。而这种探索是必须的,也是终身的。


    关注 北美家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