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丢了东西,还差点儿和同学打起来,妈妈为什么反而应该高兴?

 

很多时候,孩子的认知并不是来源于书本和说教,而是更多地来自于生活里的小事儿······...





“叮叮,叮叮······”,西西妈妈的手机再一次在安静的办公室响起,西西妈妈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为了不错过西西学校里的重要通知,西西妈妈给班主任的来电和短信专门设置了铃声。果然没错,西西在学校又惹事了·······

原来,西西新买的一支漂亮铅笔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在班里大哭大闹,还非说是班上另一位同学拿的。原因是,那位同学一直说西西的这支笔好看。后来,西西还差点儿和这位同学打起来。

班主任跟西西妈妈说,同学们帮着西西找了,可还是没找到,希望家长好好劝劝孩子,也帮着西西想想,是不是遗忘在了别的什么地方。


类似西西这样的事情,在很多班级里都有发生。

大多数家长不会把这些小事儿放心上,顶多是和孩子说一下下次别打架,或是安慰一下丢了东西的孩子。

其实,像这种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儿,家长不仅不应该“头疼”,反而还应该高兴——它提供了一个为孩子传递思想方法的鲜活素材。很多道理,我们空洞地和孩子讲,孩子未必能够理解,效果也未必好。但是从孩子亲身遇到的某一件事说开去,孩子的理解体会就不一样了!

那么,从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里,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什么呢?细细想来,内容不仅不少,还很重要······
孩子的第一反应


孩子东西丢了,头脑中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自责自己丢三落四,还是“腹黑”地认为,是别人偷了?

我们先不论事实究竟,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第一反应会影响孩子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当出现问题,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归结为自己,这样的孩子可能就更习惯于从自身上寻找问题;而那些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别人问题的孩子,无论行为、做事总是觉得别人有问题、不妥当。

哪种孩子更容易在不断反省中取得进步呢?当然是那个总能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和不足的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精神世界和认知观都来自他们——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你家的孩子丢了东西就觉得是别人偷了,迟到了就怨司机,考试没考好就觉得别人可能是作弊了,家长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需要调整?
多种可能性的世界
除了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孩子也应该用更加多元的角度看待事物——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比如,孩子丢了东西,既有可能是自己忘记在哪里了,也有可能是别人不小心拿错了——当然,别人故意偷了也是一种可能性。

作为家长,应该向孩子讲述一件事的多种可能性,告诉孩子也许事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当我们用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就存在了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空间。
有的时候,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在哭或是因为某些事郁闷,其实是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除了那个唯一的悲观可能,不存在正面可能性。家长应该为他们提供这些认知的可能和素材。

比如,孩子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也许是因为他们不能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家长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类似这种故事,孩子能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自然也很容易走出悲观的情绪。

利用家长的生活、认知经验,为孩子的世界提供多种可能的“故事”,孩子看待世界、处理事情的方式会更加平和理性。
谁主张谁举证
“谁主张谁举证”、“无罪推定”,这两个看起来法律上的专业术语,和西西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法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朴素的认知,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法律原则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从小为孩子培养一个严谨的思维习惯,也是家长的重要责任。

回到西西这个事情,西西如果怀疑是某个同学拿走了自己的东西,应该根据自己的主张提出相关的依据,而不能凭空臆测,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思维习惯——我们写论文、做事情不是也应该有论据或是合理的理由进行支撑么?对自己的主张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不仅仅对孩子,对大人也是有益的。
也有的小孩,怀疑别人之后,拿不出证据,往往最习惯说的一句是:“某某说他没拿,他怎么证明呢?”这句话的标准回答是——他无需证明。这在法律上也有一个名词:无罪推定。当没有证据证明一个人有错误的时候,他无须为自己没有犯错误做出证明。

也许有的家长听起来法律术语有点儿晕,但是道理和应该怎么做是明白的——这其实就够了。我们无须告诉孩子这些法律原则,只需要告诉他们思维方式和怎么做,其实也是潜移默化地传递了这些未来对他们人生重要的思考方式。
怎么样,看上去的一件小事,家长可以教给孩子的内容有这么多。

很多时候,孩子的认知并不是来源于书本和说教,而是更多地来自于生活里的小事儿······

最后,小编想再分享一个西西这个故事可能的后续。

小编有一个小学同学,毕业很多年了,每次全班聚会他都拒绝参加,原因是:上学的时候,班上其他一位同学丢了东西,就说是他拿的,老师也信了这个同学的话,还专门请了他的家长,班上的好多同学也都误会了他。

他说:我真的没有拿,凭什么诬陷我······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哦~)

了解更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


    关注 央视少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