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不生病,霜降之后如何养生

 

霜降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霜降



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专家提醒,在霜降时节要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此外,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饮食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
霜降养生




俗语有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可见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有多重要 !

饮食以保暖润燥为主

霜降是秋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时期,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从大气运动讲为阳气降,阴气生。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因而此季节寒气较盛,早晚温差较大。

霜降时节,若饮食不当易引发脾胃疾病,因此医生提醒市民,霜降饮食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少吃寒凉的食物,如各种冷饮及凉茶等,以免伤胃引发疾病。建议多喝开水以补津液,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栗子、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

遵循“药补不如食补”原则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在霜降,人们宜平补,《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这个节气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人,由于不少老年人身体较弱,且兼有多种疾病,因此,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小孩养生,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增酸减辛。

女性应做好护足保暖工作

秋气肃杀,首先反映在人身上的是皮肤干燥。寒气较盛,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故穿衣保暖不宜忽视,不宜露膝,要护足。女性要注意脚部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改穿能遮盖脚面的鞋或靴子,以防脚部受凉。

此外,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早起能够使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从而避免秋乏的发生。周末可以去户外爬爬山,登高望远,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神志安宁。但此阶段运动健身的活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

预防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霜降期间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同时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另外,霜降处于秋冬交际时节,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在这个时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要注意添衣保暖,小心感冒。

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必要的药物外,应注意多饮水,少食辛辣、上火食品,另外秋冬呼吸道病毒较为活跃,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物,适当运动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而不是盲目食用滋补食品或保健品。

(2)咳嗽:咳嗽病因很多,首先还是要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效果才会好,建议不要自行盲目服用抗生素或止咳药物等,以免造成病情延误。如出现咳嗽、咽痛或咯血、痰中带血、胸闷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有关咳嗽的专科检查很多,比如拍胸片、查血常规、过敏原试验等,按需检查、治疗。

(3)慢性支气管炎:注意防止受凉、调节饮食以增强体质。食物的选择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提高机体抵抗力。还要做到戒酒戒烟。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消化系统疾病



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还要加强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讲究心理卫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关节炎


中老年人特别是关节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应该比正常人提早穿上厚衣服,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下工作生活,避免关节处接触凉风。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登山、爬楼梯等运动不适合关节疾病患者,应选择散步等方式活动身体,因为关节过分活动或背负重物会造成关节劳累再损伤。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时应限制活动,热敷、按摩、理疗可减轻症状。

养生方法
一、调补肾:每天敲后脑勺1-2次



方法:捂着耳朵,食指中指叠起弹后脑,弹几下后放开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在响,反复做九遍。每天1-2次。以舒适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

此方法即鸣天鼓,要掩着耳朵叩击枕骨,对头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所以此法有调补肾的作用。

二、除鼻塞、预防呼吸道疾病:每天搓揉迎香穴,常念呬字



方法:每天搓揉迎香穴两分钟。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此外,经常念呬(“嘶”音)字,也有助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容易犯燥,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如果觉得呼吸不畅,可搓揉迎香穴,对消除鼻塞作用明显。

三、增加阳气:两手攀足固肾腰



方法:两臂从体侧摆起,握住两脚(可以用一条毛巾帮助)。上身前倾,逐渐加大幅度,缓缓起身,抓住大脚趾。重复2-3次后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温暖膝关节。

两手攀足式,可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增加阳气。

四、补肾、防感冒:热水泡脚



方法:用热水泡脚时可放艾叶,一遍泡脚一边搓腰,两手握空拳放在腰眼的地方上下搓,时间15-20分钟。

足部是下肢的足三阴、足三阳经起止的地方,所以泡脚可以刺激所有的这六条经脉。霜降时节多泡脚,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本文转自中医养生文章《今日霜降,要想秋冬不生病,这些养生知识一定要牢记》

欢迎访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http://www.tcmkb.cn/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

Tel:010-64089613


    关注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