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持续创新,成就《汉语桥》的“文化味”和“烟火气”

 

新一届《汉语桥》以汉语为载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同时,又融入了更多新时代的特色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进行了多维创新。...



新一届《汉语桥》以汉语为载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同时,又融入了更多新时代的特色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进行了多维创新。

从2002年第一届《汉语桥》总冠军郑翠恒诞生,到今年欧洲选手鲁斯兰捧起总冠军奖杯。这十七年来,《汉语桥》就像一个窗口,见证着国家影响力与中外交流环境的变迁。而今年的《汉语桥》依旧由湖南卫视刘建立工作室领衔操刀,这已经是该团队参与执导的第十个年头。对于一个一做就是超过十年的赛事,湖南卫视刘建立工作室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坚持创新,坚持内容为王。

8月9日,随着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落下帷幕,《汉语桥》节目也走到了成人礼前夕的时间节点上。

对于十七岁的《汉语桥》而言,如何以一种创新姿态继续向前迈进,成了其生命力“保鲜”的核心议题。老牌节目要做到常谈常新,创新的姿态与创新的结果同样重要,从这一维度来观察,本届《汉语桥》在“姿态”和“结果”的呈现上,都有着优异的表现。
不断“创新”的十七年
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举办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自2002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比赛选手选自非中国国籍、在外国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并通过比拼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等内容决出冠军,《汉语桥》便是将比赛过程电视呈现的一档节目。
“激发各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赛事举办的初衷,每一届《汉语桥》都在此母题下,尝试着不同程度与维度的创新探索。

复盘赛事发展脉络不难发现,2008年,是此项比赛的一个特殊节点——《汉语桥》正式落户湖南,由湖南卫视和湖南教育台共同承办。在“电视湘军”的操刀下,节目也深耕着进一步的突破。

在承办《汉语桥》的第一年,湖南卫视打破传统,派出几路人马组成摄制小组对美国、泰国、南非、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九个赛区进行全程跟踪拍摄。这也是《汉语桥》举办以来首次有电视台跟踪拍摄海选过程,这一举措让赛事在当时获得不俗的传播度。
此后十一年来,《汉语桥》继续以创新姿态扩展赛事影响力,并随着外部环境和观众审美的变迁不断调整节目形态。如在文化节目逐渐走热的2016年,《汉语桥》融入“汉字麻将”“5D动感答题”等内容,在年轻人群中引起不少关注;2017年,《汉语桥》与时俱进,引进了真人秀、魔术元素,让有意思与有意义兼得;2018年,为了保证节目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节目将答题环节与游戏闯关环节相结合,设置了“百里挑一”“蹦蹦床绕口令”“看字识图”等关卡,让年轻观众不仅可以在《汉语桥》中学习到“汉语”,还可以感受到学习“汉语”的新颖与乐趣。
对于这档老牌节目而言,创新既是难题又是必要因素。难度在于每一届都需要不断突破往日成功“经验”,寻找到新的主题以及“破题”的角度与方向,在保证其文化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使节目价值内核与内容设置得以自洽地呈现;同时,节目的不断更迭、市场环境的跃迁、观众口味的变化,也对节目创新提出了必要的要求。多年来,《汉语桥》在承袭节目内核的前提下,不断在“成熟”的模式上寻求新意,不仅是背后团队不断自我挑战精神的体现,也从收视效果、模式探索等方面为同类节目的“保鲜”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思考。
一档有“烟火气”的文化节目 
近两年,一系列制作不俗的文化节目涌现,让此类节目的模式形态和传播路径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都在艺术性与可视性方面找到了相应的平衡点,获得较好的口碑与数据表现。由此可窥见的启示在于,文化类节目并非要追求曲高和寡,学会“俯身”与观众沟通也是发展的题中之义。
如何让文化节目显出“烟火气”?本届《汉语桥》也作出了力度不小的尝试。

今年《汉语桥》将“天下一家”作为主题,“家”是一个人的归属,也是一个人的根脉,同样,“家”也承载着全人类共同的期盼和情感认同。这样的主题立意之下,内容传达也能寻求到观众更多的情感共振。

在节目设置上,这届《汉语桥》打造了“汉语大课堂”的概念,将课堂搬进舞台,搭建了一个更为舒适有趣的知识场域。节目的整体事件设定为一次中外交流大考,每期分为答题环节和游戏闯关环节,并邀请三位各具特色的“中外出题官”为选手出题。这些“中外出题官”包含艺术家、老师、主持人、曲艺家和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有曾获得“汉语桥”冠军的学长贝乐泰和大卫;有立志于用声音记录一座城市,收集了50年代前的200多种老北京声音的“老北京声音博物馆”创始人秦思源。
这些出题官各自怀揣着与中国有关的奇妙缘分和独特故事到来,除却完成考题设置任务外,也让人们能在一个亲切的话语空间进行交流,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用“汉语”搭建一座中外交流“桥”
随着全球化不断演进,加强中外交流成为建构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措施,而国际交流圈层的扩大,离不开媒介传播的助力。经过十七年发展,《汉语桥》已经成为了一个提供中外交流的良好平台。

在本届《汉语桥》的第五期,第十二届《汉语桥》总冠军贝乐泰(澳大利亚选手)来到现场担任出题官。贝乐泰表示,参加《汉语桥》比赛不仅让他更好地学习了汉语,还让他在2014年有幸参加了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一场活动——在全球一百九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面前,用中文做一个关于“多种文化对世界和个人间的重要性”的主题演讲。
在《汉语桥》的舞台上,将汉语等传统文化带向世界的选手,贝乐泰并不是个例。据节目主创介绍,“以汉语为桥,本届《汉语桥》更为强调汉语作为‘桥梁’的沟通作用。”

此次《汉语桥》增加的文化外拍体验环节,便是强化沟通的直接体现。7月18日至7月19日,《汉语桥》15强选手分为三组前往“青岛海水稻中心”“张家界武陵源区”“科大讯飞”进行游学体验,在深化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同时,也巩固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的文化桥梁。

从贝乐泰等选手将汉语带到更高的平台,到邀请外国选手到国内进行文化体验。可以看到,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沟通与学习。《汉语桥》的意义,是在传播大国形象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大家走进来,真真切切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了解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运用沟通、交流、学习等方式,完成“天下一家”的主题构想。

作者:何久

编辑:夏晓茜  王海婷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关注 广电时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