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上市首日暴跌23%,补贴乳汁枯竭后新能源车企危机频现?

 

还望北汽早日找到自己的道路。...






今天,规划超过4年的北汽新能源借壳此前的ST前锋(现已更名为北汽蓝谷),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第一股”,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启了“上市”新篇章——虽然,这个“新篇章”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光明。

今日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开盘后半小时内,股价即刻下跌1.86元,跌至13.19元,以12.36%的跌幅跳水开场,被临时停牌,北汽新能源总市值报442亿元。随后恢复交易后再度暴跌,累计下跌23.59%,再次临时停牌。资本市场对于被北汽新能源的看空有目共睹。速途网认为,早在北汽新能源上市之前,“暴跌”就已经是命中注定。
 

借壳上市的窘迫

作为成立9年的老牌系能源车企,依托于北汽集团,专注于研发制造纯电动车。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政策与补贴扶持,北汽新能源车迅速跻身电动车市场的第一梯队。2015年-2017年三年,北汽新能源分别销售新能源汽车3.3万辆、5.1万辆、10.3万辆,年增长速度超过60%。

然而北汽新能源虽然资产增长迅速,从2015年的50亿元出头飙升至上市时288.5亿元,但“增产却不增收”:2015年亏损1.8亿元,2016年盈利1.08亿元,而在2017年在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共计49.59亿元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全年利润仅5800万元。

为了增加资本注入,2016年,北汽新能源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为在A股上市打起了基础。但按照证监会IPO审批规则和流程,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意味着,在2015年亏损的北汽新能源,要按照正常流程在A股IPO最快也得是2019年。

为了加速上市,2017年末北汽集团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成为S*ST前锋控股股东,为北汽新能源取得A股上市“壳资源”;2018年4月,北汽新能源将以100%股权作价288.5亿元注入S*ST前锋,为“借壳上市”创造了条件。

补贴时代的终结

之所以北汽如此急于上市,很难不将原因与国内对于新能源车补贴减少联系到一起。

在最初,北汽新能源通过“轻资产”的方式快速切入低端市场,旗下不少车型补贴后价格低至5万元。通过这种“平民”价格战略使其销量在近几年间实现翻倍,也为北汽新能源埋下了隐患。

虽然北汽新能源高中低端产品均有涉猎,但高端市场竞争力并不强。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购买低端车型,并非看重车本身的品牌与性能,一方面成为了个人或单位低价获得牌照的“占号神器”;另一方面廉价车型也成为了网约车从业者的最爱。

然而2017年开始,国内开始大幅收窄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补贴新政一出台,对续航里程等车辆性能有了更高要求,北汽新能源旗下大部分低端车型无法继续享受补贴。

这对以补贴为收入支柱的北汽新能源来说,造车买车既不赚钱,汽车后市场的羸弱也不足以带来充足的造血能力。2017年1-10月依赖近50亿元的国补+地补,北汽新能源才实现了3900万元的利润,取消补贴无异于灭顶之灾。眼看上市难度越来越大,只能“剑走偏锋”借壳上市。

新能源、互联网汽车“泡沫”破碎

在国家政策与补贴的扶持下,大量的新能源、互联网造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能源以及网联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落地,但是补助也滋生了行业内的大量“泡沫”,在泡沫的膨胀之下,形成了行业的虚假繁荣

就像补助收窄后,北汽新能源上市即被行业迅速看空,被行业看空的,还有9月12日刚刚在美股上市的蔚来汽车,也是在开盘后顺速破发,一度跌幅超过10%。一方面是因为蔚来成立3年亏损百亿,另一方面蔚来汽车交付屡屡跳票,截止6月30日仅完成了100辆车的交付(几乎都是内部人士),“PPT造车”资金着实回笼不易。

随着国家宣布2020年完全取消新能源车补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消泡”的过程,相信还会有更多车企为寻求更多资本开启自己的上市之路。随着上市潮的来临,这些车企还会有更多细节被曝光与行业的视野与监督之下,促使行业早日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规之上。


    关注 IT内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北汽新能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