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中国为何没能参与占领日本? 问答

 

欢迎提各种有趣的问题。...



问:想请问,二战后为何美国能独家占领日本?

杨津涛/文


二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依据是《波茨坦公告》。

公告第七条规定,在日本建立起“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及“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前,“日本领土须经盟国之军队予以占领”。

此后,在致同盟国的投降书中,日本允诺履行《波茨坦公告》各条款。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最先签署《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即补签《波茨坦公告》。因此,涉及对日占领的,即是中、美、英、苏四国。
美国不想给苏联人机会
对于如何占领日本,美国内部存在争论,其争论核心在于,是否要苏联参与占领。

1945年5月,在盟国分区占领德国、奥地利后,美国军方曾制定计划:日本投降后,美军占领本州的关东等大部分地区;苏军占领北海道及日本东北地区;英军占领九州及本州西部地区;中国军队占领四国地区。同时,东京、大阪也要仿效柏林,实行分区占领。①
图:原定对日本的分区占领图


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支持分区占领,认为苏军参与占领的话,可以为美国节省大量人力及军费。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则表示反对,他主张美军单独占领日本。

随着美、苏在德国、波兰等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暴露,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8月中旬,美国在获得中、英、苏同意后,任命麦克阿瑟为“驻日盟军总司令”,并将日本及其所属岛屿全部划为美军受降区。

8月18日,杜鲁门批准政策性文件《战后占领日本本土的各国部队的组成》,规定战后各盟国组成的占领军,由美国任命的总司令麦克阿瑟统一指挥。②

美国的对日占领政策,至此确定。

杜鲁门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这个政策的主要一点是占领下的日本的实际控制权,应当由我们来掌握。我们承认,联合国的其他国家也参加了对日战争,都有权参加政策的制定。但是,正由于我们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提供了占领军的主力,因此我们也希望在占领问题上,为我们自己保留控制权。我们决定,占领应当以集中管理的原则实行,而不应把日本全国分成若干占领区。”③

随后,46万美军占领了几乎整个日本。
图:麦克阿瑟和裕仁天皇合影
苏联放弃驻军日本
在美国将日本全境划为受降区后,斯大林即致信杜鲁门,提出两点修正:第一,要求将千岛群岛包括在苏军受降区内;第二,将北海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由苏军受降。斯大林在信中说:

“最后一点对俄国的舆论特别重要,人们知道,在1919年—1920年,日本占领了苏联的整个远东地区。如果俄国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苏联舆论就会大哗。”④

斯大林说的这个理由实在没什么说服力,他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都不怕国内民众“大哗”,这时苏联已经战胜日本,还有什么舆论是可怕的呢?

因此,杜鲁门并没有把斯大林的话当真,只是同意了他说的第一点,即按照雅尔塔会议上协商的结果,把千岛群岛交苏联占领,至于第二点要求,则被断然否决。杜鲁门回复:

“麦克阿瑟将军将使用盟国象征性部队,当然包括苏军在内,来临时占领日本本土,他认为需要占领多少,就占多少,以便实现我们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⑤

亦即是说,苏联和其他盟国可派“象征性部队”驻军日本,但须听从麦克阿瑟统一安排。

基于当时美苏力量对比,苏联无意和美国直接冲突,同时也不愿驻日“象征性部队”受美国指挥,于是在获得千岛群岛后,斯大林干脆不再理会盟军如何占领日本问题了。

需要说明的是,苏军在占领千岛群岛时,还将原属北海道的“北方四岛”(指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占为己有。此四岛现为俄、日两国的争议领土。
图: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示意图
中国无力派兵驻日
作为二战中受日本伤害最深的国家,中国一直都期待能在战后出兵日本。

早在开罗会议期间,中美双方就曾讨论过战后驻军日本的问题。1945年3月,中国军方制定了同盟军一起占领东京、名古屋、京都等地的计划。由此可知,国民政府对出兵日本早有准备。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在给蒋介石的备忘录中建议:

“倘日本于最近数月内投降,中国须准备供给占领日本本土之军队。”

鉴于驻军日本,将为世界瞩目,中国必须派出最精锐的部队。而历经八年抗战,国民政府手上的精锐所剩无几,可堪使用的仅新一军、新六军和青年军。

对于侍从室、军令部、军政部提出的多种方案,蒋介石批示:

“三个青年师用国械装备,编成一个军,为派遣军”,“空军不必派驻日本”。⑥

在国民政府内商讨驻军事宜的时候,国内局势已日益恶化。魏德迈也改变初衷,认为:“朝鲜及日本本土内,中国无容派遣驻军”,“如是,则中央可有多量军队以稳定本土……派遣小部驻军至朝鲜、日本,或可于迟日局势好转后为之”。

但是,魏德迈的两位同僚,麦克阿瑟和马歇尔都支持中国驻军日本,其中马歇尔认为,“借此既可取得美国朝野之好评,复可增进中央政府对东北之发言地位。”

麦克阿瑟则欢迎中国派出15000人进驻日本。

在美国方面的推动下,国民政府最终还是决定派兵前往日本,只是将原计划中的一个军变更为一个师,由第53军下辖的荣誉第二师充任。

1946年6月,中国占领军的先遣队在名古屋接受了营房、仓库等建筑,为驻军到来做准备;7月,中美双方就驻军的职责等问题签署协议草案。

但由于中国内战全面爆发,荣誉第二师未及出国,即被派赴苏北作战。⑦

中国未能出兵日本,除精锐兵力不足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军费不足。美国一再要求中国出兵,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处于内战中的中国,并无力承担驻军海外的庞大开支,因此国民政府表示:

“惟因给养问题不易解决……派兵驻日事亦暂行停顿。”

英联邦军队进驻日本


为分担在日本的占领军费,美国邀请中国的同时,也希望英国能参与驻军。此时英国国力衰弱,在出兵占领德国、奥地利等国后,再要兼顾日本已十分勉强。

相反,澳大利亚在二战中实力上升,期望以独立国家身份,参与对日占领。英国一方面为避免英联邦分裂,另一方面也为减轻自身负担,于是同意建立一支以澳军为核心的英联邦占领军。

从1946年2月起,英联邦共派出约3.5万人,其中澳大利亚11446人、英国9954人、印度9611人、新西兰4425人。他们负责占领广岛、山口等9县。⑧
图:1946年5月,印军一个营在日本广岛


英联邦军的主要职责,包括保卫盟军军事设施、清除日本军事设施、处理各战区被遣返的日本人、监督日本是否依旧使用军国主义教材,以及参与交通系统重建等。

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撤回驻在日本的印军。从1947年底开始,英国为补充国内兵力,不仅从日本撤出一半英军,还从希腊、意大利撤军。1948年,驻日的新西兰军也返回国内。1950年7月,原本准备回国的澳大利亚军,被征召为联合国军一部分,前往朝鲜战场。

1952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后,早已所剩无几的英联邦占领军即宣布使命结束。⑨

总的来说,在参与驻日的6年间,英联邦占领军并未收获实例。首先,英联邦军的占领区被安排在日本西南农村,经济利益有限;其次,美国垄断了对日本重建工作的领导,英联邦各国无法在其中发挥实际作用。唯有澳大利亚作为地区大国,开始为人瞩目。
象征性占领
在美国独占日本成为定局后,盟军决定设立远东委员会和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对日本事务实行名义上的共管。

远东委员会设于华盛顿,最初有11个成员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后又加入缅甸和巴基斯坦)。其中,美国为主席,其他10国的驻美大使为代表(中国代表先为魏道明,后为顾维钧)。

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是为占领日本拟定政策,但决策权在美军任命的盟军最高统帅,即麦克阿瑟手中。

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设于东京,成员为美、中、英(由澳大利亚代表英联邦)、苏四方。委员会事实上只是盟军驻日最高司令的一个咨询机构,不具有相关决策权。

朱世明、商震和何世礼先后任该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代表团下设军事组、政治组等4个组,以及侨务处、后勤处等7个处。此外,中国还派有一支40人的宪兵队,负责保卫代表团。⑩

在这个占领机制下,受益最大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日本不仅免于被分裂,而且在美国稳定的“间接统治”下,实现了民主化和经济复苏。

相比之下,失去侵占日本领土机会的苏联,成为这种占领机制下损失最大的国家。

至于中国,虽然没有实现驻军日本的计划,但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参考英联邦的驻军经验可知,在美国主导下,其他国家的占领军并不能发挥太多影响。
图: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并于次年生效,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


注释

①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91页。

②(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16页。

③④⑤《杜鲁门回忆录 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第357、341、342页。

⑥⑦张智丹:《国民政府派遣驻日占领军问题考察》,《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1期。

⑧⑨陈巍:《战后日本的英联邦占领军》,《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1期。

⑩吴庆生:《中国参加占领和管制日本述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推荐阅读

二十年前的梦想:房价约等于家庭年收入的四倍

只有那些与政治权力相关的“男性娘化”,才值得担忧

日本京都、奈良免遭美军轰炸,不是梁思成的功劳

乾隆与华盛顿,同死于1799年

蒋介石骂人的口头禅,并不是“娘希匹” 

朱元璋删《孟子》,具体删了哪些内容? 


    关注 短史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