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吾乡?新生代农民工的迷思

 

估摸着这段时间,不知情的外媒又得危言耸听了。说咱们中国已经陷入崩溃之中,工厂停工,商店关门,ZF停顿,股市无...



此文为格隆汇2017年归乡记系列
估摸着这段时间,不知情的外媒又得危言耸听了。说咱们中国已经陷入崩溃之中,工厂停工,商店关门,ZF停顿,股市无法交易,许多家庭更是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味道,人们大都无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青少年儿童成群结队去讨钱。
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心慌慌呢?莫慌,难道你没发现这是现在我们过春节的真实写照吗?认真你就输了!

过年,对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有的人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年,就盼着过年能够顺利回到那个让他们千般依恋的故乡合家团聚,因为他们的故乡承载了它们美好的回忆;而有的人每逢过年前夕就会患上过年焦虑症,这个时候我想由上海彩虹合唱团演唱的《春节自救指南》你值得拥有!
对我而言,故乡这个词一直缺乏温度。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每当有人问自己是哪儿人的时候,我们无法斩钉截铁、脱口而出故乡的名字。我这群人面对故乡的常见的回答模式有:

A:我在甲地长大的,但是每年过年会回乙地;

B:我爸是甲地的,我妈是乙地的,我在丙地长大的,每年过年会回甲(乙)地;

聪明的你,请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我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生活长大,而每年要回到一个叫石鼓的乡村小镇过年,而如今一年中都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挥洒自己的汗水。

那么生活成长的地方、祖籍所在地和工作拼搏的地方,究竟哪个算我的故乡呢?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所迷茫的问题,而是我这群人所迷茫的问题。我这群人拥有同一个标签--新生代农民。

或许大家会问什么叫新生代农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该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我的父母是在乡下土生土长的农民,尽管他们早已他们放下了手中的镰刀锄头,开始到省会城市做点小生意20余年了,但他们骨子里对农村的那份情怀,是我无法所理解的。或许是因为农村承载了他们年少所有美好的回忆,放牛、捉泥鳅、采蘑菇、种田……
我想应该感恩我的父母,他们放下手中镰刀锄头的那刻,却没将我放下,没让我成为几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他们竭尽所能,让我接受他们能给予我的最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从幼儿园直至高中都是在省会城市中就读的,而后考上了本科去了外地读书。而每逢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老小都要回到乡下老家,父母对农村的依恋是我不能体会到的,我甚至十分抗拒回乡下过年。

因为乡下让我觉得十分的陌生,行走在乡下的泥巴路上,父母能和每个迎面走来的人搭讪上话,或是因为他们是小学同学,或是因为他们曾经一起去外面打过工,或仅仅是因为同在一个村大队……当这些热情的乡亲和父母搭讪起来,必然会看到我说"哟,这是你家姑娘哇,都长这么大了,在城里长大的姑娘就是不一样"表示我从几岁到现在都能听到这个论调。然后父母又会开始说,快叫人,这是*****,叫哥哥、伯伯……表示每当父母让我叫人时,我就是一脸懵逼。在我们乡下,同姓之间都有字辈的,根本不能按年龄来称呼,一些头发发白的耄耋老人,居然和我同字辈的,叫哥哥?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认识乡下的姑妈、堂哥堂姐几位至亲外,其他人都是熟悉的陌生人,遇到他们我都要弱弱的问父母怎么称呼对方。

总而言之,像我这种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种过一天地,务过一天农,对农村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就这样我们一直游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我们这群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相比在生活观和价值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我而言,我对城市的认同感超出了对农村的认同感,毕竟我从小就在城市中生活长大,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让我回到落后的农村生活又怎么能适应的了呢?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想必不难理解。

虽然我对城市的认同感超出了对农村的认同感,但是我从小生活成长的省会城市--长沙也算不上我心中寻觅的那个故乡。

因为我在长沙生活学习了18年,努力想要融入这个城市同龄人的世界,但是发现真的好难、好难……同他们出于文化差异、家境差距的原因,当同龄人侃侃而谈各类名牌时,当同龄人多才多艺时……而我与他们的互动就是那微微一笑,或出于尴尬,或出于礼貌……

我深知对于小学没毕业的父母而言,他们敢放下手中的镰刀锄头进城做生意就已经需要莫大的勇气了,而他们选择带上我一起外出,让我从小在城市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是他们尽最大能力所及的了。

毕竟在我们乡下,现在一所小学还是就几名老师,而且一个老师身兼几门课程的教学,而一间教室是容纳两个年级的学生,当这个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则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自习,这样的教育资源情况实在是堪忧啊!何况我们乡下同大凉山等地区相比,并不算很贫困了。
庆幸的是村里已经从泥泞小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有开面包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司机,那些孩子再也不需要天微微亮就起床,走上一个多小时到学校。

小时候城市同龄人参加的舞蹈班、钢琴班、英语班等兴趣班,自然是没有能力再消费了;而同龄人侃侃而谈的名牌也是无法消费,没有真正消费过,或许你说可以查找资料来积累谈资,但是纸上学来终觉浅,这种谈话是无法引起共鸣,让我们聊成一片的。

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成了"城里的乡下人,乡里的城里人"。我不清楚城市和农村,哪里才是我收容我这颗漂泊的心的归所。我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我的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

或许是因为对祖籍湘潭石鼓镇和生活地长沙都没有特别强烈的归属感,所以高中毕业填写录取志愿时我没有填写任何一所在长沙的大学,而本科毕业后我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来深圳打拼。选择深圳,一个没有亲朋好友的城市,只是希望有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这座人人口中称赞年轻有活力、极具包容性的城市,能够承载我的梦想与豪情,包容我的疲累与眼泪。

家人眼中的骄子,这座城市里的游子。中国有句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正是如此,相信出门在外的游子,都会和我一样喜欢选择"报喜不报忧"。记得来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福田区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里的公司上班,那是深圳有名的CBD。上班第一天忍不住的拍照给远在湖南的父母看看工作的办公环境有多么高大上,毕竟他们几十年来都没有进出过有门禁设置且金碧辉煌的写字楼。想请他们放心,女儿在外地一切安好。
人若没了梦想,和咸鱼有何区别?如果不能在深圳成家、立业,那么终归还是要回到父母身边,那个他们工作了20年的省城,亦或是那个他们心心念念的乡村小镇。无论是何处,终归不是吾心归处。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我想这是每个女生所憧憬的归宿,毕竟无论女性在职场上如何叱咤风云,最终大部分人会嫁做人妇,开始学着扮演母亲这个最伟大的角色。如果让我选,我希望那个城市就是深圳。

长沙,生活了18年直至高中毕业,我对它也没有过多的留恋,想到的只有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父母是如何在这个城市中挣扎供我读书的辛酸往事;而对乡下老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更不及长沙,毕竟一年就过年回去那么几天,奢求我能对它付出多少感情呢?而如今工作的城市--深圳至少还承载着我的梦想与豪情,让我有为之奋斗的动力。

做为80/90后这一代人,同时也是农民工的子女,也就是"第二代农民工",亦或是叫做"新生代农民工"。我们由于城镇化进程、产业升级等等原因对农村的依恋不似父辈那么浓烈,但却又在成长生活的城市里找不到归属感,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中。或许我们"第二代农民工"此生的使命,就是择一城终老,融入一座城的血脉,让自己的子女以后被人问到是哪儿的人时,能够斩钉截铁的回答出来。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加入格隆汇
● 投稿给格隆汇:tg@gelonghui.com

 添加微服妹妹微信号:guruclub_011

 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 广告投放:0755-86332133-823 

● 商务合作:0755-86332133-823


    关注 港股那点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