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提出辞官归隐,朱棣:朕不批准,你要继续培养朕的爱孙

 

朱棣原本只是能力出众的王爷,手中兵马仅有十余万,跟侄子建文帝闹掰实属无奈,起初一点胜算都没有。之所以能击败数...



朱棣原本只是能力出众的王爷,手中兵马仅有十余万,跟侄子建文帝闹掰实属无奈,起初一点胜算都没有。之所以能击败数倍于己的朝廷军队,除了草包将军李景隆的神助攻,以及朱棣自身运气外,黑衣宰相姚广孝功不可没,假如缺少姚广孝的出谋划策,朱棣想要夺得皇位难比登天。



古代僧人即使做不到看破红尘,也基本对功名利禄没啥兴趣,整日吃斋念佛,姚广孝却与众不同。他不但精通佛法,对儒家和道家的精髓也融会贯通,擅长搞人际关系,稍微有点名气的江湖人士,跟姚广孝的关系都不错,建立强大的人脉网。

以姚广孝的天分,若能好好研习佛法,未来定能成为得道高僧,但这显然不是他的追求,他想寻找一位值得追随的明主,将全部才华用来辅佐其开创一番事业,绝对算是明代僧人当中的奇葩。在好友宗泐的举荐下,姚广孝入宫面圣,朱元璋觉得他是个人才,安排到四子朱棣身边。

两人秉烛夜谈,关于谈话的内容无人知晓,但从此以后,姚广孝成为燕王身边最重要的谋臣,大小事宜都找他商谈。惺惺相惜也好,臭味相投也罢,朱棣与姚广孝几乎形影不离,朝廷下令削藩,看着其他王爷相继被干掉,朱棣彻夜难眠。

按照这个趋势,年轻气盛的建文帝,不会放过四叔朱棣,处理他只是早晚的问题,朱棣明知这种情况,考虑到敌我实力悬殊,跟朝廷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向姚广孝征询意见。姚广孝淡定地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如放手一搏。”



朱棣仿佛猜到他会这么说,紧接着问道:“天下人都支持朝廷,公然起兵毫无胜算,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姚广孝回了九个字:“臣只晓天道,不管其他。”正是这番对话,给朱棣吃了颗定心丸,从而才有之后的靖难之役。

坐上皇位后,朱棣开始论功行赏,姚广孝的功劳无人能比,朱棣对他非常尊敬,无论朝堂之上还是私下里,从来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少师”,此等待遇唯有他一人享受。或许姚广孝担心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拒绝皇帝赏赐他的府邸,仍旧住在寺庙,过着清贫的生活。



伴君如伴虎,共患难容易,同享福却很难,姚广孝以年迈多病的理由,提出辞官归隐。明成祖朱棣考虑一番后,笑着对他说:“朕不批准,你要继续培养朕的爱孙(朱瞻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姚广孝只能服从。幸运的是,明成祖还算仁慈,让姚广孝得以善终,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关注 史学界的9527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