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档“翻版”韩综多半没火:即便韩媒没抗议,中国综艺队也该换打法了

 

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第二波打脸来的这么迅速。...



文|米瑞文化

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第二波打脸来的这么迅速。

10月7日,一份来自韩媒的抗议声明“新鲜出炉”。韩国《中央日报》发文报道称,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圣洙同电视局节目制作公司提出的“中国电视台疑似剽窃韩国节目版权现状”分析结果,直指中国的电视节目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

在韩方列出的中韩节目对比列表中可以看到,被韩媒直接指出多达34个的抄袭综艺节目,或多或少都让观众感到似曾相识。

作为国产综艺的重要“背后支撑”,一直以来韩国综艺对国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早期的户外真人秀到火热至今的慢综艺,其“发源地”皆是来自韩国。在年复一年的热度消耗当中,渐渐走向病态的引入综艺已经不是第一次陷入版权之争的“讨伐”当中了。

早在今年的一月底,“为了防止外国盲目的抄袭行为”,韩国国会就已经陆续发布通过了《文化内容产业针型阀修订案》、《音乐产业振兴法修订案》两部法案,怒其不争成为最主流的声音。

那么这一次,面对韩媒再度“揭竿而起”, 中国队真的还是只能躺平任嘲吗?
只见“中国制造”难见“中国创造”?
事实上,最早进入中国舞台的韩国综艺还是名正言顺的。

2012年,中国综艺节目引入《我是歌手》的版权,在平静了已久的国产综艺平台中,犹如投入了一颗“惊雷”。伴随着一众老牌歌手的重出江湖,其焕然一新的明星竞赛替代了人们心目中传统的中国式“超女快男”的素人标签,让《我是歌手》成为了当年概念毋庸置疑的现象级综艺。
《我是歌手》的成功,不仅仅让正在处于迷茫期的中国综艺节目市场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重要参考,也为处于迷茫期的国产综艺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突围契机。正在火候上,各大卫视趁热打铁。《爸爸去哪儿》《Running Man》《无限挑战》等节目被相继引入,韩式真人秀节目都给国内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显然,不用承担试错成本、没有原创枯竭危机的“进口综艺”,其连锁成功所带来的效应让各大电视台看到了爆红的商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起在国内电视台与网站播出的节目中,与国外有版权合作的节目占比达90%。以至于当时的不少媒体认为,中国在这三年间快买空了韩国综艺。

然而,在“包教包会”的一时的经济利益后,“复制粘贴”的制作模式让“中国制造”开始发扬光大,不见踪影的“中国创造”被愈加诟病。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年四月,中国九档原创节目组队“出海”戛纳春季电视节主舞台,开展一场名为“WISDOM in CHINA(中国智造)”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成为了中国综艺在海外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然而,就在中国原创开始崭露头角的同时,打脸也来的猝不及防。国际模式版权保护协会FRARA指出,《偶像练习生》与韩综《Produce 101》的抄袭相似度高达88分,“成抄袭史上之最”。

网友大规模的讨伐接憧而至,尴尬境地下,整个舆论环境也传递出一边倒的批评状态,甚至盖过了九档原创节目的风头。
“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无奈


“翻版爆款”压过“中国原创”,或许和中国综艺市场的窘境关系密切。

综艺市场是块大蛋糕,无论是卫视平台还是视频网站,人人都想趁机获取更多利润。而客户在面对同样类型综艺节目时,内心总更也会偏向于有成功“先例”的节目模式。

由此,一个“伐木累”火了,一堆明星玩起了户外探险;一个“世外桃源”红了,一堆“诗与远方”去凑热闹。荧屏上那些热热闹闹的综艺节目轮番上演,却都是一如既往的似曾相识。“拿来主义”的被滥用,创作者的积极却被不断削弱。
在如此急躁的市场环境情况中,可以见得,“模式毒瘾”之下,留给创作的时间又有多少?


2016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限制了引进境外版权模式的数量,规定“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年在19:30—22:30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年新播出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第一年不得在19:30—22:30之间播出”。

无疑,广电总局此举本是想倒逼国内创作团队做出几档好的原创节目,却未曾料到成为了“抄袭风气”的助力者。加上同年后续的隐形“限韩令”,“窃书不算偷”开始成为一种默认的风气。

去年初,国产综艺迎来改名潮,从《我是歌手》到《奔跑吧兄弟》等热门引入综艺,都在竭力突显要去掉韩国模式的“壳子”后的焕然一新。然而宣传营销等外在层面改变了,内在层面的大刀阔斧却无处可寻。
即使是不少被指抄袭的节目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甚至如公开名单中,《明星大侦探》、《向往的生活》的综艺都做好了本土化的工作,但是这些“韩风”明显的国产综艺还是很难被人拿出来讲“中国原创”的。

更可悲的是,即使被捆绑在抄袭的“耻辱柱”上,这赫然在列的三十四档真正能够走向“向往的生活”的并不在多数。在披沙沥金的综艺市场中,复制粘贴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翻版”等于“爆款”的万能公式开始不再奏效。
原创实力正在“快马加鞭”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虽然的确存在不少“苟且式”的台网综艺。但也要意识到,以偏概全的惯性思维评价国产综艺,对中国原创来说未免有些“委屈”。



2017年伊始,原创一词伴随着中国所独有的文化节目开始进入综艺舞台。以央视为首,切入“知识饥渴”的大众话题,由此诞生的《朗读者》、《国家宝藏》所掀起的文化之风席卷了2017年。

微博上一位名为韩国东东的网友曾拍摄一组视频,带领一众韩国学生观看《国家宝藏》,节目中所展示出的宏大场景让他们惊讶不已“没想到一个中国综艺节目,能有这样大的画面,这种因素对我们都很新奇”。
这足以说明,国产综艺不仅可以做到中国原创,也可以获得国际认可。

今年四月,在MIPTV开幕现场,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杨伟东出席并做了开幕演讲和现场问答,据他透露,优酷自制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卖出海外播出版权,首轮将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电视台播出。
没有似曾相识的套路,没有似是而非的版权争议,从“全球购”到瞄准“供全球”,中国原创正在快马加鞭。


当下,这种原创力量仍在发光发热。上半年的网综之争历历在目,视频平台大胆瞄准小众圈层,带着时下年轻人的热爱,突围成大众文化。

在卫视领域,尽管市场趋于保守,但创新的脚步同样没有停止。《幻乐之城》与《我就是演员》作为卫视平台所提出的一场创新饰演,摆脱“娱乐至上”的标签,带着对于表演艺术的思考而来,上演一次次的意外之喜。
归根结底,对国产综艺而言,想要挺直了腰板,而不是在年复一年的消耗中走向“末路狂奔”,危机、希望与机会并存着的原创才是一条“康庄大道”。
—The End—
主编 | 韩英楠
编辑 | 石榴
校对 | 殳吉
近期热文

从《无双》到《延禧》,大小屏幕上都是“叙事诡计”的完胜



NINE PERCENT遇十字路口:是偶像时代的“拓荒者”还是“试错者”



偶像团综:一场低分交卷的“期中考试”





三大

媒体矩阵



合作交流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请联系:hanyingnan123


    关注 娱三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