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破财免灾,花钱消霾

 

囿于一地的治霾,是刻舟求剑。...



一本书看懂中国经济,掌握财富保值秘诀





破财免灾,花钱消霾

■文 | 王福重 ☞ 有硬功夫的经济学教授
阅后即焚
治理北京雾霾有可行办法,这就是区域交易。

区域差距过大,必然产生冲突,雾霾是一种特殊的冲突形式。

目前正在全世界兴起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说白了,就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钱,购买对方的碳排放指标,控制全球碳排放水平。

今天北京正在雾霾红色预警,感到压抑,希望尽快挨过去。但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预警。连环保部的专家都说,起码需要十年,雾霾才会明显减轻。我没有这么乐观,估计还要三十年。

雾霾是坏事,但不同的人评价差异很大。北京人更高估计雾霾的危害,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没有北京人惊诧。比如今天北京街上,戴口罩的人有一半,而且3M的N95一类的口罩居多,相对落后地方的人们,戴口罩的比例很低,甚至不见口罩一族。北京人对雾霾的抱怨也更盛,雾霾与段子齐飞,表面是自嘲、苦中作乐,实际透出的是无奈和焦虑。

除了认知和获取信息的差别外,这种评价的不同,根本上是生活水平或者收入水平差异的反映。一般说,越是富裕,对环境质量就越在乎,反之越不在意。这一差异,为解决雾霾提供了某种启示。雾霾预警后,有记者、摄影爱好者以及好事者,拍下了颇为壮观的雾霾进京图,浩浩荡荡的霾团从北京以南缓缓北上。多次的雾霾过程已经证明,北京地区的雾霾,不是,起码主要不是本地产生的。本地的汽车尾气、工地扬尘,不过是略微加重了它。雾霾主要是周边尤其是南部地区的生产所致,借助东南西南风输送进京 。北京地区已经没有严重污染行业,居民冬天基本使用天然气取暖。但周边还广泛存在产生大量雾霾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有记者深入雾霾源头拍下了触目惊心的一组图片。

了解以上两点,就有了治理北京雾霾的可行办法。这就是区域交易。

一切交易,所以发生,是因为,交易双方对所交易物品的主观评价存在差异。一般说,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评价低,没有的评价高。北京人有较高的收入,他们对环境更在意,一定条件下,愿意为获得好环境如干净空气支付代价(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购买干净空气)。而发展相对落后地方,对提高收入摆脱贫困更感兴趣。北京可以通过向周边地区支付费用,求得对方缩减产生雾霾的生产规模。一方面,北京支付得起又愿意支付,另一方面,雾霾生产者不是为了污染而是赚钱生存,只要能获得大致相当的报酬,一定乐意减产。

北京为治理雾霾,已经投入几千亿,未来据说投入更多。但坦白说,就降低pm2.5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效果,雾霾呈逐年加重趋势。原因是,周边地区的有关生产活动处于升级扩大过程中,雾霾排放相应一直增加。与其治标不如治本,把钱花在源头。

这当然存在道德困境,似乎谁污染谁光荣。但雾霾不会自动消散,根本是个利益问题。没有补偿,产生雾霾的生产不会自动停止。何况,我也多次说过,北京人民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并不高于周边人民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权利。

除了支付污染对价,北京还可以把部分周边急需,而自己已经过多的产业转移到周边。比如一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部分新技术产业。这是双赢:周边获得了原本稀缺的资源,产业结构提升,就业增加,同时减少对污染产业的依赖,北京则可以改善环境。这也许应该是区域协调发展应有之义。区域差距过大,必然产生冲突,雾霾是一种特殊的冲突形式。

我的这个办法,并没有多极端。目前正在全世界兴起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说白了,就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钱,购买对方的碳排放指标,控制全球碳排放水平。行政区划可以区分分成甲省乙市,但空气是流动的,不分甲乙。囿于一地的治霾,是刻舟求剑。

  推荐阅读:

  • 你有多少不服气想要世界知道丨征稿活动
  • 时寒冰:对美联储加息感觉麻木非常危险
  • 肖锋: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慢不下来
文章版权归“功夫财经”所有
欢迎转载分享
商务合作,请回复“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功夫财经APP


    关注 功夫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