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先行者

 

请戳→...

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浙江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引进外资发展临港工业,到民营资本崛起走向世界,30多年来,毗邻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这片热土不断焕发出新的开放活力。系列报道《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浙江》(事件篇),今天推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先行者》。

前不久,宁波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界传出重磅消息: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子公司完成对德国百年企业格拉默84.23%的股权交割,出价31亿元完成收购后,继峰有望成为座舱系统世界龙头。如今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像继峰这样的本土企业发展强劲,海天塑机、申州针织、贝发制笔等纷纷成为全国行业领军者。而在3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的盐碱地。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在宁波北仑小港小浃江边建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3.9平方公里。北仑开发开放展览馆筹建工作人员陈晓明介绍,“北仑这个地方有深水良港的优势,大港口就在附近,对外开放大门一打开了,设备、原材料进来都很方便,所以在这里建立开发区。”
(1984年谷牧同志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

1985年农历大年初一,60多辆翻斗车、铲车、起吊机、装卸车组成的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施工队伍,从上海出发,赶赴宁波参加开发区建设。





短短几年时间,曾经的盐碱地上,诞生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1989年,美国陶氏化学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办了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开创了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的先河。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区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吴鹏程回忆,“当时开发区主要吸引点就是所得税两免三减半,进口设备免税,还有一些投资环境跟其它地方不一样,我们是成片开发的,建立了标准厂房,很多企业租用或者买,基础设施把它搞好,吸引了很多外资过来。”
(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塑、印尼金光、韩国三星、宝钢、吉利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仑港工业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合并,面积扩大到29.6平方公里,曾经的“小不点”一跃成为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自此跨越江河,昂首东海。随着国外大企业的引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渐渐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配、造船为重点的临港产业集群,其中,石化工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
(临港大工业)

而与此同时,一场资本的变革也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进行。开发区不仅是外资的承接地,更是内生动力的培养器,外商的进入,带来了资本、项目、产业的融合,潜移默化中,驱动着当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宁波海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创立于1966年。1989年,海天与香港宁兴合资成立宁波海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993年底,海天花3亿美元引进了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的数控机床,这成了海天发展的“分水岭”。海天集团企业文化主管王金忠说:“先进的加工中心的引进,给海天大大提升了技术,加工精度、产品质量世界顶级的。”
(海天集团生产车间)

1994年,海天产量名列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如今的海天已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在越南、德国、土耳其和巴西都建立了生产销售基地。进入21世纪,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海天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崛起,2016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石化工业产值,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基地)

1985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GDP3亿多元,去年超过1000亿元。目前,全区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区发改局局长鲍志荣说:“把低小散的一些企业整合、提升,为以后的发展提升更好的空间,把好的产业融合到有效的空间里面,把好的企业留在这里,我们的经济更上一个台阶。”



(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姚昕

编辑:任帅

审稿:夏岚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之声(zhejiangzhisheng)


    关注 浙江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