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七天后我发现:美式教育的精髓,中国几乎无法复制

 

不作为就是最大的渎职!...


提起美国教育,可能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大学以上的精英教育才是美国教育一直排名靠前的主要支柱,但是在我们看来并不很牢固的基础教育究竟是怎样支持起了整个美国教育体系呢?它强调的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着主页君一起看看吧!

文|林杰

出版了《我在美国当老师》和《优秀的绵羊》

从事国际教育以及学校办学,现住北京

From 林老师频道

微信号:linlaoshipindao
拍摄于自己美国住家门口
早起听到鸟鸣,
出门闻到花香,
上学踏着绿茵,
到校得到拥抱。


这个寒假,我带着一组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初中生在美国南加州一座小城市最棒的初中和高中学习和生活,以上节奏乃过去一周的写照。

这次加州行是自己设计的课程。每次设计课程,我有个习惯:不仅仅确保学生有收获,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成长。设计意味着可以尝试新事物,实现新突破,所以从设计到实施,整个过程令人兴奋。这次加州行,除了安排学生入住美国当地住家之外,我自己也住进了当地的一家美国人,跟一对退休的夫妻成为了好朋友。

回想曾经在美国的15年,我往返于自己家和学校宿舍之间,这次何不尝试美国家庭生活?我期待新挑战,也期待新收获,顿时勾起自己很多年前在日本京都留学时候住家生活的酸甜回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秉着这个信念,带着一群少年来到了位于加州圣地亚哥北边的一座小城市:茉莉塔市。

从北京来到加州的这座小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人少了,笑容多了。而自己内心,就如同城市的尘土,在北京,漂浮在空中,在这里,安静地躺在田野里。这座小城市,清晨闻到的是带有露水的花香,抬头看到的是欢乐的海鸥,更高更远处点缀着几只热气球。一眼望去,是树、是山、是水,是鸟,是阳光。冬天本来“寒冷”,但是这里午后温度好比初夏。

仅仅一周的时间,我不再刷朋友圈,也不关注过多微信文章:XX教育公司即将赴美上市/XX美国校长给寒假生活的9条建议/高晓松入职哈佛等等杂音离我远去。

就连最重磅的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与其看新闻,不如听邻居一位SpaceX员工娓娓道来最真实的伊隆-马斯克,远比媒体的二手信息更有料,也更加有亲近感。

在这样一种愉悦的环境之下,我开始了课程的第一种尝试:进课堂听课。美国人很注重隐私,老师对访客听课带有先天性的敏感度,但是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却都是张开双臂欢迎我的到来。作为同行,我尤为感谢。

我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我的小组成员在美国课堂里的真实表现:学生能听懂多少?是否愿意寻求帮助?是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是否能参加课堂小组互动?受挫之后心态如何?对每一位学生,我会尽量观察做笔录。



课后活动观看水球/Water Polo练习-该校水球队刚刚参加了加州州冠军赛

在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之下,我开始了课程第二种尝试:美国家访。读者可能对中国家访比较熟悉,但是美国家访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在选择美高这件事上,中国父母往往倾向寄宿高中,其最大的原因并非寄宿高中相对走读学校有绝对优势,而是走读学校的住家质量层次不齐,令家长难以安心
当地典型的住家社区


我之所以访问住家,一是了解住家真实情况,二是了解学生与美妈美爸的相处能力。每个孩子的起点不同,也许非常独立,也许过于娇嫩,我的目的是想从一线了解中国青少年与美国住家共同生活存在的某些共性挑战。

令我惊讶的是,不仅仅住家的住宿条件超出我的预期,而且每一位学生与住家之间的融洽程度让我另眼相看。前天访问的两位女生,来自上海和宁波,曾主动提出为住家分担家务活,而住家妈妈却不舍得让她们干活,颇有一种奶奶宠爱孙女的感觉,很难得。



另外一个住家充满音乐细胞:家里的初中生男孩在学校的仪仗队吹大号,爸爸喜欢弹吉他,妈妈喜欢弹钢琴。当天家访,看住家里摆了两台钢琴,我感到手痒,便给住家献上一首曲子,顿时跟住家拉近了距离不少,也就留下来跟她们共进晚餐。音乐挣得美食,如俞伯牙遇上钟子期,算是找到知音啦!
住家的两台木质钢琴


在这样一种自由的环境之下,我开始了课程第三种尝试:不论是美式精英教育还是中国明国时代大师教育,我一直想尝试的教学方式是模仿影片《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场景:在灿烂的阳光之下,在户外围桌而坐,由导师带领一小组同学进行启发式的讨论学习。

因为我们即将访问圣地亚哥大学,因此放学后我带领小组讨论研究这所大学。我不希望学生只是被动完成一次简单的校园游,我更希望她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寻找答案。我有意鼓励这群初中生提出问题,再寻找答案,让她们体会如何主动学习。

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启发式学习固好,但是学生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自主学习固好,但是道路漫长,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作为导师,或许应该反思自己启发学生的能力。

在这样的一种信任的环境之下,我开始了课程第四种尝试:听一听美国学校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和观察。在这样的一座小城市,在这座小城市的学校里,从校长到老师,从前台到清洁,每个人都散发着友善和热情。
初中校长Mr. Fox放学后在门口跟每一位同学打招呼


我对美国校园有一种深刻的熟悉感。在当地的中学呆了几天,甚至会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一周下来,我认识了学校里多位既重要又普通的角色:清洁老大哥Bruce,前台美妈Ann以及门卫大叔Ron。我非常享受与这些人交流,因为她们很真实,也很友善,她们每一位都记住我这位普通访客的名字,并且她们所有人无一例外都高度欢迎中国学生的到来。

在这里,我分享茉莉塔山谷高中学生会这周一刚发起的kindness week/爱心周的小视频。我早上刚刚跨入校园的时候,一下子就觉得成了一位VIP!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存在很多区别,我们可以比较教学法(比如圆桌讨论),可以比较基础教育的扎实程度,可以畅谈美国人的体育精神或者中国人的班级荣誉感,但是比这些更加重要,更加根本的一个区别,在这次加州行,在这样的一座小城市体现的淋漓尽致: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这句话源于一句非洲谚语,在一些非洲的村庄里,每一个新出生婴儿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是由一整个村庄里所有的人来负责和承担的。希拉里·克林顿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做《it takes a village》,内容就是关于儿童的教育抚养问题的讨论。

令我印象深刻事例是上周三下午的一次偶遇。当时在校门口询问去当地市政府广场,结果一位年轻非裔妈妈主动提出直接带我去。在车里聊天又了解到这位非裔妈妈是一位国际贸易律师,曾经在上海呆过几个月。在工作之余,她每周一次为这所学校做义工,免费教授初中女生Hip Pop。如果你在这里呆上几天,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一座小城市,即使走在路上,陌生人之间都会相互打招呼,都会点头微笑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本来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给下一代留下了宝贵财富:人与人原始的信任,以及人人回报社区的价值观。这种文化超越任何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教育,这也是美式教育最具有价值的基石:她的社会教育


    关注 北美家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