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阮义忠,给旅居异乡的画家们写一封隔世信 福利

 

尽述漂泊中的文化冲突和身份思考。...






阮义忠是著名的摄影家、摄影评论家,在多家媒体撰写专栏,对华人摄影界乃至艺术界影响深远,如今正在上海举办《人与土地》摄影展。《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为其探讨艺术的又一力作,从绘画角度切入,为读者提供人文美学的全新思考。

以摄影找回人与土地
阮义忠作为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著名华人摄影家,40年来专注人文纪实摄影,他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拍摄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留下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

8月4日至10月30日,通过琉璃艺术家张毅的邀请,阮义忠携其最经典的《人与土地》摄影作品共84幅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展出。



1974年至1986年,阮义忠凭借一本台湾公路局时刻表,带着相机走访未知的乡土;1987年,摄影家从四千多卷底片里好几万格负片中选出80多张影像,将他这段时间于台湾农村所捕捉的画面整理成集,举办摄影展。

《人与土地》摄影展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自此成为华人世界纪实摄影的重要代表。



阮义忠希望通过摄影艺术找到人与土地以前的那种亲密关系,“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

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毅认为,“《人与土地》的展出,不只是摄影艺术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回忆和检视。”



《人与土地》摄影展

展览时间:2016.8.4-2016.10.30

展览场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场馆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5号
感受作品传达的厚重与美好
让我们先睹为快,感受阮义忠镜头下人与土地的互信互助与相依相赖。



▲农妇的雕像



▲凤梨田的背影



▲光阴流逝中的光影



▲都兰的蔗香



▲碧侯村的浓烟



▲埔里的两兄弟

“在地球的背面,有人正陪着我做画家梦。”
阮义忠说,虽然现在的自己被贴上了摄影家的标签,但他从小就有一个画家梦,“尤其是初二那年读了欧文•斯通(Irving Stone)的《凡•高传》。”他为许多杂志写过文章、画过插图,自认这两项成绩绝不比拍照来得逊色。



▲阮义忠所绘插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在海军服役的他便以学画青年的一腔热诚,访问丁雄泉、谢理法、庞曾瀛、廖修平、赵春翔、萧勤等八位旅居海外的重要画家,留下一系列珍贵书信。

这组颇具个性的海外画家群像,勾勒出当年华人艺术界的探索与成就。



▲丁雄泉画室及其作品

访谈完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中涉及的艺术主题,在当时属于前沿观念,而今仍不过时。同时收入海外重要画家的肖像、手迹及珍贵画作,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史料。

书中受访者对往事的追怀叙述,十分生动可感,呈现出上世纪下半叶华人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尤其是旅居海外后的文化冲突和身份思考。



▲陈锦芳及其手迹

每一篇访谈尽述一位艺术家的旅居见闻、岁月往事、成长轨迹、美学特色,讨论绘画而不仅限于绘画,跨越音乐、建筑、雕塑、摄影等众多领域,在对种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解读中注入人文、生活美学的思考,甚至深入到画家创作理念和情感归宿层面,探寻艺术本质,对艺术往何处去进行追问。



▲庞曾瀛及其作品

本书颇具人文情怀,读者不仅可借访谈一窥画家胸襟、素养和观点,更能从中读到他们风格化的印记,及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



书名《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

作者:阮义忠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iWeekly+福利

《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 6本
参与方式
1. 点击阅读原文,上传你的摄影作品,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主题。

2. 我们将选出6名投稿最优秀的读者每人送出《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1本,共6本。

2. 本活动参与截止日期为8月27日。

所有福利中奖情况请向iWeekly周末画报公众号回复“中奖”两字查询中奖名单


    关注 iWeekly周末画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