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花落免疫学家,肿瘤免疫治疗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没有关系?

 

免疫治疗VS靶向治疗...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30分许,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癌症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人类和癌症抗争的里程碑。“免疫检查点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方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看待癌症如何管理的方式。通过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今年的两位奖获得者为癌症治疗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原则。



肿瘤免疫治疗,让很多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大众对于免疫治疗存在着误解,也抱着太大的期望。免疫治疗就是癌症的克星?只要用上免疫治疗就一定能“药到病除”?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国人对“免疫”这个词特别敏感。然而,肿瘤免疫治疗和平时大家所说的提高免疫力完全不是一回事。免疫治疗并非“万能神药”,只是众多肿瘤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患者不要迷恋“新方法”,而是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

免疫治疗VS靶向治疗

近日,以“靶生命延续”为主题的靶向创新峰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肿瘤临床及科研领域的权威专家分享交流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和治疗经验,深入探讨了疾病进程、治疗理念及患者管理等前沿话题。

《2018版中国恶性肿瘤报告》显示,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免疫治疗,是目前肺癌治疗中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免疫肿瘤药物在国内获批,大众对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就像好些年前,靶向治疗刚出现时那样,患者对于“新方法”总是抱着超高的期待。然而,肿瘤治疗中并不存在“万能神药”。

大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吴一龙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肺癌患者,有驱动基因的用靶向治疗。没有驱动基因的可以用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这几年都非常热,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热?吴一龙教授直言,中国老百姓对“免疫”这个概念太熟悉。平日里喜闻乐道的事儿就是“提高免疫力”。食补、药补,都是补。以至于,一提到免疫治疗,大众第一反应就是这种治疗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肿瘤,这不就是最好的方法吗?

“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今天提到的免疫治疗的概念,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免疫治疗’完全不是一回事的。”吴一龙教授强调,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是就将自身不平衡、失衡的免疫系统纠正过来,而不是说可以无限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要知道,免疫治疗也是有副作用的,和老百姓常说的吃点补品,完全不同。

肺癌研究前前后后也经过了十多年,尝试了很多方法,见到了很多患者,吴一龙教授感叹:上帝是公平的。

“一个可以用靶向治疗的患者,也就是有疾病驱动基因的患者,免疫治疗的作用就不大。”吴一龙教授透露,曾经大家也试想,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会不会更好?有了这么一个朴素的概念之后,临床医生开始试验,结果的却发现,两者联合毒性更大,致死几率更大、效果并不好。因此,现在临床上已经放弃了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法。

然而,上帝是公平的。虽然,对于有驱动基因的患者,免疫治疗的确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对于那些没有驱动基因的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就会体现出来。
“现在整个免疫治疗,单例有效率不超过20%,和靶向治疗的70%有效率差距大。但是,免疫治疗有一点非常好,部分病人一旦有效真的是可以达到治愈。对于有效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16%,超过了靶向治疗。”吴一龙教授说。

驱动基因不断被“挖出”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精准靶向医疗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目前,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已经有明确靶点且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在国内上市的肺癌类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表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是目前精准医疗的典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需要先进行分子检测后,根据精准的分子检测结果,选择适合的靶向药物并制定靶向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肺癌诊治的最佳方案之一。

目前,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预后、疗效预测等方面的价值已获得临床验证,成为广泛共识并写入各大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之中。
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程颖教授介绍,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强调,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分型检测已由单独的EGFR检测演化至EGFR、ALK、ROS1三种基因检测。由此可见,这三个基因的状态的检测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的新常态。

ALK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两种独特的分子亚型,仅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7%左右,属于肺癌中的“罕见病”。另外,不可否认的是,靶向药物通常研发成本高,价格较高,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是较大的经济负担,有的患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化疗,甚至放弃治疗。

对此,吴一龙教授表示,患者治疗成本高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治疗费用,也就不会出现检测出“靶点”,却用不起药的情况了。

疫肿瘤治疗,让很多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大众对于免疫治疗存在着误解,也抱着太大的期望。免疫治疗就是癌症的克星?只要用上免疫治疗就一定能“药到病除”?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国人对“免疫”这个词特别敏感。然而,肿瘤免疫治疗和平时大家所说的提高免疫力完全不是一回事。免疫治疗并非“万能神药”,只是众多肿瘤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患者不要迷恋“新方法”,而是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

 每晚十点

这是一份可以枕着入眠的身心读物
人生不容易


    关注 人生不容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