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齐晓勇教授

 

专家简介:齐晓勇, 博士研究生,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副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齐晓勇

专家简介:齐晓勇, 博士研究生,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副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现任美国心律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质控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项,主持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等20余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18项。主编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180余篇。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76年,1998年被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为心血管新药临床药理基地,1999年和2000年先后成立了河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和河北省冠心病宣教防治中心。在此基础上,2001年3月12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疾病诊治中心(心脏中心)正式成立,同时承担河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质控和河北省高血压防治研究工作,初步形成心血管学科的三级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心血管专业的发展需要。心脏中心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认证的冠状动脉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1995年和2001年两度入选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齐晓勇教授,探寻心脏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


1
教研是传承,实力打造精英医疗人才队伍


作为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齐晓勇教授早年曾问教于英国皇家心肺研究所医院,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心脏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30余年来,在心血管疑难重症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心血管介入领域造诣颇深,是河北省较早开展介入技术的专家,率先在该省开展第一例冠脉血管内超声及三腔起搏器植入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迄今已完成冠脉介入治疗、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及先心病介入治疗数千例。基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齐教授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齐教授格外注重人才培养和医师队伍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心脏中心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具有在国内外专业医院进修学习的经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方面极具特色,效果出众,得到了同行的公认与患者的好评。心脏中心现有高级技术职称医师26名,其中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0余名,年培养研究生近40人,为心脏中心和全国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齐教授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心脏中心近年来在心脏介入技术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成功进行了数千例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以及植入心脏起搏器等心脏介入诊治术,特别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更安全、无并发症等。此外,中心也同时负责河北省高血压防治研究,并承担国家级高血压研究课题。近5年来,心脏中心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1篇,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研究成果喜人。


2
质控是基础,严格把关牢筑医疗安全基石


关于学科建设,齐教授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质控”。“质控的意义并不是技术的拔高,而是‘固底’,是减少漏洞,是防止‘滑下去’,这才是最基本的。”我国于2008年正式启动介入质控工作,2018年,河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质控中心在全省考核中达到“优秀”等级。对于这样的成绩,齐教授表示并不意外:“第一是我们实行了术前人员的严格准入,注重合格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早年开始落实质控工作的时候,我们对各个地区医院机构和医生准入的资格都进行了严格把关,曾组织800多人次专家参与审评,对全省107家医疗机构都进行过现场审核。现在虽然取消了准入制,但是省内对于冠脉介入的质控没有松懈,即便医师通过考试,仍需经由介入质控专家评议,对人员‘基线’做一个把控。第二是严格管理术中的质控。冠脉介入技术的较快发展容易导致人员技术运用水平上的差异,从质控中心的角度而言,主要是针对特殊患者,对冠脉介入术中进行重点监控,并根据各个地市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第三是组织术后死亡病例的分析讨论。我省每年都会组织死亡病例讨论,术者向大家做死亡病例汇报,然后与科主任、其他医师一起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病例讨论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及时汲取临床工作教训,同时也对降低和控制我省心血管疾病介入病死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齐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对多支架植入的工作连续抓了四年,最早人均支架植入量为1.5枚,与现在的全国平均值持平,现在我省连续三年人均支架植入量都在1.4到1.41枚,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患者病死率仅为0.1‰~0.2‰,也有了明显下降。多支架的问题解决后,我们又开始着眼于综合合理性的评估,包括适应证的选择、血管的选择,支架的选择如大小、粗细、直径,并发症的处理等。过去综合合理率只有60%~70%,现在几乎都能达到90%以上,而综合的不合理率下降为6%~7%。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开始更加关注用药的合理性,如用药的比例、剂量、及时性等方面。比如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药是有时间界限的,用药越早,危险度把握得越准,对患者的预后可能就越有利。”心脏中心对心内科医师和临床药师的综合评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水平的相对一致性,齐教授也坦言,“不是说我们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我们能保证我们的水平是规范、均一、有底线的。”


3
创新是拔高,携手基层共谱医疗发展新篇


自1990年起,我国心血管疾病持续位列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成为21世纪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心血管医师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何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成了每个医师必须直面的问题。齐教授认为,创新是拔高,不仅要注重临床技能的创新,更需要思维理念和工作形式上的创新。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制度在全国推行,如何进行基层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实施同质化的诊疗服务成了专家医师们共同面临的考验。因此,开展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和教育,支持和推动基层医院首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准确评估能力,让各级心血管医师都能有效投入到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才能让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甲医院得以把精力更多地投向疑难重症的解决,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利用。

正因为如此,齐教授心系基层,致力于将科室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分享和推广出去,积极投身基层心血管医师的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他指出,“ACTIVE心血管疾病基层医师培训项目”就是一种很有创新性的形式。基层心血管医师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系统学习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齐教授还表示,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心脏中心也将挂牌成为“中国心血管疾病基层医师培训示范中心”,为助力基层医师能力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小结

在齐晓勇教授的带领下,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对未来满怀信心,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未来虽然任重而道远,心脏中心誓将保持和发扬过去的光辉成绩,持续为我国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转载自微信号: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如未关注嘉音,请长按下方图片中二维码关注


    关注 嘉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