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体自带着一个神奇的补肾阀门,失眠、肾虚、耳鸣、脱发的都赶紧来看看!

 

勤俭持家从自己捏脚开始~~...




对中医有点了解的童鞋

都知道六味地黄丸这个千古名药
它是滋阴补肾的基本方
能治肾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若你是肝肾阴虚导致的口疮,痘痘
它也能治
因为肾其华在发
所以六味地黄丸还能治脱发,黑发的功效
那有些童鞋要问了
什么是肝肾阴虚?
我再给大家复习一遍
(以前读过的学霸可以跳过下面这段)
打个比方
你身体是一个煮水的锅
锅下面火散发出来的热就是阳
而装在锅里的水就是阴液,血,肾阴,肝阴
概括一下:就是阴
如果这个阴阳太极图
在你身体里总是维持相对平衡
那你的身体也不会有大问题


但如果有一天
锅下面火散发的热和锅里的水不平衡了
锅里的水相对热来说---少了
这就是肝肾阴虚(肝肾不足了)
那锅(身体)就会被火烤得滚烫
然后表现出一些热象和虚象
比如头晕目眩、目干、视物昏花
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午后潮热,颧赤盗汗
口燥咽干、腰膝酸痛,遗精等等
那这时候要怎么办呢?
锅都被火烤得滚烫了。。。
这时候要么关火,要么加水
而六味地黄丸就是给锅里加水
说白了,
它就是一个给你身体(锅)里加水的药
也正因为如此
大家现在普遍认为六味地黄丸是补药
是中老年人的专属
但这其实是个误会
因为最早这个千古名药是宋代儿科名医
钱乙专门配给小孩子服用的
我们来解方一下
熟地黄(八钱)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转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如果换算成现在的
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
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剂量仅供参考)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为补肾阴之主药;
山茱萸入肝、肾经
能够滋补肝肾,收敛固涩;
山药补气养阴,既是补肾阴的常用药,
也是健脾的常用药
这三个药分别针对肾、肝、脾都为补药
另一边
泽泻、茯苓均为利水药
牡丹皮性寒凉,善清肝火
这三个药都为泻药
这也就是常说的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
熟地黄能大补真阴
但它也有缺点
就是具滋腻之性
配上泽泻后就能补阴而不腻滞
(补中有泻)
泽泻得熟地黄则利水而不伤阴
山茱萸得牡丹皮之制约而无温燥之性
山药配伍茯苓,共奏健脾之功
世间没有完人
更没有完美的药
每味药既有自己强项同时也有自己的短板
而六味地黄丸的方子妙就妙在
用配伍解决了它们各自的短板
这和现在企业用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都需要团队的合作
那小儿到底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吗?
当然可以
一般来说
这类小儿会有这样的体质特点:
形体偏瘦弱,大便干结,甚至有痔疮
睡着时容易乱动,抽搐
甚者从床的一头钻到另一头
容易做噩梦,夜间容易惊醒,说梦话较多
出汗很多 ,尤其以夜间汗出明显
性格倔强,脾气急躁 
舌质红,少苔,甚至无苔火地图舌
(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
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但如果不急的,又怕中药苦的
可以试试下面这个
人体脚上自带的这颗六味地黄丸
太溪穴
在古代,“太”意思是大也
“溪”,溪流也
意思就是肾经水液在这个穴位处
形成较大的溪水
肾经的“经水”源头在哪?
出自涌泉穴
然后经过然谷穴(另一个脚部的穴位)
最后流注于太溪穴
再顺着经穴的方向向上流注
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
多用此穴“决生死,处百病”
如果在这个太溪穴上能摸到脉搏跳动
说明肾气未竭,还可救治
如果没有跳动
就说明病人阴气重,危险了


如何找到穴位呢?
用手拇指用力均匀地在内踝与跟腱之间
反复仔细地按压
当你感觉酸、痛、胀最为明显
且为凹陷的地方
即为此穴的准确位置
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
但如果和太溪穴相比
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脾
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肾
想要补肾就该从太溪穴开始
针刺或者按摩太溪穴
有补肾气滋阴益肾,强腰壮骨的功能
我认为此法也适用于小儿
怎么按?
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
先顺时针方向旋按 20 次
接着再按逆时针方向旋按 20 次
然后以相同的手法对付另一个脚
每个脚3-5分钟
力量以柔和,以有酸胀感为度
但切记至少要坚持2周以上
以往有些病人才按了二天就跑来问我
米医生,这好像没用啊
哎,心急的主
拜托您还是改喝汤药吧


这个世界太美好
我劝你善良不吃药
【素问轩】
|| 推荐阅读 ||
它是秋天里最有用的水果主角,但99%的人不知道被仍掉的皮才是真正入药的!
医案|这么多年的痘痘和便秘被这个小经方治好了?!它居然还能消子宫肌瘤!
令人惊悚: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而且它摧毁了孩子的体质!
一场感冒可能会要老人送命、让孩子体质变差,学会对付它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
这简直就是是胡扯:羊奶比牛奶好、小儿喝羊奶不过敏!扒开这微商广告后的谎言!
投稿/商务合作/预约面诊/求抱抱
请添加suwenxuan5微信号


    关注 素问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