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读书:在《卡罗尔》中读懂爱情的盐味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电影《卡罗尔》预告片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盐”,在这里指代“一切最有价值的事”,比如:快乐,激情,爱……而在十七世纪,“盐”还有另一个意思,它可以表示女性的情欲。

不久前斩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鲁妮·玛拉)并提名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六项大奖的影片《卡罗尔》无疑是近来影迷们热议的焦点。片中凯特·布兰切特高贵优雅的金发造型和所向披靡的“撩妹”技能让屏幕对面的无数妹子大呼要弯!

事实上,《卡罗尔》的上映之路几经波折,而原著的出版更是充满艰辛,作者海史密斯甚至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拒绝承认这本书是出自自己之手!为此我们对话了《卡罗尔》中文版的责任编辑,听她聊了聊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iWeekly+福利

《卡罗尔》10本





作者: [美]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Carol or The Price of Salt
译者: 李延辉
出版年: 2016-2
页数: 328
定价: 38
参与方式


1. 请直接在本文下方评论,聊聊《卡罗尔》中你最爱的桥段。

2.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并上传留言截图,我们将评选出最精彩的10条留言送出《卡罗尔》一本。

3. 本活动参与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21日。

所有福利中奖情况请向iWeekly周末画报公众号回复“中奖”两字查询中奖名单
Q=iWeekly
A=《卡罗尔》责编杨懿晶
Q: 这部作品的创作机缘是什么?A: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在90年版本的自序中写道:“那天一如往常,我下班后回到家,我一个人住。当晚我构思出一个点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全都和那个穿皮草大衣的优雅金发女子有关,我在我那个日记本或者活页簿上写下八页文字,这便是小说《卡罗尔》的源起,后来标题改成‘盐的代价’。这个故事好像凭空从我笔下流泻而出:开头,中间,结尾。我大概只花了两小时,或许更短。隔天早上的感觉更加奇怪,而且我发烧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遭遇也成了一本书的种子:发烧会刺激想象力。”



年轻时的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时至今日,人们谈起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时候,总还是习惯性地把她称作《天才雷普利》的作者,或是“最伟大的犯罪小说家”。

Q:海史密斯为什么要使用笔名,并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拒绝承认自己的作者身份?

A:当时的美国社会尚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在历经几家出版商的婉拒之后,1952年,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匿名出版了《盐的代价》。按照海史密斯本人的说法,小说的口袋版平装本“销售了近一百万册,当然读者的人数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书迷的信如雪片般涌来,寄来给作家克莱尔·摩根,由平装本出版社转交。我记得连续好几个月的时间,每个礼拜都会有好几次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装着十封或十五封的读者来信。”

《盐的代价》被誉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同性恋文学作品”,但整整40年里,海史密斯都拒绝接受作为其作者的荣誉,直到1989年,海史密斯才在一篇自序中承认了自己的作者身份。1990年,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以原来的书名,《卡罗尔》,重新出版了小说,海史密斯在这篇短文中承认了自己的作者身份,而这似乎也预示着书中描写的同性恋者秘密身份的时代逐渐成为了过去。



各个版本的《盐的代价》(《卡罗尔》)。与她其他作品的风格形成显著差异,《卡罗尔》既不惊险,也缺乏对道德模糊界限的探索——它只是关于追求另一种性向的真爱的故事。

Q: 这部作品在同性文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有哪些先锋意义?

A:在这本书面世之前,所有的同类型小说无一不以悲惨的结局作为结束,按照海史密斯的说法,“书中年轻的主人公特芮丝,看来像一朵萎缩的紫罗兰,但那个年代的同性恋酒吧还只是曼哈顿某处的暗门。想去这些酒吧的人会先在最接近该地点的地铁站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以免有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者。

《卡罗尔》的吸引力在于,对于书中的两个主角来说,结局是快乐的,或者说她们想要共组未来。在这本书还没问世之前,美国小说中的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者必须为自己的离经叛道付出代价。”而《卡罗尔》是第一次在此类主题的小说中出现了相对美好的结局。



Q:除了同性情感,这部作品在女性觉醒方面具有怎样的意义?

A:小说最后,卡罗尔从家庭主妇变成了一名职业女性,特芮丝也开始在她的领域有了起色。这似乎预示着女性开始在家庭和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仅仅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存在。

Q:相对于小说,电影《卡罗尔》有哪些比较大的改动,或者有哪些不足?

A:《卡罗尔》的电影改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或许正是在这样漫长的改编过程中,原著里的某些细节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特芮丝的身份从一名戏剧舞台场景设计师变成了一名摄影师。这一角色定位的转变将卡罗尔置于全剧的中心,观众同时透过导演和特芮丝的镜头注视着卡罗尔的一颦一笑,她成了独一无二的女主角。奈吉在影片中创造了一个相比原著更复杂的角色形象,也简化了不少原著中的线索,所有的情节推动都围绕着“卡罗尔”这三个字展开。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角色的线索都被削减了,哈吉、艾比、理查德和他的朋友们,在小说里都各自有围绕其展开的部分,而在电影里都被限制成了普通的背景人物,仅仅是作为卡罗尔的铺垫。甚至连特芮丝自身的戏份都被很大程度上的削减了,也导致故事变得扁平化,小说中卡罗尔和特芮丝之间情感的张力也被弱化了。

另外,影片中的卡罗尔表现出了很强的母爱,而小说里,她的女儿不仅没有与特芮丝同框出现过,甚至没有过直接的露面。这应该与海史密斯自己的经历有关。她的诞生纯属意外,因为同为商业艺术家的父母当时并不愿意让孩子打乱事业的节奏,她的母亲甚至屡次拿松节油充当堕胎药。不幸的是,堕胎未果,父母甚至赶在帕特出生前九天就办妥了离婚手续。因此,很难想象海史密斯心中的卡罗尔会是一个母性特征如此强烈的角色。



Q:从小说出版到搬上大银幕角逐奥斯卡,是否是一种时代更迭的体现?

A:将《卡罗尔》搬上银幕的过程充满了波折。编剧菲丽丝·奈吉,海史密斯生命中最后十多年的密友,为此付出了持续的努力。1996年,奈吉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担任编剧,她接到了制作人多萝西·波尔文的电话,后者已经买下了小说的电影版权,正在寻找写剧本的人,也听说了奈吉与海史密斯的友谊。波尔文在《卡罗尔》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也和一个男人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又跟另一名女性发生了爱情纠葛。当时波尔文只制作过一部电影,而奈吉还从未得到过电影编剧的工作,但她同意了。

一个又一个导演对剧本表示出了兴趣,参与了一阵,接着又放弃了计划。2011年末,卡尔森买下了版权,约翰·克劳利(本届奥斯卡候选之一《布鲁克林》的导演)确定了凯特·布兰切特和米娅·华西科沃斯卡作为主演。终于,《卡罗尔》定于2013年初开机,但克劳利又因为时间冲突离开了。2014年3月,《卡罗尔》终于开始了拍摄。

《卡罗尔》终于能够被搬上银幕,当然也是社会更开放与宽容的一种表现。



Q:两位主演分别是奥斯卡影后和戛纳影后,与原著中相比,她们演绎的角色有着怎样的亮点和不足?

A:《卡罗尔》的影片展现出了原汁原味的五十年代早期风格,编剧声称,在想象卡罗尔的形象时,她从《后窗》中的格蕾丝·凯利身上得到了不少灵感。而且她毫不怀疑海史密斯会喜欢凯特·布兰切特的,“她是她的类型。”至于特芮丝的个性,则是她在想象着年轻时的海史密斯。

凯特·布兰切特作为上一届的奥斯卡影后,展现出了一贯的高水准表演,她对卡罗尔的刻画与原书中的形象基本相符。而鲁尼·玛拉的表演在剧本要求的范围里也是可圈可点。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也是因为剧本线索的简化限制了两人的表演空间,从客观角度上导致她们的表演层次不够丰富,而落入同类角色典型范式的模本。

采访:Wendy

请长按并识别上图二维码,关注最新福利中奖情况


    关注 iWeekly周末画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