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日】聊聊野生动物保护

 

点击上方“华商报”可快速关注哦!10月4日,世界动物日!我们常听到“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

点击上方“华商报”可快速关注哦!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我们常听到“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些话,但如何善待这些动物朋友?如何保护它们?如何将想法付诸行动?这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共同思考。
1999年,被非法贩运的10只小黑熊,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运部被查获。

1999年,省林业厅放生上千条被非法贩卖的蛇类,但大批在贩卖过程中已死亡,面对这一场景,一位工作人员潸然泪下。
2001年,西安市太华路一家酒店出售黑熊掌被公安查获。
2001年,西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就曾查处过我省目前最大的一起猎隼贩卖案件,共查获猎隼44只。当时,高陵县一养鸡场内,被走私的猎隼眼帘被细线缝住,装在一个特质的布袋内,与肉鸡一起混装进木箱。
先来看看我们的“家底”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陆生脊椎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2002年3月28日早晨6时许,中国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内降生了一只雄性小川金丝猴迪迪,但由于其母亲为人工繁殖饲养,母性不强。小迪迪一出生便被遗弃,中心工作人员只能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来挽救这个小生命。
2002年7月,一只摔伤脊椎的金丝猴,正在接受正骨治疗。
2005年,被非法贩运的小熊猫被装在狭小的铁笼里,长途运输时被森林公安解救。
2005年,周至野生金丝猴一家。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首先,我们和动物一起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野生动物也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一直以来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保护野生动物,救助野生动物个体的价值往往并不在个体本身,而在个体背后的整个种群,以及和这个种群发生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人类,所以,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事关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次,如何对待野生动物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判断依据。从早期,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和衣服,而今,野生动物资源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更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对于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维护其正常的生存发展,最终达到永久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还有,保护野生动物的终极目的是保护地球生态。比如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生物大绝灭,杀死了海洋中大约96%的物种;但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回来,1000万年之后,物种多样性就超过了绝灭之前的水平。物种早晚都要消逝,每个新生代哺乳动物物种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自有生命以来,地球上至少99.9%的物种都已绝灭,绝大部分和人类没有关系。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大崩盘。但崩盘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从头再来。人类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我们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
2005年3月31日,周至县集贤镇秦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为抢救一只患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生命,共计跋涉50余公里山路
2005年4月3日,一只从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抢救的受伤大熊猫。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施手术。
2005月25日下午,蓝田县葛牌镇粉房子村一组农民陈正西,在种田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两只与母亲走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在帮助小熊找妈妈无果后,陈老汉将两个小家伙抱回了家中,家中生活贫困的他一边暂时用奶粉喂养,就像照顾未出月的孩子。
2012年10月20日上午9时40分,根据指令,商洛市山阳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在福银高速漫川关收费站,截获车牌号为“甘D302XX”半挂货车一辆。从其车厢内查获79只野生动物,其中42只均为猛禽。
秦岭大熊猫亚种2010年10月佛坪自然保护区
 
对于野生保护的误区
当前,随着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不断减少,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但是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其中最主要的误区就是认为保护野生动物即不伤害野生动物,让其顺其自然生存及发展。顺应自然,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中却根本无法执行——自然界的绝灭是一直存在的,大灾难时有绝灭,平时也有绝灭。那么,假如有一个本来要绝灭的物种被强行挽救回来了,这算什么情况呢?会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损伤了其它本该繁盛的物种的利益呢?动物间是有利益冲突的,比如流浪猫的繁盛通常都会给野生鸟类带来严重伤害。不管怎样,这显然是对自然界秩序的严重“扰乱”。如果顺其自然“不扰乱”,该灭绝的就让它们灭绝行不行?问题又来了——谁该灭绝呢?大熊猫的地位至今也没争出个所以然,它们在野外天然栖息地的生活能力极强,本不用人担心,真正的问题在于栖息地本身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野生动物保护原则其实就一句话:“尽可能维持栖息地现状”(包括“恢复到以前的栖息地现状”),这样对人类自身最为有利。

华商报记者  宁峰  文/图


    关注 华商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