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20年历史的信号

 

如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每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与发展状态,对于未来中国大企业在世界500强位次和企业规模的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企业未来的选择,明确指向中国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201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大陆有117家公司位列其中。从1995年开始中国有3家公司上榜,到2018年有117家公司登上这个标志世界最大公司的榜单,可以说中国大企业在过去20年时间里创造了世界性奇迹。

然而,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环境,中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重大挑战的新关口,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中国大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有多大?

在世界500强名单里,用未来时间进行度量,中国公司数量会超过美国公司曾经创造的最高纪录(近200家),成为世界500强的领导性企业群体吗?

中国大企业发展会集体遭遇天花板和瓶颈吗?

进一步说,如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每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与发展状态,对于未来中国大企业在世界500强位次和企业规模的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企业未来的选择,明确指向中国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知本咨询已经跟踪研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成长近20年,一直力求探寻全球大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颁布时,我们曾经以《中国500强企业15年三大成长命题》为题在《企业管理》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内容初步讨论了中国大企业面临的未来成长规模命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用更广阔的时间视角,来观测未来中国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一、各国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都有天花板和拐点

如果从最初发布世界500强榜单的1995年开始到2018年,将各国世界500强公司的数量进行趋势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最主要经济体的500强企业数量都存在天花板和历史拐点。

►1.美国、日本的历史拐点分别出现在2001年和1995年,之后出现了长期下降趋势



如图1所示,1995年~2018年的24年周期,能够清晰地看到日本公司在1995年时,曾基本与美国公司一样,成为世界数量最多的大企业所在地,但从1995年开始日本企业一直延续着数量衰减的路径,从最高的149家缩减到2018年的只有52家。

美国公司的转折点更为突出。2002年之前,美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在当年达到创纪录的198家后便转为一路下行,至2018年美国企业只有126家保持在世界500强队伍中。

作为曾经和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核心影响的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看似都无法逃脱这样的长周期转折趋势。

►2.法、英、德欧洲三国历史拐点出现在1999年,天花板效应更为明显



来自欧洲的法国、英国和德国三个经济体更能明显体会到天花板的存在。如图2所示,三个国家的企业在过去24年间,每个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相对平均,变化平稳,三国相对位置接近,全部保持稳步缓慢下降的趋势。1999年可以看作三国联合的历史拐点,当年三国企业合计在世界500强中占有121个席位,达到历史最高。2018年下降到仅占有80个席位,让出了大致三分之一的位置。

1995年到2018年的世界500强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大型企业数量,都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了历史拐点和天花板,之后形成了长期下降的趋势。

由于列入这个名单的都是全球各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经济规模的公司,不同国家上榜公司数量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国家间企业规模竞争力、经济发展趋势的长期差异,过去二十多年全球经济此消彼长,正是这一“拐点现象”的最好注解。

二、中国大企业成长拐点预测

那么,中国的大企业在过去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持续增长,已经在世界500强中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从1995年的3家,上升到2018年的117家企业。

这种快速提升的趋势未来也会出现拐点吗?会在什么位置出现拐点呢?假设到2020年,或者再向后延伸几年,中国最高峰时将有多少家企业列入世界500强呢?我们仍然尝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剖析。

►1.世界500强未来能给中国企业留下多少席位?

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群体在过去20年稳步发展,进入门槛缓步提升。1995年进入世界500强需要约88亿美元,2002年提升至100亿美元,2010年达到170亿美元,到2018年,入门门槛为235亿美元,如果换算为人民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需要约13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收入。

是不是可能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在未来跻身世界最大公司阵营,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世界排名和地位呢?我们看一下世界500强公司的收入分层数据(如图3所示)。



截取2002年、2006年、2009年、2013年、2018年五个代表性年份,世界500强企业分别在100亿美元、150亿美元、200亿美元、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分布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其中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 门槛稳步升高。由于门槛不断提高,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在2009年消灭了所有150亿美元以下的企业,在2013年消灭了所有200亿美元以下的企业,未来底部仍将持续抬高的趋势;

◆ 超级收入公司只有10%。从2002年到2018年,能够实现1000亿美元以上收入的公司很少超过50家,能够达到2000亿美元的企业只占1%~3%。从现在来看,2000亿美元或者1万亿元人民币就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天花板;

收入在200亿美元~500亿美元的公司占多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公司都会长时间保持在这个区间,如果对应到中国公司,大约1000亿元~3000亿元销售收入是世界500强公司的主流,这个特点在过去近20年时间内没有改变。

我们做一个预测和展望,到2020年或者之后几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收入分布可能是什么样呢?

简单来看,随着入门门槛提升至250亿~300亿美元时,将有更多的(约40%)世界500强公司收入需要超过500亿美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低于1500亿元~18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将不再有机会进入世界500强。

同时,也难有很多公司突破1000亿美元(6000亿~7000亿元人民币)的天花板限制。

分析说明,在上有天花板限制,下有门槛逐步抬高的条件下,如果希望有更多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那么就需要产生更多收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才行。

►2.中国企业有多少成长为世界大企业的潜力?

在找到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空间条件后,我们换个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现有的企业群体有多少可以继续做强做大,成为未来世界500强中的“小鲜肉”?



始于2002年的中国企业500强评选,给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对比性参考。如图4所示,同样截取2002年、2006年、2009年、2013年、2017年五个代表性年份,中国500强企业的收入分层演变值得思考。

门槛快速提高。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02年的20亿元人民币,逐年快速提高,2017年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在2018年消灭了300亿元以下的企业;

3000亿元是天花板。虽然中国企业发展很快,但在过去近20年里,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公司只有不到10%。如果说未来超过40%的大部分世界500强公司都要超过500亿美元(3000亿元人民币)收入这条线的话,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挑战很大。因为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大企业只有150多家,其中3000亿元以上的只有46家。

结合中国500强企业收入分层的特点和变化来分析,如果中国企业希望在世界500强中占有更多席位,必须同时实现两个目标:

▌一是现有进入世界500强的117家中国公司能够跟上世界500强收入整体提升的大趋势,将自身收入稳固保持在2000亿元人民币之上;

▌二是有一定收入规模的(800亿元人民币或100亿美元)中国500强企业持续增大规模,在未来几年冲进2000亿元门槛,成为新的世界500强成员。

➜首先,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给入选2018年世界500强的近120家中国企业做一个分类,有如下几种:中央企业49家、全国性金融机构18家、地方能源或钢铁企业17家、制造企业11家、贸易企业7家、房地产企业4家、互联网企业4家。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央企业、全国性金融机构基本都度过了高速增长期,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同时中央企业整合也在进行中,快速增长潜力有限;地方能源和钢铁企业、房地产企业受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影响,继续高速增长已不现实;目前制造业中占主力的汽车企业面临着市场放缓和新能源转型的压力,增长潜力也有限;贸易公司波动性强;能够在未来持续增长扩大收入规模的可能是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

由此可见,世界500强已上榜的中国公司持续增长空间受到多重压力,上榜企业持续维持110家以上是很大的挑战。

➜其次,有多少可能冲击世界500强的中国新手企业?

我们要在目前收入规模在800亿元~1200亿元的中国大企业中进行寻找。从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数据来看,这个区间的中国公司约有60多家,分别为9家央企和地方国企综合控股集团、12家能源和钢铁企业、24家制造类企业、7家金融机构、8家贸易和零售企业、3家航空公司。

从环境增长潜能的角度分析,在这近60家世界500强备选企业中,航空公司、金融机构、制造类企业和零售类企业能够继续扩大收入冲击2000亿元规模的可能性较大,按照100%成功概率估算,至多将有30~40家公司有可能冲击世界500强。

3.中国大企业成长的天花板将到来

中国大企业成长的拐点在哪里?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就世界500强中的中国公司未来的走势进行推演。假设2018年世界500强中国公司全部保持在未来3~5年的榜单中,同时目前销售收入在800亿~1200亿元的中国公司按最好的预期场景,有30~40家进入世界500强,那么,在可预见的2022年~2025年间,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将最多可能占有150个席位左右(如图5所示)。



我们认为这个时间点所对应的最高点,将可能是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位置的拐点,即大企业成长的拐点。另外,有如下补充: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曾经推动中国企业大幅度发展的原动力如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自然资源等要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对应的从中央企业到各个省份的能源、金属、房地产、化工、基建等行业,大企业增长空间已经不足,这些企业恰恰是目前大企业的核心力量;

◆如果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分布比较,全世界42个可比产业中,美国公司占据了接近40个行业,日本公司占据了26个行业,中国公司只出现在不到25个行业中,在培养世界级美国公司的金融、健康、IT与互联网、娱乐等服务业领域,中国公司的积累明显不足,缺乏在这些世界级市场中产生世界500强企业的能力。

也就是说,中国大企业继续在全球整体保持增长的动力在衰减,同时在服务行业和新兴经济领域的大公司增量有限,加减相抵,将会促使中国公司成长拐点的形成。

一个历史性拐点的形成,除了这些数字本身的作用外,还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911事件”与美国公司拐点高度重合,阪神大地震与日本公司拐点高度重合,欧洲公司的天花板与欧盟一体化高度重合等等。中国公司的历史拐点,还会与我们的经济政策、国际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直接相关。不论怎样,能更贴近真实的未来,我们的论断就有一定价值。

未来企业成长的前景并不那么乐观,预测毕竟是对趋势的判断,当我们看到未来的趋势是对自己有利的,那就乘势而上,当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的未来将和1995年的日本、2002年的美国一样,也不必过于忧虑,寻找积极应对之策,化解缓解不利因素,培养新时代世界500强领军企业,当是不二选择。■




感  谢  关  注    |    喜  欢  请  点  赞   ↘


    关注 企业管理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