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谭先杰医生自述:从土家放牛娃到妇产科医生

 

母亲去世后的第36年,2018年,我花了三年多的业余时间,完成了这本30余万字的《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北京电视台的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致母亲》是我很喜欢的视频,因为它回答了我经常被问到的三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要当医生?第二, 作为男性,你为什么当妇产科医生?第三,作为手术医生,你为什么热心女性健康科普?



大约从四岁半开始,我就和妈妈一起为生产队放牛。上了小学以后,放学回家也要到山上帮着妈妈放牛或者割草。与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中的金童差不多,小时候我整天像影子一样黏着妈妈,每天都要在她的床上才能睡着。

母亲去世时我还不到12岁,在离家五十多公里外的县城上初中二年级,半懂事不懂事的少年。母亲临走时怕影响我学习,叮嘱家人两个月之后,也就是放寒假的时候才告诉我消息。

得知噩耗后,我一直大哭,哭到没有力气了,我说:我要当医生! 那个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什么病都能治好的医生。



母亲去世后的第5年,1987年,我考入了西南地区最好的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求学过程异常艰辛,但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终于坚持了下来。

母亲去世后的第10年,1992年,我以连续三年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选入北京协和医院。由于后来得知母亲死于妇科肿瘤,毕业时我选择了妇产科---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缔造的科室。

母亲去世后的第18年,2000年,我从老师郎景和院士门下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期间既做妇科医生,也做产科医生,还到法国巴黎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进行妇科肿瘤的博士后研究。

母亲去世后的第25年,2007年,恩师尊重了我的意愿,我没有留在他所在的妇科专业组,而进入了人才济济的妇科肿瘤组。正如恩师所说,我有一种解不开的妇科肿瘤情节。

母亲去世后的第30年,2012年,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和哈佛大学交流4个月,研修妇科肿瘤。

在那个夏天的傍晚,我跟随美国导师出完门诊后,躺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前的草坪上,以一个妇科肿瘤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诊断---子宫内膜癌,一种早期可治愈、晚期能致命的妇科肿瘤。如果当时家人能知道一些医学知识,母亲的疾病就有可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能会活下来。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悟,让我回国后开始致力女性健康科普。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在《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健康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连续发表科普文章,还与向阳教授一起主编了畅销医学科普《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同时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和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养生堂》录制女性健康科普节目。2018年,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录制的《子宫故事》还被作为三八妇女节特别节目播出。

除了给受病痛困扰的女性普及医学知识外,我更希望女性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就关注健康,于是我参照古体小说,围绕子宫撰写了一套112回的章回体科普《子宫情事》,入选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和健康中国十大科普图书,被师弟冯唐高评为医学科普中的《红楼梦》。

尽管”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坦白地说,作为临床一线医生,科普工作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之嫌,很费时间和精力。然而我愿意!的确,由于母亲的原因,我从心底希望女性不要成为患者。因为,每一张床上的女性患者,后面都是一个家庭,说不定身后就藏着像我当年那样的半大孩子!

母亲去世后的第36年,2018年,我花了三年多的业余时间,完成了这本30余万字的《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由三联书店出版。作为感恩,每本书附赠一本女性健康科普精选小册《谭谈子宫》。


其实,是否出版《致母亲》,我一直有些犹豫。因为,我不是名人名家,不够有成就,凡人小事很难吸引读者。而且,我最初整理出来的素材也没有达到三联出版社的要求。

然而,我对这些素材很有感情,因为它是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酸甜苦辣都有。我不忍心就此放弃,于是将素材一段一段整理,然后分享到网上。

出乎意料的是,我贴出的文章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欢!2015年父亲节,我发布了《父亲和他的三个女人》一文,引起了广泛共鸣。后来我整理出的十多篇“医学院记事”也颇受欢迎。

备受鼓舞的同时,我也感觉有些不安。喜欢的朋友继续点赞,但也有人嫌烦屏蔽或拉黑了我,还有人提醒我写这类文章有炒作之嫌,对个人前途没有益处。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放弃了对素材的整理,想缓缓再说,或者退休之后……

然而,我有些担心,目前在与我互动的都是同龄人,或者年龄稍比我大的人。小我十几二十几岁的人,已经和我有了代沟,不会理解我们当年的环境。如果等退休后才写出来,读者就更少了!

彷徨之中,我看到了恩师郎景和院士的条幅:书写,是对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庄重仪式!我问他书写是指写字还是著文?他回答说两者皆有,先有文而后有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继续整理。



我一直以“医路有你”的书名作为预告,还写了一首小诗:

条路/是一个少年对母亲的承诺。这条路,是一个放牛娃无悔的选择。一路之上/有父母,有兄弟,有姐妹,有师友,有同学,有同事,有病人,有陌生人……因为有你/不忘初心。因为有你/继续前行!

然而,书名似乎有些问题,同样应该是名人名家专用,有点儿大。编辑老师说不如用微纪录片的名字---《致母亲》作为书名,副标题是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读者面,也更契合全书的情感主线---我从医以来的所有活动,似乎都是在兑现三十多年前一个少年向母亲的承诺。

我赞同这一建议。因为,每个人都有母亲,无论高贵还是卑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和妈妈说话讲故事,都是孩子最喜欢的事儿。
(黄石国家公园. 2012年)




《致母亲》由60余篇生活随笔组成,除个别段落比较沉重外,多半都是诙谐幽默的风格,被编辑评价为“笑中带泪”。是的,我是渝东的土家族,喜欢或者擅长讲故事。有些事,经历时刻骨铭心,写出来云淡风轻,那是因为经过了多年时间沉淀的缘故。然而,每次读到母亲去世的那一段,我依然难以自已......

在每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一个或者几个故事的目的,都是为了感谢一路走来给过我帮助的人。有父母兄弟,有老师同学,有同事,有病人,还有素不相识的人……

朋友问《致母亲》会畅销吗?我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在网络时代,阅读纸质书已经是一种情怀。但是我又认为,人性是相通的。《致母亲》可能会勾起同龄人的回忆,得到老年人的认可。书中的很多场景,60后、70后甚至部分80后都似曾相识。

与此同时,那些正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年轻人,也可能会对本书产生共鸣。是的,我只是一名普通医生,根本谈不上成功,没有励志资本。但是,作为两度濒临失学的放牛娃,能兑现30多年前一个少年对母亲的承诺,成为中国顶级三甲医院的医生,就是想鼓励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前行的人,只要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梦想就有可能实现。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其实书畅销与否,我并不太在意,毕竟我的主业是开刀看病,写作码字仅为业余爱好。我只是想把一个孩子希望给母亲絮叨的故事,分享给有缘的朋友们。

感恩,医路有你!

 师友对《致母亲》一书的推荐
书写是一种对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庄重仪式。

——郎景和(妇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必然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优秀医生的后面更是这样。让我们一起听听谭先杰大夫对母亲的怀念与诉说吧!

——冯唐(畅销书作家,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博士)
出诊、手术、讲课、写文章、录节目、更微博、发微信......为了女性的健康,谭医生变成一个“絮絮叨叨”的“小男人”。感谢谭医生分享他对母亲的温情诉说。女人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需要谭医生和像谭医生一样的妇产科医生们的守护。

——悦悦(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我是大医生》节目主持人)
我坚信,物理学家写星空,会比文学家更美。医生写生命也是一样,尤其一位妇产科的名医,在历经了人世风霜,见惯了生命循环之后回头来写母亲,让人动容。能读出作者一份最沉重的心事——哪怕后来医术再精湛,也无法穿越时光回去救治亲人。这是一本给少年人的励志之书,一本给中年人的沉淀之书,亦是给所有人的亲情之书。

——六神磊磊(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版主)


订购《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请戳“阅读原文”!


来源: 协和谭先杰 微信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环球健康」


    关注 环球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