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任正非“围炉日话”:重新认识华为的15则精华 深长

 

壁炉旁,围桌而坐,一场温暖的对话。...

 企业IP

无冕君按
不知道你们看到没有,有文章说,任正非已经成为2016年度排名第一的“网红”。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侧的消费者变了,供应侧的产品也在变,对企业来讲,最难办的联系二者的渠道——传统经销商、媒体、营销方式都迅速失效,企业如何找到消费者(用户、流量)?

大家想想,如果万达没有王思聪、京东没有奶茶妹和刘强东、小米没有“雷布斯”、格力没有“董小姐”,他们的知名度还会有这么火、销售额还会有这么大么?

一个好的IP的造就,绝非一日之功,企业IP的养成就更复杂。

回到华为来看,大家知道,任正非是个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的人,低调得近乎固执。然而,从《华为基本法》开始,华为就凝聚了彭剑锋、包政等“六君子”,之后又有王育琨、陈春花等一大批学者围绕,这一批国内顶尖的经济学者,个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大V。

众星环绕,任正非要是成不了最火的企业IP,那才怪呢。

那么,你的企业呢?

▲ 本文作者: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
2016年岁末,田涛、孟平、曹轶,还有姚洋教授,我们一起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见面交流,约好早上9:30时见,想不到到了见面地点,任先生已经早早在那里等,很感动。坐下,任先生看到我们穿的单薄,就问身边的同事,看看有壁炉的会议室是否空闲,如果空闲,我们转场去那里,得到确认可以过去,任先生就带着我们转场去另一个会议室了。

令我惊奇的是,任先生自己开车做司机带我们过去,我和姚老师都说,这是该是史上最贵的“司机”,坐在任先生亲自驾驶的汽车上,更深地钦佩任先生,刚一见面的两个环节,已经深深地折服,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领袖。

任先生带着我们到了新的交流地点,这间会议室里,壁炉已经点起的炉火,就在壁炉前,我们围桌坐下,一场温暖的对话就这样展开,我忽然想起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来,作者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而今我们就是在一个真实冬日的壁炉前,倾听缔造在全球具有影响力企业的创始人“立业”之本的深刻含义,所以我把这次交流,名为《围炉日话》以记之。
第一则:做出来是天才,做不出来是人才
任先生说,华为的容错率是很高的,放手让大家去做,在研究上要允许大家犯错误,要给时间和空间让研究人员安心去做。假设一个新研究项目能够做出来,那华为就获得了天才;假设一个新研究项目做不出来,华为就得到人才。因为能够成功的项目非常少,所以是天才。

而项目失败的研究人员,他们经历过失败,知道失败的滋味,同时努力过,奋斗过,所以一定可以更好地总结过去,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继续前进,这正是公司所要得到的人才。
第二则:金钱变知识,知识变金钱
华为是一个有战略耐心的公司,所有的创新和尝试,都是在主航道上做出的选择,由战略做出界定。所有创新项目的选择,已经通过战略做出筛选。这个过程,可以用两组数据来说明,据了解,华为2016年研发投入120亿美元,其中30亿美元用于研究创新,2万人,这是一个金钱变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广泛的信息最终变成与华为公司战略相匹配的知识。其中用于确定性开发90亿美元,6万人,这是一个知识变金钱的过程,把与战略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华为的技术与产品,让华为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和战略上的领先能力。
第三则:没有基础研究,无法成为平台
企业如果想成为平台型企业,一个核心关键是:企业需要有基础研究,需要在基础研究中做大量的投入。这次交流又给了我一个特别的视角,是因为华为愿意投放在基础研究上。一个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平台型的企业,而成就一个平台型企业,在任先生看来,就需要有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不可能成为平台企业。
第四则:生存依靠绩效
▲ 华为2016年上半年业务构成
任先生却从另一个角度谈了他对手机业务的看法,让我真心钦佩。他说,的确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得很顺利,也非常好。但是对于华为而言,主航道外项目的衡量,还是以业绩为主。

对于主航道外项目的衡量,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维度,那就是项目本身要达到华为对于盈利的要求,以及正现金流的要求,如果在约定的时间里,达不到这两点,不管这个项目有多大的影响力,没有达成盈利预期,没有正现金流,也是会被关闭的。企业必胜的信心不能建立在远见和长期的预期中,而应该是建立在真实的绩效基础上。
第五则:内外合规
华为对于内外部的合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华为从依赖个人,到可以制度化可持续地推出满足顾客需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成功产品的转变,就是在任先生1997年访问了IBM等公司,决定开始管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开始的。

任先生当时就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变革指导思想,这也是华为能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流程的关键之所在,并以此建立了自己内部合规的习惯。而“构建和谐的商业生态环境,让华为成为对当地社会卓有贡献的企业公民。”我想这是任先生及华为对于内外合规的理解和选择。
第六则:华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而非中国公司
一次在瑞士我们有幸见到华为瑞士公司的负责人,这是一位外籍人士,朋友问:“您在中国公司里工作的感觉如何?”这位华为瑞士公司负责人说:“华为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个回答让在场的中国人都很惊讶,我把这个转述给任先生,他自己也笑了,回答说,的确华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而非中国公司。

现在华为建立起了一个全球体系,华为的销售额中超过70%来自于海外市场,华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在海外已经进行了全球架构的组织布局,按照围绕着人才设立机构的原则,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已经实现全球异步研发战略。
第七则:中国稳定的基础是制造业。
▲ 制造业的发展保障了经济的稳定。
任先生总结一个国家发展的规律,比如,美国依靠石油产业奠定了自己国家的经济稳定性,英国依靠黄金奠定了自己国家的经济稳定性,而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才会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应该和德国一样,以制造业为核心,依靠制造业的发展来获得经济的稳定性。
第八则:多元文化与独立的人
谈到深圳,任先生认为深圳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极为特殊性,是因为这个城市具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多元文化与独立的人。深圳的故事就跟硅谷的故事是一样的。深圳是中国最先走在开放改革道路的地方,深圳有着非常多的发展基因,开放的基因。
第九则:理想主义+奉献精神
独立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任先生认为是“理想主义+奉献精神”的人。华为的几个广告一推出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这几个广告也是对任先生关于“理想主义+奉献精神”的诠释。任先生说到:上帝粒子研究的最新发展,那是厚积薄发;跌倒了的乔伊娜,依然抬起头来冲锋拿冠军,那也是厚积薄发!我非常喜欢这两幅广告,亦如我喜欢“芭蕾脚”与“布鞋院士”的广告一样,理想、奉献、艰苦、奋斗,这是华为崇尚的“人”。
第十则:不需要感恩,只需要契约
谈到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我们谈到了“感恩”这个词,在我们的认知里,觉得当一个公司能够给员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获得好的收入并能够不断成长,这个员工应该有一种感恩的心。想不到任先生不接受这个观点,他说,在华为,我们不需要员工感恩,如果有员工觉得要感恩公司了,那一定是公司给他的东西多了,给予他的多过他所贡献的。

我听到这里,就问身旁的曹轶,她在公司工作十多年,问她怎么理解任先生这个说法,她的回答也给我很大的触动,她说,她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而不是“感恩”。田涛也随之附和说:华为与员工之间是一种契约信任的关系,不会用感恩或者情感作为纽带。
第十一则:华为更像军队文化
▲ 华为有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如此强调流程,所以我们自然就讨论到华为是更贴近西方文化的一家公司,任先生没有完全同意,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华为更像军队文化,任先生确认,他认为华为的确是军队文化特质。田涛补充说,华为更像美国的军队文化。想到美国军队,我总是会想到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以此来看华为,的确觉得非常接近,甚至你可以认为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军队。
第十二则:华为最强的是财务体系与人力资源体系
“当姚老师和我问任先生,他觉得华为成功的核心点是什么?他回答说:还是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第十三则:真正的人力资源策略都是反人性惰怠的
关于华为人力资源部分,谈到华为人力资源策略,想不到任先生讲了一句非常特别的话,他说:真正的人力资源策略都是反人性惰怠的任先生抬高他的手势说:企业要想生存就要逆向做功,把能量从低到高抽上来,增加势能,这样就发展了。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这样企业如何发展?任先生正是通过洞察人性,激发出华为人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持续发展的企业活力。
第十四则:“在有凤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凤。”
华为布局全球的能力,是把能力布局在人才集聚的地方,用华为的话来说就是:“在有凤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凤”。机构随着人才走,不是人才随着机构走。是在全球找人才,找到这个人才围绕他建一个团队,不是一定要把他招到中国来。在任先生看来,离开了人才生长的环境,凤凰就变成了鸡,而不再是凤凰。
第十五则:人是最重要的
人是最重要的,认识到人才的价值,也要给人才合理的回报,合适的价值空间,给适合的工作环境,一个小插曲,我们交流的会议室,是一个有着欧洲风格的房屋,我们觉得整个装饰很漂亮,但是任先生说,这是华为最早设计的办公场所,还很土气,现在的东莞松山湖总部就非常漂亮了,这个还不达标。在华为看来,人比机器重要,因此尽量把人装备好,把环境做好。
结尾
也许是火炉的温暖,也许是话题本身,时间在不自觉中溜了过去,想不到已经到了我们要赶去机场的时间。当任先生知道我们要赶去机场,马上嘱咐服务员把本来是他自己预定的午饭送上来给我和姚老师吃,我们也客随主便,就把任先生和家人预定的盒饭给吃掉了。之后,他陪着我们下电梯到车库,想不到他会为我拉开车门,那一刻被任先生细致、平和的品性所折服。

车行驶在去机场的路上,我回想这一个上午,在整个上午的时间里,只有我们和任先生之间安静地交流,没有人来打扰,没有电话进入,一切都是从从容容,也是那样的专注,这一点可见华为的品质。

虽然我算是比较熟悉华为的人,但是与任先生面对面的交流,依然感受到还有很多需要从机理上去理解的东西,也许下次的交流,我可以延续《围炉日话》这个题目。只是这一次多少有点可惜的是,我们沉浸在交流里,竟然忘了照张相,在一个刷脸的时代,这算是一大损失哦!
| 雾霾源头 | 稻盛和夫 | 雷军继续革命 |
| 创业36条军规 | 徐翔沉浮录 | 宝能系 |
| 内心引力 | 乐视危机 | 深圳买房 |
| 任志强 | 郑裕彤的豪门恩怨 | 生死劫 |
| 马光远 | 曾国藩 | 罗辑思维 |
| 倒闭工厂主 | 历代首富 | 互联网 |
| 创业18死法 | 滴滴股权迷雾 | 高晓松 |
| 二线城市创客 | 10大管理思想 | 大裁员 |
| 小马奔腾 | 5个跑路老板 | 百度的冬天 |
| 不得不说的故事 | 韩国网红PONY |
| 创业宝典 | 微信小编的100条吐槽 | IDG |
版权声明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ID: CCH_chunnuanhuakai),原标题《与任正非先生:围炉夜话(十五则完整精华版)》,发表于2017年1月17日,作者:陈春花。无冕财经已获得授权,并稍作编辑。如有其他需要,请联系客服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关注 无冕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